浅谈承德避暑山庄文物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
2016-01-31方芳
方 芳
(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处,河北 承德 067000)
浅谈承德避暑山庄文物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
方 芳
(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处,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承德避暑山庄曾是清朝皇帝的夏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近年来,随着避暑山庄旅游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保护文物与旅游开发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促进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一致发展,这是摆在文物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针对这一课题,以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实践为例展开探讨。
【关键词】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旅游开发;两者关系
引 言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距离北京市230千米,历经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而建成,是我国“康乾盛世”园林建筑艺术的旷世杰作,在世界上也实属少见,承载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避暑山庄建筑大体可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类,承载着极为深厚且充分的文物保护价值,在我国现代旅游业日渐发展繁荣的历史背景下,细致研究和探讨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点,无疑具备充分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承德避暑山庄文物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展开简要的论述分析。
一、避暑山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现状
承德避暑山庄一直是我国旅游观光的热点项目,近年来避暑山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事业持续深化,但受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避暑山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现状表现出如下几种形态。
(一)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给文物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市区的北部区位,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本身会引致较大变动幅度,主要表现在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大,温差的快速剧烈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古建筑的风化,加剧了侵蚀的速度,从自然环境上讲不利于古建筑园林文物的保护。尤其近年来,人类在开发和运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引致全球气候变暖、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等现象,河北地区又长期是我国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最差的几个省份之一,雾霾、酸雨、降尘等自然气候现象的加剧,对避暑山庄的建筑文物保护带来了新的威胁。
(二)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给文物保护增添了困难
在现阶段,我国改革转型深入推进,促进了经济发展,带来了旅游事业的兴旺,避暑山庄的旅游开发更是得到了蓬勃有序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条文欠缺,不够详细,对文物破坏行为缺乏应有的惩戒性规定,使得游人随机出现的对文物建筑破坏行为,往往不需要承担较高的行为成本,因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完全阻止游客的文物破坏行为发生。加上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律条文并未对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能进行充分界定,使文物保护工作者在认知层次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给文物保护工作的职责分工造成了明显的困难,对避暑山庄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避暑山庄的旅游开发利用事业正在持续向前推进
尽管避暑山庄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许多客观困难,但是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避暑山庄管理人员自身的艰苦努力,使得避暑山的文物保护一直在按“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的标准有序向前推进,景区的古建筑逐步得到了修缮,园林园艺的复修工程持续推进,古树名木、观赏植物、绿地等美观设置工作日益强化,使暑山庄景区、普宁寺景区、小布达拉行宫景区、磬锤峰景区能够非常引吸游客的眼球,成为避暑山庄标志性的景区,也是当前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热点景区,在2014年清明小长假期间,避暑山庄就提前进入旅游旺季,迎来了3.56万人次前来旅游观光,其中仅到避暑山庄景区的游客达18262人次,与上一年清明小长假比增幅高达176%。
二、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的关系
在国家经济转型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旅游作为一种“无烟工厂”日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团体的高度重视,旅游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收入已经名列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保护文物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各方面的认识不一,但从承德避暑山庄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把文物保护当成是发展旅游的前提
避暑山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丰富且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旅游开发的根本所在,如果丢掉这个根本,旅游开发无从谈起。为此,避暑山庄立足长远,坚持“把文物保护当成发展旅游的前提”的指导原则,不断强化文物保护的保障机制建设,健全完善文物保护制度措施,坚持加大文物保护的人力、物力投入,保证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同时,坚持教育引导避暑山庄工作人员不断转变观念,将文物保护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激励他们参加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升他们对建筑实体、装饰景观的文物属性价值的认知水平,将文物保护观念贯穿于观光旅游服务的全过程,时刻践行文物保护工作意识,找到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工作之间的平衡点,促进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协调一致发展。
(二)利用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既相互矛盾,又可以相互促进。避暑山庄管理工作者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基于这一认识,避暑山庄也始终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旅游观光品牌服务,如“一张门票一张请柬”服务品牌、“三亮三比三争三评”党员承诺活动、大型节假日党团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了避暑山庄优良的形象,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纷纷前来观光旅游,增加了旅游收入,这些经济收益在满足避暑山庄基本旅游经营支出成本的同时,也会给避暑山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山庄内部文物研究与维护修缮工作得以持续开展,提高了避暑山庄文物保护水平。
(三)努力克服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的负面作用
避暑山庄旅游开发事业的蓬勃有序发展,必然导致大量游客涌入,游客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而我国现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对游客行为的约束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给避暑山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被动。针对这种情况,避暑山庄结合自身文物资源的保护现状,坚持制定有针对性的游人观光参观行为规范,在经过政府职能部分允许的前提下,针对游人的不文明行为采取适当程度的惩戒性措施,比较好地规避因旅游开发而给避暑山庄文物保护带来的风险。
(四)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同步推进实现双赢
立足于科学管理思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展开考量,结合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本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共存关系的特点。避暑山庄实行灵活的旅游接待方式,在严格遵照国家旅游管理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旺季、淡季、团体购票等多个价位标准,严格控制旺季游客流量,不断改善自驾旅游停车条件,有效地解决了旺季游客过度涌入滞留景区,给文物保护带来的背动,同时也给景区改善服务接待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使避暑山庄成为国内外高规格旅游代表团的一个理想目的地,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同步双赢。
三、对避暑山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尽管避暑山庄在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时代的进步发展等多种情况的影响,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合理开发利用依然需要与时俱进,更进一步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发展。具体讲,应该加强如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基本制度规范的建设力度
针对现行法律法规在约束游人行为方面的欠缺,应该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制定完善景区文物保护、入园管理、游客观光行为管理、园区工作人员服务等制度规定,把景区的文物保护和旅游观光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加大执纪检查督导力度,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和景区管理制度规定的同时,对游客破坏文物、不道德行为,对景区工作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损害游客利益行为,坚决给予纠正,做到该处罚的处罚、该曝光的曝光,努力提高景区各项建设管理水平。
(二)加强文物保护技术的探索力度
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当地政府旅游发展的长远规化,努力争取政策,寻求多方面的关心帮助支持,尤其要针对避暑山庄受自然环境侵蚀给文物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经常与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展开研讨,共同制定文物保护对策,坚持与文物保护同行总结交流经验,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措施,同时也要大力引进应用文物保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提高文物保护的技术含量,切实防止因环境温度湿度条件变化、地质环境因素变化给避暑山庄文物建筑物带来的损害。
(三)加大文物保护和旅游安全力度
要牢固树立“一失万无、万无一失”的安全观,把文物保护和旅游管理中的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健全完善文物保护和旅游安全管理制度措施,雷打不动地开展各种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要与当地公安、消防、综治等部门联手,加强工作沟通联系,必要时请求他们的大力支持,坚决杜绝意外人生伤害、着火、文物被盗等重特大恶性事件发生,为避暑山庄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安全保证。
(四)加强与游客的交流互动力度
跟紧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网站、微信公共号、QQ群的作用,让景区工作人员与游客、关心山庄建设的各界人士加好友,大力推介避暑山庄优秀的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措施,优良的旅游环境,对游客的优惠政策,景区发生的好人好事,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化解不利于避暑山庄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坚持与社会公益组织、大专院校、社会团体联手,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清理景区的白色垃圾、维护景区正常秩序、保护景区的一花一草,努力弘扬正能量,吸引更多的人关心参与景区的文物保护和旅游管理,真正让避暑山庄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驰名的旅游观光胜地。
四、结束语
针对承德避暑山庄文物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问题,本文从避暑山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现状、避暑山庄在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关系上做出地卓有成效工作、今后的工作建议等方面展开了具体论述。我们有理由相信,避暑山庄在今后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上一定取得更大的成绩,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示范项目”,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云星.浅谈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及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1):151-157.
[2]丁艳飞.浅谈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才智,2015(2):285.
[3]王颖,刘晴.二十年避暑山庄研究综述[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3):1-5.
[4]付新.浅谈避暑山庄文化产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沧桑,2013 (1):144-146.
[5]陈秀丰,孙伟楠.避暑山庄博物馆火灾预防对策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7):750-752.
[6]金胤.历史文物保护要避免“亡羊”——承德避暑山庄文物“受伤”之后[J].中华建设,2011(8):32-33.
[7]吕娟,关林涛,张学民.浅谈避暑山庄周边山体森林公园建设的必要性[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2011(18):106-176.
[8]李蕾,韩金森.浅谈承德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J].黑龙江史志,2010(13):152-153.
[9]项广智.浅谈文物建筑环境保护[J].文物春秋,1999(S1):60-61.
作者简介:方芳(1982-),女,河北承德人,本科,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处,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博。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