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牦牛繁殖力及提升途径
2016-01-31才扎西
才扎西
(青海省玉树州经营管理站,青海 玉树 815099)
母牦牛繁殖力及提升途径
才扎西
(青海省玉树州经营管理站,青海 玉树 815099)
长期以来,牦牛繁殖力低这个问题,成为影响牦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性因素。由此,提升母牦牛繁殖率成为促进牦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所在。分析母牦牛的繁殖力,从妊娠期注意补饲、早期断奶、母牦牛短期优饲催情等3个方面,就提升母牦牛繁殖力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牦牛 繁殖力
1 前言
牦牛生长分布在3000m以上,属于独特的珍稀畜种资源。目前,中国为世界上拥有牦牛数量和品种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牦牛总量的95%以上。但是,牦牛养殖中,一直存在着繁殖力低这个问题,影响牦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现阶段提升母牦牛繁殖率成为促进牦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所在。
2 母牦牛的繁殖力
2.1 季节性发情
母牦牛发情有明显的季节性,与绵羊类似。汇总发情季节,气候温暖、牧草充盈的7~10月份,为繁殖高峰期。但是,具体季节性发情的生理机制,相关研究尚且没有绵羊清楚。有资料证实:同样维度条件下,低海拔区的牦牛发情季节,要明显早于高海拔地区。分析原因,与低海拔区牧草萌生时间较早,母牦牛体况恢复较好,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母牦牛发情季节的启动,与体况、日粮水平等相关。与对光的敏感性没有很大的差异。
2.2 初情期
正常情况下,母牦牛初配年龄为13~36月龄。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个体初情期同样有所差异。经研究证实: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速度是决定母牦牛初情期的首要因素。即:生长发育速度快的,个体初情期要早些。而同时,初情期还受体重的影响。相关的报道,在内蒙古、四川、甘肃、青海等地,都得到很好的印证。此外,国外学者研究证实:冬季适度补饲,将有效提升牦牛早期生长发育速度,提前初情期。
牦牛出生季节同样影响着初情期,很多资料证实:3~5月出生的犊牛,第2年暖季将第一次发情,即15~16月龄。而5月份后出生的犊牛,初情期要推迟1年。分析原因,与犊牛出生早,有充足的哺乳期,早期发育完善有着很大的关系。
2.3 产后乏情期
正常情况下,牦牛繁殖率50%左右。而,少数母牦牛可当年发情配种。多数情况下,都在产犊后的第2年或第3年,自然发情季节进行配种。由此计算,多数母牦牛2年产1胎或3年产2胎。在诸多的能繁母牦牛中,存在的1年1胎现象,与遗传基因有着很大的关系。
2.4 犊牛成活率
通常情况下,母牦牛流产率在5%~10%。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冬季雪灾营养匮乏,可大大提升流产率。有资料证实:发生于四川的一场大雪灾,直接导致母牦牛流产率提升到43.5%。
关于犊牛成活率这个问题,犊牦牛自由哺乳母乳情况下,成活率高达97%。同时,受初生后体重影响同样明显,初生体重越高成活率越高。继而推理,母牦牛体质健硕,体况良好,通过提供优质奶源,同样可影响犊牛的成活率。除此之外,犊牛成活率,还受季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4~6月份出生的犊牛,成活率要高些。而出生过早或过晚的犊牛,受气候影响、营养不均、哺乳期短等因素的影响,同样可导致成活率降低。
3 提升母牦牛繁殖力的途径
3.1 妊娠期注意补饲
母牦牛配种后,较短的时间内,将进入枯草期。冷季的来临,将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由此,冷季来临之前,应做好储备饲草的准备。或者,因地制宜地安排草料生产基地,确保母牛能安全过冬。当前,母牛养殖,“放牧+补饲”的模式,饲喂效果更理想。由此,牧草充足时节,多增加放牧时间。而牧草不足的冬季,降低母牛掉膘率,应早先储备充足的饲草,为提升犊牛初生体重奠定坚实的基础。补饲,青干草、青贮草等,均为不错的选择。条件允许的,适量补充精料、矿物质舔砖等等,满足其妊娠期营养需求。有资料证实:围产期母牛,每天多补充精料0.5kg,青干草3.3kg,自由舔舐营养砖。犊牛初生后,体重明显提升1.6kg。
3.2 早期断奶
犊牦牛饲喂,建议用全哺乳技术。在此基础上,犊牛跟随其母自由游走采食。一般情况下,犊牛在2周龄左右就开始学习采食牧草。随着月龄的增加,母牛奶水越来越不能满足犊牛生长发育的需要时,犊牛采食牧草的量会慢慢增加,3月龄左右就可以大量地采食牧草。
在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地区选择7月底到8月初进行断奶。这样选择的理由是:第1,3月龄的犊牛断奶后已经能确保成活;第2,牦牛是季节性发情动物,7月底8月初恰好是母牛发情季节,犊牛早期断奶的母牛能在当年发情配种,这样能较好地解决母牛隔年1胎的问题,可使母牛的繁殖率提高到80%以上。
早期断奶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环节需要注意:第1,犊牛需要进行全哺乳饲养,保证犊牛在断奶前有较大的体重和采食量,体重一般要求在55kg左右,确保断奶的效果和质量;第2,断奶后要补充犊牛精料,并选择牧草丰盛的牧场单独进行放牧,以确保犊牛摄入的营养充足;第3,通过犊牛早期采食训练等尽可能地提高犊牛的断奶重和断奶采食量,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犊牛的断奶营养应激等的影响。
在提高犊牛断奶采食量方面,笔者用过仔隔母精料补饲装置训练采食精料,在断奶当日犊牛采食精料可以达到100g,缓解了断奶对犊牛造成的较大影响。另外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的方法也能较好地促进断奶犊牛的生长发育。
3.3 母牦牛短期优饲催情
犊牛断奶后,及时将其与母牛分开。饲喂母牛,尽量远离犊牛,减少犊牛对母牛的影响。经隔离后的母牛,选择优质的牧场放牧。适量增加放牧时间,外界条件允许的话,适量增加精料、矿物舔砖等,进行补饲,对于母牛早期催情效果较好。一般情况下,母牛断奶后1周,将陆陆续续发情,可酌情安排配种。但是,考虑到发情时间集中,断奶时间统一,建议酌情增加种公牛的比例。安排1:15~1:20的比例投放,催情效果更好一些。
[1] 张君,徐尚荣,彭巍,等.犊牛断乳对产后母牦牛发情周期恢复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2):1-3.
[2] 薛长安.犊牛断乳对产后母牦牛发情周期恢复的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3):5-6.
[3] 张贵胜,李全,冯宇诚.秋季断犊母牦牛促发情试验[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