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血小板2 U的质量保证与供者安全性研究
2016-01-31赵乐乐牡丹江市中心血站黑龙江牡丹江157099
赵乐乐(牡丹江市中心血站,黑龙江 牡丹江 157099)
机采血小板2 U的质量保证与供者安全性研究
赵乐乐
(牡丹江市中心血站,黑龙江 牡丹江 157099)
目的 研究分析机采血小板2 U质量保证及供者安全性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测的1998例供者,机采2 U血小板后,抗凝全血1.0 mL进行血常规检测,收集机采血小板成品1.0 mL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 机采血小板终成品计数≥25×1011/U达87.79%(1745/1998)。全部被检测的供者机采血小板计数为160×109/L。结论 对于生理健康、体质量>55 kg、采前Plt超过或等于250×109/L的供者机采血小板2 U是非常安全的。选择性的机采血小板2 U不但可以确保血小板质量达到临床的要求,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供者不足。
机采血小板;质量保证;供者安全
随着血细胞分离机设备的不断改进,已经实现一次性采集2 U的血小板。现阶段,我国各大血站针对血小板计数高的供者[1],开展了机采2 U血小板的试验研究,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机采血小板供者的不足,而且也可以解决对医院供不应求的矛盾。现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测的1998例供者,进一步了解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并探讨机采2 U血小板对供者的安全性,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测的1998例供者,其中1100例男性供者,888例女性供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48±5.15)岁。血小板采前计数≥250×109/L;WBC计数为(4~10)×109/L;红细胞比容(英简Hct)≥0.35;RBC计数为(4.0~5.4)×1012/L。
1.2方法:应用MCSR+型血细胞分离机,调试LDPLP程序,耗材规格为995E;采血速度每分钟80 mL,离心速度每分钟5600 r;抗凝剂(英简ACD-A):全血=1∶10。结合供者的采前血小板计数、Hct、体质量等设置有关程序。开启控制血小板浓度与抗凝剂浓度的开关。预设血小板采集的总量约为6.0×1011;处理平均血量>4565 mL,血小板成品计数950×109/L;采集血小板成品量为580 mL;采集时间约为120 min;终成品计数5.55×109/580 mL。
1.3血小板的检测:选用日本光电制造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为MEK-8118K。对采血程序结束后采集抗凝全血1.0 mL与机采血小板成品1.0 mL作为供者血小板,并进行计数。
1.4评价标准:依照国家标准[2],献血者健康的检查要求规定:体质量超过50 kg,Hct超过0.35,供者血小板采前计数≥150×109/L。根据全血及成分血的质量标准进行评价,机采血小板合格的质量标准:红细胞混入量≤8.0×109,白细胞混入量≤5.0×108,每单位血小板≥2.5 ×1011。
2 结 果
2.1机采血小板成品1 U检测情况:机采血小板计数显示,<2.5×1011者254例,约占12.76%;≥2.5×1011者1744例,约占87.29%。红细胞计数≤8.0×109;合格率约为99.22%(1014 U/1022 U);白细胞计数≤5.0×108,合格率达100%(1022 U/1022 U)。
2.2血小板计数归类情况:供者机采2 U血小板前、后全血内血小板计数的归类情况,详情如下:采前平均Plt 285×109/L;Hct 为0.43,采后平均Plt 160×109/L;Hct为0.43。具体如下:
采前:Plt(×109/L)250~279,比率为50.50%(1009/1998),Plt(×109/L)280~299,比率为22.12%(442/1998),Plt(×109/L)>300,比率为27.38%(547/1998)。
采后:Plt(×109/L)100~119,比率为8.01%(160/1998),Plt (×109/L)120~149,比率为42.49%(849/1998),Plt(×109/L)150~199,比率为41.69%(833/1998),Plt(×109/L)>200,比率为7.81%(156/1998)。
3 讨 论
通过MCSR+型机器采集2 U血小板,特别是机采2 U血小板以后,对于供者生理健康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及采集的成品血小板质量是否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应该给予重点关注[3-7]。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超过或等于2.5×1011成品机采2 U血小板质量约占87.29%,说明研究结果达到了国家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的标准(合格率>75%)的这一规定。由此可见,有选择性的机采2 U血小板不但可以确保血小板质量达到临床的需求,而且还可以解决供者数量不足、减少机采成本等情况问题。通过结果表1可知,机采2 U血小板后,100%供体血小板计数超过100×109/L(超过120×109/L约为91.99%),可见血小板计数≥250× 109/L的供者,在机采2 U血小板以后,供者的血小板计数可以满足健康安全的需求。总之,对于生理健康、体质量>55 kg、采前Plt≥250 ×109/L的供者机采血小板2 U是非常安全的。选择性的机采血小板2 U不但可以确保血小板质量达到临床的要求,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供者不足。
[1] 王照军,孙玉侠,赵艳梅,等.献血者定期一次性单采2U血小板的安全性分析[J].临床血液杂志,2014,27(6):501-502.
[2] 范莉华,王凌峰,吕灵杰,等.设定2U单采血小板个体化采集标准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2):141-142.
[3] 廉维,赵景岚,黄菲,等.机采血小板双份的质控和安全性探讨[J].西南军医,2012,7(6):33-34.
[4] 石慧,李静.献血者血常规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分析[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1):342-343.
[5] 罗昭玲,蔡兰机.采血小板质量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94-395.
[6] 杨图深,朱业华,陈亦明.机采血小板检测前过程质量控制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0):1324-1325.
[7] 汪玲.提高献血服务质量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88-689.
R457.1
B
1671-8194(2016)20-01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