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之光”重点成果介绍

2016-01-31

纺织服装周刊 2016年43期
关键词:纺织之光耐高温滤料

“纺织之光”重点成果介绍

成果一:高性能功能性过滤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推广单位:江苏东方滤袋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成果介绍:该项目从我国烟尘过滤、保护大气环境重大需求出发,研究高性能纤维干法非织造成型、低损伤针刺水刺加固、功能性整理技术,突破高滤效、低阻力、长寿命、耐高温过滤材料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满足国内火电及炼钢企业等大面积推广应用要求。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突破了耐高温滤料低损伤针刺加固及针刺结合水刺缠结复合关键技术,提高了最终滤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突破了全包覆树脂整理滤料关键技术,使滤料纤维表面形成完整连续的耐高温树脂膜,提高了滤料耐高温氧化水解和抗结露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研究滤料表面精细化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耐高温滤料的除尘效率。项目整体全部完成了课题任务书提出的各项研究内容,同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了产业化成果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5项发明专利全部授权,并形成相关产品和测试方法标准2项。

成果二:聚苯硫醚(PPS)纺粘针刺及水刺非织造过滤材料成套技术

推广单位:佛山市斯乐普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大连华阳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该项目所有生产工序均集中在同一企业内,大大减少了生产流程和设备,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产品由100%聚苯硫醚连续性长丝构成,强力衰减慢,使用寿命可达4年以上。此项生产技术在纤网加固的工艺上采用了先进的针刺与水刺结合的工艺,产品的纤维缠结好,外观平整,耐磨性能优异。聚苯硫醚纺粘滤料内部由四层纤网构成,每层纤网的纤维纤度均可以独立调节,达到梯度过滤的特殊过滤效果。滤料的迎风面由细纤维(1~1.5dtex)组成,具有高的过滤精度,滤料的背风面由粗纤维(6~10dtex)构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通过采用不同纤度的纤维形成梯度结构,使产品具有高过滤精度和低过滤阻力的优异性能。经在高温尾气除尘领域使用效果良好,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成果三:三维非对称氟/醚复合滤料关键技术及应用

推广单位: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该项目针对国内燃煤锅炉滤料应用环境的特点,深入研究了PPS滤料在应用中的失效机理,通过PPS纤维与PTFE纤维混纤技术研究,以不同细度的纤维在滤料的横截面呈梯度分布,组成三维非对称的滤料结构设计,有效克服了效率与阻力的矛盾,在滤料后整理技术方面,开发了“纳料粒子抗氧化改性”和“表面发泡涂层”两项独有的专利技术,在滤料表面形成一层抗氧化纳米粒子层和聚四氟乙烯保护层,明显改善了滤料耐磨、抗氧化、抗酸结露等性能,大幅提升滤料的使用寿命,有效解决了燃煤锅炉袋式除尘的滤料选型难题。

成果四: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推广单位:东华大学、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奥神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该项目采用干法纺丝技术,建立了PI纤维的成形理论,实现了工艺及设备的技术集成,建成了国际上首条干法纺PI纤维1000t/a级生产线,有五大创新点:一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干法纺丝成形“反应纺丝”新原理和新方法;二是建立了聚合反应过程、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调控方法,实现了高分子量、高均匀性纺丝溶液的稳定合成;三是发明了干法纺制备聚酰亚胺纤维原丝稳定化制备关键技术,实现了溶剂的高效回收;四是建立了温度及应力作用对纤维凝聚态结构及微缺陷的影响关系,攻克了“环化-牵伸”工序的一体化关键技术,实现了对材料结构性能的有效调控;五是自主研发出国际上首套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生产设备,实现了聚合-均化-干法成形-环化牵伸-热处理等工序间工艺与装备的同步协调。项目用作耐高温滤材,对治理因燃煤、水泥生产、垃圾焚烧等工业所产生的PM10和PM2.5等大气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推广应用在水泥、电力、钢铁等高温滤料和特种防护领域。耐热型PI纤维的成功产业化,不仅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而且以明显的技术水平和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我国高性能纤维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纺织之光耐高温滤料
滤池的过滤原理是什么?
耐高温交联酸压裂液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中纺院天津滤料公司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复评审
耐高温Al2O3-SiO2纳米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浸渍整理芳纶/PAN预氧化纤维滤料性能
“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三)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五)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香菇耐高温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