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腧穴的生物学特性
——敏化性*

2016-01-31于宏君蒋海琳王富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敏化腧穴穴位

于宏君,蒋海琳,王富春△

(1.吉化集团公司松花湖疗养院,吉林 132108;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试论腧穴的生物学特性
——敏化性*

于宏君1,蒋海琳2,王富春2△

(1.吉化集团公司松花湖疗养院,吉林 132108;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机体在病理状态下时,腧穴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会增强,此时腧穴的反应性较高,呈现一种相对敏感的状态,即为“敏态”腧穴,敏态腧穴所具有的这种高反应性即为敏化性,主要表现为腧穴的痛敏化、热敏化、电敏化和光敏化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初步总结和探讨腧穴的敏化性,认为敏化状态下的腧穴具有传递物质能量以及信息调控等重要作用,故具有生物学特性。深入全面地认识腧穴的敏化性,对掌握腧穴现代研究、丰富腧穴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腧穴;生物学特性;敏化性

腧穴在机体的不同状态下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性。在生理状态下,腧穴的反应性较低,呈现一种相对静息的状态,即为“常态”;在病理状态下,腧穴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其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会增强,此时腧穴的反应性较高,呈现一种相对敏感的状态,即为“敏态”腧穴。敏态腧穴所具有的这种高反应性即为腧穴的敏化性,是腧穴的一种生物学特性。此外,敏态腧穴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的,有时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迁移,这种位置的迁移亦是腧穴敏化性的表现之一。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腧穴的这种生物学特性即敏化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1 腧穴敏化的表现形式

腧穴敏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形态改变和功能改变[1]。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穴位局部发生颜色变化、形状变化、丘疹及血管变化等[2],或穴位局部皮肤凹陷或隆起[3],或在穴位皮下出现硬结、条索状反应物[4]等。功能改变一般包括腧穴的痛敏化、热敏化、电敏化和光敏化等。

1.1 腧穴痛敏化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云:“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内经》中也反复提到“以痛为腧”的概念。也就是说,当人体脏腑或局部发生病变时,相应部位的腧穴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强,用一定的力量按压腧穴就会产生疼痛,腧穴的这种对疼痛的敏感反应即为腧穴的痛敏化,而这类痛敏化腧穴即是我们常说的“阿是穴”及“压痛点”。轴突反射理论是痛觉过敏的重要机制之一,内脏病变通过轴突反射影响体表,导致体表神经源性炎性反应,局部致痛物质增高,血管扩张,渗出增加,从而出现痛觉敏化[5]。中医临床常常对痛敏化腧穴给予一定刺激以治疗疾病,其疗效显著。如张春运等[6]采用芒针深刺阿是穴,可明显缓解中风后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发病频度,并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左政等[7]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运用阿是穴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及预防痛风石的形成,其效果显著且优于西药治疗。

1.2 腧穴热敏化

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非局部和/或非表面的热感甚至非热感(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8]。换言之,只有与病变局部或脏腑相关的腧穴才会发生热敏化现象,且这类腧穴能够在艾热的刺激下发生感传,而其他非相关腧穴只会在局部皮肤表面产生一般的温热感。陈日新[9]在对热敏灸的长期研究中发现,热敏化腧穴对艾热的反应可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以及其他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且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腧穴的热敏化特性在临床上应用甚广,如唐福宇等[10]运用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张波等[11]运用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1.3 腧穴电敏化

腧穴电敏化主要表现为人体脏腑发生病变时,相关穴位皮肤电位或导电量发生增高、降低或左右失衡等变化[1]。相反,通过穴位的这种电生理变化,我们也可判定相关脏腑或局部的病变。在病理状态下,腧穴的生物电信号会发生明显变化。沈勇雪等[12]研究发现,与正常观察对象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内关、大陵两穴伏安面积和惯性面积均明显增大,心律失常患者大陵、内关两穴伏安面积明显高于正常人,但经药物治疗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心律失常患者穴位伏安特性出现异常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魏建子等[13]采用自行研制的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对33例气虚患者和77例正常人太渊、太溪穴伏安特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多个扫描电流处气虚患者太渊、太溪两穴电阻与正常人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气虚患者穴位电阻明显低于正常人。

1.4 腧穴光敏化

腧穴光敏化是指当机体发生病变时,与病变脏腑或局部相关腧穴在光学仪器的照射下,其明暗程度完全不同于非相关腧穴。为了将现代科技与中医科学更好的相结合,我国学者采用物理光学技术,对机体不同状态下的腧穴反应进行了研究。周钰等[14]运用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健康成年人和冠心病患者大陵穴、太冲穴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大陵穴在特殊波长上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而与太冲穴比较,大陵穴红外辐射强度的变化更为明显,说明病理状态下光敏腧穴与病变脏腑具有密切联系。

2 腧穴敏化的探测方法

2.1 触觉定位

对触压敏感是腧穴敏化的最常见反应。《灵枢·背腧》中论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灵枢·五邪》中也说到:“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可见《内经》选穴强调以按压的方法寻找敏感状态的部位,同时患者可产生压痛(按压疼痛)或压敏(按压痛减且感舒适)等反应,因此临床揣穴往往以此为法。如循督脉按压脊椎棘突之左右,当内脏有病变时,往往可在相应部位摸到异常变化。刘雪峰[15]在治疗颈椎病时首先确定压痛点——患者于颈肩部会出现明显痛感并有规避动作,并发现阻滞这些压痛点对治疗颈椎病有良好效果。

2.2 探感定位

对温热敏感亦是腧穴敏化反应的常见现象。如用灸疗的方法探寻热敏腧穴,其原则一是以出现灸热感经过或直达病变部位的热敏腧穴为首选;二是以出现酸、麻、胀、痛等非灸热感的热敏腧穴为首选;三是以出现较强的热敏灸感腧穴为首选。赵建玲等[16]应用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在大肠、次髎穴区使用艾灸疗法,以所灸部位出现透热、扩热、传热等经气感应的穴位作为热敏腧穴,其临床疗效显著。陈明人等[17]在患者风池、足三里、神阙穴区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中的1种或1种以上感觉时,将该探察穴点为热敏腧穴,结果发现热敏灸具有显著缓解中风先兆症的作用。

此外,还可通过仪器检测的方法对敏化腧穴进行准确定位,如运用穴位伏安特性检测仪及物理光学仪器等可分别对电敏腧穴和光敏腧穴进行检测。

3 腧穴敏化的特点

3.1 穴活即敏

穴位的敏化表现为病理状态下,穴区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都将大大加强,具有与生理状态完全不同的特征[18]。在生理状态下,腧穴处于“静默相”或称之为静息态;病理状态下,腧穴处于“激活相”即敏化态。当疾病产生时,敏态腧穴得以“激活”产生敏化反应;当对这类敏化腧穴进行一定的治疗刺激后,疾病得以痊愈,而这些敏化腧穴也重归于静息状态。因此可以说,腧穴的活化过程即是腧穴产生敏化反应的过程。徐斌等[19]认为,穴性是与机体即时功能状态和刺激穴位的方法相关联的一种状态,即穴位是“活”的。穴位的这种“活化”态即为腧穴的敏化性。

3.2 敏随疾变

腧穴是敏化的动态部位,并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的痊愈而消失[20]。敏态腧穴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部位,其产生与机体的疾病过程相关,且敏感程度、数量等亦常随病情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病变较轻时,相应腧穴的敏化程度较轻,发生敏化的穴位数量较少甚至不出现;病变较重时,则相应腧穴的敏化程度较重,发生敏化反应的穴位也增多,且反应更为敏感。程斌等[21]以伊文思蓝(EB)标记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体表敏化腧穴,结果显示脾俞和胃俞出现敏化反应的频率最高,分别为88.23%和82.35%,这一结果提示穴位的功能与疾病密切相关,随着疾病的出现穴位反映疾病的功能增强;陈日新等[22]对健康人群进行普查发现,穴位热敏化出现率仅约10%,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观察,结果则显示穴位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在70%以上,且疾病痊愈后穴位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5%左右。由此可见,疾病的产生伴随着腧穴的敏化反应,同时敏化的腧穴又能够反映疾病的病理信息。

4 腧穴敏化的意义

4.1 敏现诊明

发生敏化反应的腧穴,其分布往往与患病脏腑或局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它能够提示疾病发生的性质、部位甚至提示疾病的转归或预后,因而对疾病的诊断有协助作用。临床可根据敏化腧穴所在部位及其脏腑络属关系确定病位,结合四诊及现代医学检查进行综合全面分析,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陈松等[23]将胃俞与足三里穴位红外辐射检测应用于慢性胃痛的初步研究,检测患者胃俞与足三里穴位红外辐射值,并与肺俞、中府两穴区红外辐射相对照,比较各证型红外辐射水平,结果显示红外辐射水平对辨别其寒热属性具有一定意义。

4.2 敏现效优

敏化腧穴不仅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也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中医针灸讲求“得气”,敏化态的腧穴极易激发经气的感传作用,使气至病所,从而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付勇等[24]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在患者中极、命门、关元、阴陵泉、三阴交高发热敏穴区域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中的1种或1种以上感觉时,该探察穴点为热敏腧穴。结果表明,热敏腧穴悬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且热敏腧穴准确定位能提高灸疗疗效。

5 结论

腧穴在机体进行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反应疾病、调节气血平衡等功能活动,具有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调控等重要作用,说明腧穴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性。敏化腧穴是动态的,它随着疾病的产生而被激活,又随着疾病的痊愈而重归静息。目前关于腧穴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且许多观点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和不断的探索。

腧穴敏化性的理论源于《内经》,基于临床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创新发展。只有准确把握腧穴的动态变化,才能在临床上发挥高效的治疗作用。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些敏化腧穴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并将中医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腧穴敏化反应及其机制的研究,也必将成为针灸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内容。

[1]陈静霞,刘阳阳,赵雪,等.浅论腧穴敏化[J].河北中医,2011,33(7):1039-1041.

[2]季永荣,梁仲惠.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耳郭望诊与胃镜检查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1995,15(5):41-42.

[3]赵荫生,钱连根.耳穴辨癌之探讨[J].河南中医,1985,10 (2):9.

[4]贾超,姜桂美.庄礼兴教授火针治疗软组织损伤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40(8):5-6.

[5]姜劲峰,余芝,徐斌,等.腧穴敏化内涵探析[J].中医杂志,2012,53(20):1714-1716.

[6]张春运,张维.芒针深刺阿是穴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2):1004-1005.

[7]左政,姜云武.阿是穴刺血治疗急性痛风近远期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89-590.

[8]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7,27(3):199-202.

[9]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杂志,2006,47(12):905-906.

[10]唐福宇,黄承军,陈日新,等.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5):382-384.

[11]张波,迟振海,付勇,等.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1,42(337):59-60.

[12]沈雪勇,魏建子,张一和,等.人体穴位伏安特性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4):267-271.

[13]魏建子,沈雪勇,周钰,等.气虚患者太渊太溪穴伏安特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47-550.

[14]ZHOU Y,SHEN XY,DING GH,et al.Infrared Radiation Spectrum of Acupuncture Point Daling(PC7)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Medical Acupuncture,2009,21 (4):269-274.

[15]刘雪峰.颈肩背部常见压痛点阻滞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7):1117-1118.

[16]赵建玲,张波,黄建华,等.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114-1115.

[17]陈明人,迟振海,张波,等.热敏灸干预中风先兆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1,42(337):21-23.

[18]石宏,程斌,李江慧,等.肥大细胞和P物质参与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体表穴位的敏化过程[J].针刺研究,2010,35(5): 323-329.

[19]徐斌,喻晓春.穴随证变针随气调——论针灸基础研究的知识起点[J].针刺研究,2007,32(6):407-410.

[20]陈日新,康明非.一种新类型的疾病反应点——热敏点及其临床意义[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29-30.

[21]程斌,石宏,吉长福,等.与急性胃黏膜损伤相关体表敏化穴位的动态分布观察[J].针刺研究,2010,35(3):193-197.

[22]陈日新,康明非,陈明人.《内经》腧穴概念在热敏灸中的重要指导作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3):36-38.

[23]陈松,严浩,朱文锋,等.胃俞与足三里穴区红外辐射检测应用于慢性胃痛辨证的初步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1):152.

[24]付勇,章海凤,张波,等.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位30例[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3):34-36.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point-Sensitization

YU Hong-jun1,JIANG Hai-lin2,WANG Fu-chun2△

(1.Songhuahu Nursing Home of Jihua Group,Jilin,132108,China; 2.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

In the pathological state,acupoints will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to external stimuli,at this time the acupoints reaction is higher,showing a relatively sensitive state,namely“sensitive state”acupoints.Sensitive state acupoints with this high reactivity is sensitization,mainly as pain-sensitization,heat-sensitization,electricity-sensitization and light-sensitization of acupoints.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literature,summarize and discuss sensitization of acupoint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cupoints under the sensitized state hav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uch as transmitting substances,energy and information regulatio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ensitization of acupoints,have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master the modern study of acupoints,enrich the theory of acupoints and guide the clinical practice.

acupoints;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ensitization

R224

A

1006-3250(2016)12-1643-03

2016-05-2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543101)-腧穴配伍规律谱及临床应用研究

于宏君(1962-),女,山东人,副主任医师,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通讯作者:王富春(1961-),男,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Tel:0431-86045066,E-mail:fuchenwang420@126.com。

猜你喜欢

敏化腧穴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冠心病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探讨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近5年敏化态与非敏化态关元穴临床主治规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耦联剂辅助吸附法制备CuInS2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
5种天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性能研究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