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人家

2016-01-31邹艳辉

兵团工运 2016年1期
关键词:家庭和睦伯母团场

邹艳辉



幸福人家

邹艳辉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有一个这样的家庭。他们是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八连邹肃礼和戎颖家庭。今年69岁的邹肃礼是一位团场退休医生,戎颖是一名连队退休职工。他们养育了3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现在都在团场的各个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结婚43年,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1996年邹肃礼把他在老家无儿无女的78岁的伯母接到家里照顾,虽然当时3个女儿都在上学,每年还要给远在乌市的父母寄钱。每年女儿的学费都要花去一年收入的一大半,面对这些问题戎颖欣然地接受了,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照顾着丈夫的伯母。1999年伯母的胆囊炎犯了,痛得蜷缩在床上不吃不喝。戎颖心急如焚,跑前忙后地给伯母端水送药,擦身洗脸,半个月后在戎颖的悉心调理和照顾下伯母恢复了往日的健康。伯母逢人便说:“我活的是女儿的命呀!”寒来暑往戎颖一照顾就是15年,直到老人93岁时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作为连队的一名退休医生,邹肃礼41年的从医经历让他对工作有着强大的责任心,在教育子女方面他总是告诫三个女儿“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大女儿和二女儿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也走上了从医的道路。1998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女儿被分配在连队当卫生员,因为当时连队工作环境艰苦、交通闭塞,大女儿在工作上想打退堂鼓,情绪十分低落。邹肃礼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严厉地批评了她。并时常找女儿谈心,给予女儿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在他的开导下,女儿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心结,安心地工作,并考取了职业医师资格证,成为了师医院一名有经验的儿科医生。

邹肃礼夫妇退休后一直居住在连队,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由于邹肃礼夫妇家庭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连队有许多人家的婚丧嫁娶都请邹肃礼帮忙主持,他从不计报酬。因为年龄的增大,他的精力有限,有时连队有人请他帮忙主持,他总是说:“我年龄大了,害怕给你办不好,你还是找年轻人吧!”但是别人却说:“你办事,我们放心!”

他们的邻居龙国珍今年72岁,丈夫去世早,儿女都不在身边,虽然邹肃礼早已从医疗战线上退下来,有时连队的人还是愿意找他看病,遇到这种情况不论是雨雪天或是半夜他都会有求必应。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因为有着父母爱的付出,有着父母爱的教育,3个女儿在成家后,家庭和睦,孝敬公婆,乐于助人。邹肃礼夫妇的亲家们总是对他们说:“亲家!你们会教育孩子呀!你们这几个闺女对我们都孝顺、体贴!”3个女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踏实,兢兢业业。

猜你喜欢

家庭和睦伯母团场
浅谈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团场林业经营制度改革
——关于团场林业发展的思考
旅游会让家庭更和睦吗?
毛奇龄《曹伯母寿》考
言简意赅
创新幼儿教育理念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团场女人
妈妈家庭和睦的关键
家庭和睦之门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
新型团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