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月话中秋

2016-01-31梅爱新

兵团工运 2016年9期
关键词:平房思乡游子

□ 梅爱新

明月话中秋

□ 梅爱新

看到市场上摆放的各色各样的月饼,啊……又快过中秋节了!想起月亮悄悄爬上柳梢,透过窗棂,洒下满屋子清辉,心里是那个美呀!又是到了中秋之夜,月光如水流淌,清风暗送秋波,遥望苍穹,星疏月明,油然而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愁绪,也自然生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

透过窗,看一轮明月如盘似玉,倾洒着柔美的银辉,似母亲温柔的目光,抚慰着一个思乡的孩子,这样的夜晚又会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久别故乡,总会在明月当空时,思念故乡的蓝天、白云、夕阳、浓雾、天山、泉水地,土坯房,还有那暖过心窝的浓浓乡情。

儿时,八月十五的晚上,吃完晚饭,一排平房内,大人小孩一起喜欢坐在院子里的小木凳上纳凉看月亮,邻居的孩子们来了,伴着天上的繁星,月亮,晚风,我们听着母亲讲述一个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凄美,感人,我听得如痴如醉。看时间还早,母亲说:“我讲一个迷语大家猜,猜出有奖,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猜猜出是什么东西。”我们几个小孩儿歪头开始猜起来,可是说了几个母亲说都不对,看我们猜不出,母亲从口袋中拿出一把带壳的花生,暗示我说,看见花生,我豁然一亮,哇,是花生。“对,是花生。”接着母亲剥开一粒带壳的花生,剥掉麻屋子,去掉红皮,里面的白胖子花生仁露了出来,都明白了。孩子们高兴地剥着花生吃起来。上世纪七十年代兵团人家,只有过年才能分上一斤两斤的,平时是根本见不到的美食。

如诗的夜晚,看流星划过天际,瞬间即逝的璀璨,可否带走我的夙愿?看月宫寒冷凄清,是否有嫦娥在“起舞弄清影”?我哼着小曲昏昏欲睡,母亲的脸上挂着微笑,父亲疲惫早已荡然无存,一把蒲扇伴我享受着多少童年的甜蜜,两双大手牵着我走在成长的路上。祥和的夜,织着暖暖的幸福。

风清露白,秋高气爽,记忆的闸门被汹涌澎湃的情思冲开。那年六口之家仅能购买半公斤月饼,仅有两个品种——豆沙和五仁的,但是有半块月饼吃,也是幸福的。那一排排土块平房,与山水相依,冬暖夏凉,红砖红瓦,错落有致,年年岁岁,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饱尝了多少辛酸和沧桑,却初衷不改,永不枯竭的暖暖气息,牵动了多少游子的心?那一方热土,养育了多少朴实无华的好兵团儿女,憨憨的笑容,真诚的言语,纯朴的情怀,都是每一位游子对故乡的留恋和牵挂。故乡的人啊,男儿似大山,伟岸忠实,粗狂豪迈,女儿似清泉,清澈纯美,柔情万千。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遥寄一曲诉相思。看烟雨斜阳、沙丘,胡杨林,心中荡起丝丝温婉,为谁染指流年,诉一曲魂梦牵。几许怅然,几许留恋,任时光流转,情深依然,梦醉千年……□

猜你喜欢

平房思乡游子
昭君思乡
我感到安慰
“楼房”与“平房”
潮细胞
游子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思乡与蛋白酶
游子归家
关东军细菌部队背荫河及平房基地择址原因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