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偶存》作者与成书考略*
2016-01-31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李丛冯倩倩潘鑫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 李丛 冯倩倩 潘鑫
《医案偶存》作者与成书考略*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李丛冯倩倩潘鑫
摘要:《医案偶存》十二卷,成书于清代咸丰年间,是旴江医家李铎个人诊疗医案的汇总。李铎为江西南丰人,根据县志及本书序跋等考证,约生活于1795-1866年,出身小官吏家庭,自幼习医,成年后以经商为生,为人孝友,三十岁时,因堂兄卒于误治而母亲多病,发愤重新学医并成为当地一代名医。该书内容丰富,记录李氏治疗疑难重症,纠正失治误治的个人经验以及临证各科诊疗心得,成书十年后才得以刊行于世,受到广泛赞誉。
关键词:医案偶存李铎旴江医学喻嘉言
旴江流域自古人文荟萃,医学发达,据不完全统计,东汉迄民国,旴江流域16个县市共有医家963人、医籍684种[1]。这些医家当中有的影响较大,著作较多,学术思想得到后世较多的研究,如龚廷贤、陈自明、危亦林、喻嘉言、万全等;有的医家也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但著述较少或其著作散佚严重,只有一两本代表作流传,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如龚居中、谢星焕等;而有的医家因为种种原因,虽然也有医书传世,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李铎、陈当务等。这些地方名医的传世医籍同样凝聚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值得后人珍视并进行充分挖掘和整理。
《医案偶存》为清代南丰医家李铎所撰,全书内容丰富,涉及内、妇、儿、耳鼻喉、眼、肛肠等科,所载医案多是一诊一案,记录详细,夹叙夹议,说理透彻,可供临床借鉴。该书至今没有得到广泛刊印出版,且现有古籍目录及文献对李铎本人也语焉不详。我们根据国内馆藏《医案偶存》清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琴城小安山房刻本内容,对该书作者及成书进行初步研究如下。
作者生平事迹
1.生活年代
李铎,字省斋,号儆堂,清末旴江南丰人,其生平尚未见详细记载。该刻本前载有黄恩浩、闵芳言、刘昌衢、李栴、吴熙、王徽典等人的8篇序文,傅霖的1篇跋文和1篇自序,这10篇短文介绍了李氏学医、行医及交游的事迹。其中关于李氏生卒年代有几条线索。其一,同治三年刘昌衢序文中称:“今先生年逾六十矣,仍复足能健步,手不持节,目明而远,貌清而腴。”清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若此时李铎年纪在61-69岁之间,则其出生时间当在1795-1803年。其二,自序中谈到道光甲申年与堂兄出外贩麦时生病。参考傅霖跋文中说其“行三十始志于是(医)”,“行三十”按俗例当在25-29岁,也就是说,道光甲申年,即公元1824年,李铎年纪为25-29岁,则其出生当在1795-1799年。其三,同治四年闵芳言序文中描述见到李铎时的情景:“年将及耆,鹤发庞眉而童颜玉貌。”许慎《说文解字》:“耆,老也。”清代段玉裁注解:“许以耆为七十以上之通称也。”[2]同治四年即公元1865年,这一年李铎年将70,则其当生于1795年或之后。三条线索相互印证,则李铎生年应不早于1795年。
至于其卒年,同治四年闵芳言序文中提到当年曾请李铎诊病,同治四年即公元1865年,另有同治丙寅年黄春魁称李铎亲自向其索序,同治丙寅年即公元1866年。可见,在70岁左右李铎仍然忙于诊务和刊书,这也与刘氏序文记其年过60身体仍然十分康健相吻合。因此其卒年应不早于1866年。
2.交游事迹
李氏“其先曾从事于医”(吴熙序),李铎自幼学医,“于岐黄家言若有深契”(自序),后因家贫失学,以经商为生。三十岁那年夏天,和堂兄一起往三洋湖贩麦时,感受湿热之邪患时热病,“昏懵旬日,几死于医”(自序),堂兄勉堂贴身照顾,“躬亲汤药,一夕不去”(自序)。后来李铎本人得以好转,而勉堂却忧劳成疾,竟死于庸医误治。李勉堂“好学而笃行”(黄春魁序),与李铎不仅为兄弟,且亦师亦友,他的死使李铎非常内疚痛苦,加之母亲体弱多病,于是下决心重新学医,并以医为业。至于李氏学医经过,是继承家学还是另访名师,情况不详,书中只载其熟读《内经》及历代诸名家经典并能融会贯通。
李氏学成后即成为当地名医,“开方调剂,立起沉疴”(芝龄序),并受到当地士绅的赞赏和同行的钦佩。南昌太守黄恩浩评价其“有隐君子风”,闵芳言赞其“临一证如老将临敌,非不精心筹划而意思安闲,用一药如国手对局,扼要争奇,即寻常布置无闲着,不待局毕而胜算预操。”李氏年轻时在江浙和两湖一带行医,中年之后定居金溪县浒湾镇。
李铎为人极重情义,因其医术高超,常常与当地缙绅来往。有个叫李闇然的和李铎交情最深,此人为人正直,四十岁才中举,却不幸早逝,留下寡妻弱子孤苦伶仃。李铎不仅为他料理后事,还十几年如一日地赡养他的家人。此事令金溪文学家黄春魁十分感慨,直叹“一死一生乃见交情”,称颂他的品德不是一般世人所有。
作者家庭背景
1.父兄
现有资料对李氏本人的记述极其简单。据《中国分省医籍考》著录,民国十三年《南丰县志·卷三十二·人物传·方伎》有载:“李铎,字省斋,精医。临症必究其病源,动中肯綮,效应如桴鼓,著有《医案偶存》存世。”[3]考察清代同治《南丰县志》亦未见李铎本人内容,但在卷二十七清朝当代“人物”篇中记载有李登瀛和李铨、李镛三人,当为其父兄。
“李登瀛,字步蟾,援例授五品封典。”“封典”指封建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清代个人通过捐纳一定数额的银两来获得朝廷的封赠,称为“援例捐封典”[4]。封典称“授”是指给予官员本人,据此可以推测李登瀛本为低品官吏,因故捐封五品。
李登瀛为人慷慨,孝敬父母,兄弟或其他乡亲有困难常常主动给予帮助,“戚里贫者多沐其惠”。道光十二、十三年两年闹饥荒,李登瀛携赀往抚州运米赈灾,全活甚众。同治县志还清楚记载他生有3个儿子,次子李镛为浙江石浦同知,并特别说明“长铨幼铎,均能绍其业”,即长子李铨和幼子李铎都能继承他的事业。长子李铨,字蕴青,性情温厚儒雅有礼,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常有善举。咸丰四年广昌发大水,无数居民受灾,流尸沿旴江而下,李铨和李镛、李铎三兄弟捐钱雇人将尸体捞起并且安葬于官山。李铨“以仲弟镛官貤封奉政大夫。”李铨有“奉政大夫”的官职,为其二弟李镛所捐闲职。
咸丰五年吴熙序中说:“李君勉堂……其先曾从事于医。”勉堂即李铎堂兄。而王徽典序中称:“省斋幼习医。”其自序中亦说:“余自幼失学,惟于岐黄家言若有深契。”可以肯定,李铎家族先人有从医者,自小也曾习医,中断后又因堂兄死于庸医而母亲多病等原因重新学医、业医。
2.释疑
从县志救灾、捐官种种记载可见李氏家境是殷实的,但王徽典序中说其“幼习医,家贫累去业贾”。李铎自序中也说自己“迫于家计服贾依人”,似乎矛盾。
考李家两次救灾,一次发生在清道光十二、十三年,即公元1832年、1833年,按上文所考,此时李铎已年近40岁;另一次发生在清咸丰四年,即公元1854年,李铎已是近60岁的老者。因此,两次救灾都在李铎成年并长期行医之后。
李铎父亲李登瀛、长兄李铨捐官虽然没有确切时间记载,但均属于捐封。李铨所受“貤封”,其制度在清代顺治时期即开始,规定给本人的封赠可以移送给父母等长辈,起初主要是对文武官员中有重大贡献的亲属进行封赏,限于子有功封父母,夫有功封正妻,后来逐步放宽到祖父母和孙子也可以貤封。直到道光时开捐纳之制,为官者才可以通过捐钱为自己的祖父母、父母、妻子、兄弟乃至姨父、姑父等其他亲属讨封。《清史稿》称:“(貤封)辗转推衍,而经制荡然。”[5]即清代捐纳制度至道光年间才开始松懈,不循礼制,本只为上下辈的貤封开始推及兄弟一辈。而李铨因二弟李镛有官职而受貤封,可以推断其时间当在道光甚或道光之后。道光帝于公元1820-1850年在位,即使以1820年推算,当时李铎也早已成年。况且从其因母亲多病和堂兄死于误治而发愤学医,并对《灵枢》、《素问》及名家医书研究贯通的记述来看,其人有着非常深厚的孝悌观念和相当扎实的文化基础。可见,李铎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后因故家贫,但成年后经商、学医,尤其是成为名医后,有能力长期赡养亡友妻儿,说明家境已经好转以至富足。
综上不难判断,李铎出身于有医学背景的小官吏家庭,父兄乐善好施,宅心仁厚,李氏幼年习医,但因家道中落而中断,一度以经商为生,近30岁时,重新学医并最终以医扬名。
《医案偶存》成书
李铎自云:“每临一证,必循先贤先议病后议药遗法。”这里的“先贤”指的是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同为江西旴江医家的喻嘉言。喻氏提出:“从上古以至今时,一代有一代之医,虽神圣贤明,分量不同,然必不能舍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也。故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其著作《寓意草》中制定“议病式”的医案格式,探讨医案应包含的内容,强调医案书写的严肃性。李氏深受喻氏影响,注重临床病案的记录,“医毕将病者姓名、年纪、质体、脉证、暨酌用方药,随笔记录并抒所见,增以议论,数十年于斯,汇为一书。”(黄恩浩序)而且所记录的医案力求完整全面,“直抒所见,不计工拙,其中有得心应手者,有疑难之症,千虑一得者,有绝证断不可救药者,有先请数医罔效经余末治而瘳者,有效与不效及信任不笃以致偾事者。”(自序)
李氏30岁开始重新学医、业医,随手记载临床病案,坚持数十年,积累医案甚多。“每临一症必立一案以志,三十余年治验之案不下二十余卷”,但可惜“大半弃于兵燹,所存仅十之三四”(凡例)。此处“兵燹”当指1851-1864年期间发生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这次战争中,江西受冲击较大,不断发生太平军与清军的激烈对抗。在几年的战争期间,李氏所保存的医案随着主人的颠沛流离而散失过半。咸丰甲寅年(1854年),李氏将残留的医案整理成十二卷书,请李元复之子李栴和王徽典等人作序,并作自序于卷前,命名为《医案偶存》,意欲“留示子孙之成吾志者为家学之传,亦不负予半生之专志也”。十年后,同治乙丑年(1865年),因李铎治愈南昌太守黄恩浩之疾得其赏识,由太守作序将书“令付剞劂”,随后增加金溪候选知县闵芳言、文学家黄春魁等地方名士作序,1866年该书才得以刊印传世。
小结
医案是中医处方用药过程的文字记录,是传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重要载体,但后学者往往推崇《临证指南医案》等大医的个人医案和《名医类案》等汇编医案,而对长期在民间行医的地方名医医案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大多数民间医生自小师承出身,文字水平有限,虽然临证经验丰富但囿于自身条件,难于对病情进行条理分析;少数民间医生虽有文字表述能力却困于临床事务难得持之以恒,难以完整地记录病案。
《医案偶存》的作者李铎出身小官宦家庭,有较好的教育背景,病案记录详尽,书写规范,阐述精当简明易懂,在学术水平良莠不齐的民间医案中质量较高。李铎所在的江西旴江流域自古文化发达,民间读书著书蔚然成风,李氏长期行医的金溪县浒湾镇在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印书中心之一,图书木刻繁盛[6]。良好的个人条件和社会风气使得李铎能够身处乱世仍然坚持随诊记录医案,并历经十年将其整理出版。更为可贵的是,该书没有一般医案的通病,即有选择地记录效验卓著者而回避临床无效的诊治。《医案偶存》不仅记录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医案,而且同样作深入分析,如治黎云涛痰饮案、黄某呃逆案、余某喘案等等。这也反映出旴江医家务实求真的学术作风。
参考文献
[1]谢强,周思平.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J].江西中医药,2013,44(5):3-8.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3.
[3]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57.
[4]马镛.清代封赠制度探析[J].历史档案,2015,(2):78-86.
[5]赵尔巽.清史稿·选举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6:3197.
[6]李丛.旴江古县金溪医学文化遗址探寻[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4):4-7.
(修回日期:2016-01-21)
Research on Author and Compilation of Xujiang Medicinal Book YiAnOuCun
LI Cong, FENG Qian-qian, PAN Xin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6, China)
Abstract:The Xujiang medicinal book,Yi An Ou Cun, compiled into 12 fascicles, was written in Xian Feng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It is the experience summary of Xujiang doctor LI Duo. LI Duo(1795?-1866?), a native doctor of Nanchang in Jiangxi Province, was born in an official family studying medicine at a very young age. When he was thirty years old, he switched from a filial and kind business man to a local famous doctor for cousin's death and mother's diseases.The informative book, recording his meathods to treat incurable, fatal diseases by personnel misdiagnose correction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was published ten years after the first completion with widespread praise.
Key words:YiAnOuCun; LI Duo; Xujiang medicine; YU Jia-yan
中图分类号:R249.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37(2016)02-0014-04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2013LS07);江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013ZR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