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
2016-01-31金永平
金永平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苟角畜牧兽医站,四川 广安 638300)
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
金永平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苟角畜牧兽医站,四川 广安 638300)
冬春季节,猪流行性腹泻为常见多发病。此症典型症状,因感染猪群免疫力、发病日龄、地域特点等而有所差异。文章分析发病机理,介绍典型症状及剖检病变,在此基础上,自一般防治措施、特异性防治措施、应急治疗措施等介绍了综合防治此病的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流行性腹泻 综合防治措施
冬春季节,猪流行性腹泻为常见多发病。不同日龄阶段的猪均有易感性,而仔猪、保育猪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母猪。其中,哺乳仔猪受此危害最严重。此症典型症状,因感染猪群免疫力、发病日龄、地域特点等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典型症状为水样腹泻、排便呈黄色,伴有恶臭味。随病程加重,严重脱水,少数体温升高。后期,高温症状缓解,但有不同程度的呕吐。
1 发病机理
研究证实,PDEV经口鼻感染后直接进入小肠,在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引起小肠绒毛吸收上皮细胞变性、损伤、脱落和小肠绒毛萎缩,导致肠内酶活性降低,吸收功能障碍,肠道内渗透压增高,引起渗透性腹泻。目前,关于结肠感染对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还不十分清楚,对临床上常见的育成猪和成年猪发生并猝死并伴有背部肌肉急性坏死也未从致病机理上做出解释。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猪感染本病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与TGE很相似,但程度比其轻,感染PEDV的猪死亡率更高。一般病猪精神不振、腹胀、食欲减退或停食、呕吐,随后出现剧烈腹泻,粪便如水样,呈灰黄色或灰色,恶臭,以仔猪和架子猪症状最明显。1周龄以内仔猪发生腹泻后2~4d脱水死亡,死亡率约为50%;1周龄以上仔猪持续3~4 d 腹泻后可能会死于脱水,平均死亡率50%~90%;育肥猪的死亡率为1%,部分康复猪会出现发育受阻而成为僵猪;成年猪感染PEDV后一般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精神沉郁、厌食、呕吐,4~5d即可康复。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仔猪均有肉眼可见的病变,剖检可见胃肠黏膜有明显的卡他性炎症,充血或出血,小肠扩张变薄,充满大量黄色或黄灰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组织学检查发现小肠绒毛上的肠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化并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一般防控措施
(1)患腹泻的病猪,应立即停喂饲料。液态饲料:乳清、脱脂乳等,一律禁喂,避免由此而诱发腹泻的可能。感染流行性腹泻的病猪,同时补给充足、洁净的饮水,饲喂易消化的饲料。开始时,注意节食。严格控制温度,改善通风,舍内清洁卫生,减少不良应激,降低病猪病死率。学者刘万钧,尝试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防治,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
(2)阴性猪场,要严格引种管理,禁止自疫区引进病猪。调查证实:卡车运输、污染靴子等等,均有携带致病菌的可能。由此,建议严格封闭管理,进出猪场的人员、饲料等,严格检疫防范,遏制此病流行。
(3)预防猪流行性腹泻,同样依赖定期的检验和检疫制度。猪场无流行性腹泻病毒,一旦被检出阳性抗体,应及早免疫接种,避免此病爆发性流行。
(4)被致病菌污染的猪舍,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的同时。建议暂时停止产仔计划,严格全进全出,直至检疫猪场为阴性为止。王新平等认为,防治猪流行性腹泻,严格消毒管理,所有污物例行消毒无公害化处理的同时,呼吸道分泌物的处理,同样至关重要。
3.2 特异性防治措施
对于流行性腹泻的防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例行接种免疫疫苗,为最佳防控流行性腹泻的得力措施。实际上,流行性腹泻疫苗问世之前,流行性腹泻感染区,怀孕母猪分娩前2周,取病猪粪便或小肠内容物,主动喂服感染母猪,可提升新生仔猪的抗体保护能力。这些年来,国内对流行性腹泻疫苗的研制取得不错的成果。可借鉴尝试的疫苗有:组织灭活苗、细胞灭活苗、细胞弱毒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组织灭活苗,使用效果最佳,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灭活苗接种后,完全产生抗体,至少需2周。而且,接种剂量偏大,有效保护率在85%左右,不适合紧急预防接种。由此,细胞弱毒苗问世,可能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细胞灭活苗,制备较为方便,应用同样越来越广泛。除此之外,还有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作为新型的疫苗,使用起来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其自身固有的优点,必将为未来疫苗的发展方向。
3.3 紧急治疗措施
早期感染病例,采取停食治疗的方法。一般经2~3d,症状可得到缓解。有报道证实:此法简单有效,为早期治疗理想的方法之一。
感染症状较轻:补液盐,每次10ml,庆大霉素,每次200国际单位;或,用磺胺脒,60mg/kg。每天2次,经紧急处理后一段时间,疫情基本可得到控制。之后,用“蓝圆热毒清”,成分:甘草、地黄、石膏、黄连等等,每100kg饲料用300g;葡萄糖,每100kg饲料用1kg。两种药物混合均匀后,再拌入饲料,康复猪自由采食3~5d,可防控反复发作。
病情较严重的,可尝试用,氨苄西林,每次1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C,10ml/次;糖盐水,每次40ml,混合均匀,前肢静脉注射,50ml/头,治愈效果较好。久治难愈,可考虑弃用。
此外,中药治疗,同样可尝试借鉴。陈无暇等,中兽医辨证施治,研制出石乌散,在防治流行性腹泻的发生方面发挥着奇效。该药剂,临床施治,有清热解毒,驱寒保暖,化湿止泻等功效。同时,配合补液盐,取糖盐水,50%,每次500ml;氨苄西林钠,每次5g;碳酸氢钠针剂,每次50ml。混合耳根部静脉注射,补水效果较好,有效康复率达80%以上。
[1] 洪云华.猪流行性腹泻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140-141.
[2] 张百灵,陈建飞,邢雅玲,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与抗病毒天然免疫[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6):51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