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里约奥运会奥运服背后的工匠精神
2016-01-31
2016里约奥运会奥运服背后的工匠精神
安踏、匹克、361°轮番发布奥运服展品牌实力用品与时尚展上,推出了一系列适应中国户外运动的服饰装备,并在本届展会上进行了集中展示。
据介绍,户外服装中的两项创新科技已搭载于CIMALP(喜玛尔图)面料中,极其适应中国寒冷干燥的冬季气候——永久防静电科技与夏季的瞬间速干科技。CIMALP(喜玛尔图)以产品、科技为本,致力于打开更大的中国冬季运动服装市场,尤其是滑雪服装市场。
永久防静电科技是为中国户外运动爱好者量身定制的一项高新技术,CIMALP(喜玛尔图)采用日本进口抗静电纤维,在制作面料时,纤维聚酯切片加入永久防静电物质,防、放静电效果持久耐用,在反复清洗服装的情况下,其抗静电效果不会减弱、消失。
瞬间速干科技则是CIMALP(喜玛尔图)另一项超强技术。CIMALP(喜玛尔图)全身速干系列产品利用面料特殊的分层结构能将汗水快速导出,令汗水无法回渗,时刻保持干爽;纤维持有的功效可减少细菌滋生,消除异味,质地轻柔,亲肤性佳。
尽管外界对里约奥运会能否顺利召开还充满猜测,但奥运营销的机会,谁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不,耐克、安踏、匹克、361°等运动装品牌开始了“奥运服”的轮番发布。
近日,安踏正式发布了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冠军龙服”。这是安踏第四次为中国奥运健儿设计、制作领奖服。冠军龙服核心概念围绕中国传统精神图腾“龙”展开,采用现代霓虹灯光的幻化效果并结合了剪纸艺术。安踏还根据多年来跟踪建立的运动员量体数据库,对冠军龙服进行3D立体剪裁。
此外,匹克也发布了为新西兰奥运代表团全新打造的里约奥运装备,并与新西兰奥委会举行了续约仪式,将继续助力新西兰征战2020东京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算上这次与新西兰奥委会的签约,匹克2016年的奥运军团已经增加到了10支,成为了支持奥委会征战奥运会最多的中国运动品牌。
361°则取代阿迪达斯成为了奥运会官方的“独家供应商”,也于日前发布了为奥运会及残奥会独家提供的官方制服。
可以说,如果中国运动员的表现是体现中国国民身体素质强健的话,那么中国品牌在奥运舞台的表现,则是中国国力强盛的最好体现。
说起伴随奥运营销而成长,安踏应当最有发言权。自2009年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以来,安踏连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温哥华、伦敦、索契、里约四届夏奥会和冬奥会提供领奖装备。这八年,也见证了安踏由一家二线运动品牌成长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头羊。
这一成功充分体现在销售业绩上。2012年,借助伦敦奥运会营销热,安踏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双双超越李宁,首次稳坐国内运动品牌头把交椅。2015年,安踏公司营业收入达111.26亿元,成为首个突破百亿元销售规模的本土运动装品牌。
尽管可以预见此次里约奥运会上的中国运动装品牌将风光无限,但对中国品牌来讲,想在未来5到10年里超越阿迪达斯和耐克,还不现实。
去年,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为24.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0亿元,而耐克2015财年的数据为30.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若放到全球市场范围内比较,差距会更为明显。
而在奥运产品的发布上也能窥探出一二。比如耐克发布的2016里约奥运会的全线运动装备,反复强调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不论是过去的激光切孔确保透气性能,还是此番带来的AeroSwift科技——采用全新的高性能纱线,提高了弹性、排汗速度和快干率,都体现了一个运动装品牌从产品根本上的科技性和专业性。
反观特步与智美集团合作,开始涉足赛事运营领域;贵人鸟集团与虎扑、景林资本成立体育产业基金,全面布局体育产业,中国运动装品牌专注于研发与制造,做好每一双鞋、每一件衣服的工匠精神,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