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牛育种改良工作的探讨和分析
2016-01-31吐尔洪阿木提
吐尔洪·阿木提
(新疆阿克苏市畜禽育种改良站,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关于黄牛育种改良工作的探讨和分析
吐尔洪·阿木提
(新疆阿克苏市畜禽育种改良站,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断增加畜禽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来实现更好的经济收益,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繁殖过程来实现。因此,如何依托畜禽的遗传特性和遗传规律,选择优良的中畜禽进行交配,获取高产后代尤为关键,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育种改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育种改良”为主要研究对象,就黄牛的育种改良展开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黄牛育种改良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黄牛 育种改良
1 前言
提及黄牛的育种工作,可以说是黄牛养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和环节之一,也是关系到黄牛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育种改良,归根结底是为了保证优良的品种基因能够在群体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高,进而创造更加优良的黄牛个体,并不断实现数量的扩大,其核心在于品种。
2 关于黄牛育种改良工作的探讨和分析
2.1 黄牛育种改良的基本原则
黄牛的育种改良通常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不断巩固和提升本品种的优良性能和原有的独特性。例如黄牛自身所特有的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耐粗饲等优点。
其次,严格把关,做好选种与选配工作。选种与选配是本品种选育的重要手段,要立足选育的目标,选择恰当的选配方式,如果是核心群的繁殖育种,可以采用适度的近交。
再次,不断加强饲养管理工作,要想真正实现两种的高产性能,还需要科学的饲养水平与良好的管理条件。因此,在做好选育选配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饲草以及饲养基地的建设等,不断改善管理条件,为选育作用的全面发挥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2.2 做好牛的引种与地方黄牛良种的保护工作
首先,关于牛的引种工作。
引种,顾名思义就是将其他地区甚至海外的一些优良的品种或者品系引入当地,进行作为育种材料或者是直接加以推广。需要注意的是,引种的方式有多种,既可以是黄牛活体,也可以是冻精引进,或者是胚胎引进。
引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进更加优良的品种,但是一个新的黄牛品种引入,无论是气候或者温度等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使其更加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以及饲养方式等,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风土的驯化。
风土的驯化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为了新引入品种自身更好的生存和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将其自身所固有的优良特性表现出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依托一些适当的技术措施,有效加快引入品种的适应进程。
其次,关于地方黄牛良种的保护。
保种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存种群,保存种植资源。虽然有很多优良的黄牛品种,但是每一个品种都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同时仅仅依靠少数的几个黄牛品种来实现养殖业的良好发展是不现实的。为此,做好地方黄牛良种的保护尤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措施1:对当地黄牛品种进行深入调查,尤其是品种的数量、实际分布以及生产性能等,尤其是各品种的独特性能。
措施2:根据了解的情况建立黄牛遗传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并不断进行完善与更新。
措施3:立足当地实际,制定恰当的保种计划,注意是保护那些生产性能优良、具有某种特殊性能和潜在价值的品种。
措施4:选择恰当的保种基地,保证基地内不饲养其他的黄牛品种,保证有丰富的饲草资源以及足够的面积来支撑一定的载畜量。
措施5:将所选择出的、符合品种条件的纯种组成核心群,务必保证所选择个体之间没有亲缘关系。
措施6:技术措施很关键。一般来说,通常进行随机交配,各品种家系等量留种,尽量延长时代间隔,减少每代之间的近交增量,对于不良个体及时淘汰,做好饲养管理与防疫工作。
最后,要大胆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生物技术,如冷冻生物技术、位点特异性分子标记等。
2.3 通过杂交育种实现黄牛品种的改良
杂交育种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导入杂交、级进杂交、育成杂交以及经济杂交。
关于导入杂交。导入杂交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自有黄牛良种普遍存在的尻部尖斜、股部肌肉不够充实以及乳房发育相对较差的传统缺陷,主要方式就是引用适当的外国优良品种进行导入杂交,效果良好。
关于级进杂交。级进杂交在很早就被应用于黄牛的改良,通常是利用荷斯坦牛在级进杂交高代牛群的基础上繁衍。
关于育成杂交。育成杂交的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级进至三代甚至是三代以上才能横交固定,但是效果显著,因此也是一种常用的杂交育种方式。
关于经济杂交。经济杂交的显著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更多地被应用于肉牛品种的改良。
2.4 黄牛育种改良效果的分析
黄牛育种改良效果显著,尤其是在体型结构、生长性能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
首先,在体型结构方面,经过杂交改良后,当地黄牛体型明显增大,尤其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黄牛体型逐步接近副本类型。
其次,在生长性能方面,无论是产奶性能,还是产肉性能,较当地原有品种,都有所提升。
最后,在适应能力方面,与当地原有品种相比,杂交品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抵抗力有所提升,抗病能力显著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通过本地保种还是杂交育种,都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但是还是有许多问题与困难,尤其是杂交育种,由于改良措施以及改良技术等相关因素的限制,杂交育种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粗放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更是大大影响了杂交育种积极效果的显现。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好选种育种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育种技术与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为全面做好黄牛的育种改良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1] 王珍卿,苏庆平,董运起.鲁西黄牛选育、保种和杂交改良效果工作总结[J]. 中国牛业科学,1995,(S1):31-33.
[2] 金睿,潘周雄,杨正德.贵州思南黄牛杂交改良效果调查[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6):509-512.
[3] 朱芳贤,文际坤,赵开典,等.云南省肉牛杂交改良效果调查[J].中国畜牧杂志,2004,4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