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基层动物防疫现状与对策

2016-01-31曹自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村级畜牧疫病

曹自成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西照川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山阳 726400)

浅谈农村基层动物防疫现状与对策

曹自成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西照川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山阳 726400)

畜牧业发展关键在防疫,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带来灾难性、毁灭性损失,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动物流通日趋频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增大,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14年的小反刍兽疫等疫病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动物疫病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日益突显出防疫体系建设的不足,尤其是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加强已刻不容缓。

动物防疫农村基层体系建设

1 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还有部分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还未建立健全,成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村级防疫工作条件差、报酬低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难以保证常年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2)防疫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据统计,全县共有畜牧专业业务干部60多名,其中县级不到20人,镇畜牧业务干部40多人。从职称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6人,中级职称26人,初级职称18人,无技术职称12人;从年龄结构上看,20~30岁6人,31~40岁之间7人,41~50岁29人,50岁以上18人;从学历情况看,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10人,大中专学历30人,初高中及以下学历20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中,从年龄结构看,30~40岁占5%,41~50岁占27%,51~60岁43%,60岁以上占25%;文化程度看,初高中以上占44%,小学程度以下占56%;老同志经验丰富,新知识少,年轻同志经验少,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因受地方事业编制名额的限制,县、镇两级已有很多年没有输入“新鲜血液”。当前农村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中专业人员严重匮乏且文化水平偏低,业务能力较低,年龄偏高,年龄结构老化,“断层”问题日趋严重。由于村级防疫员工资待遇低,生活无保障,不说是大学生就连青壮年劳动力都不愿意在农村从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农村基层防疫人员出现断档。

(3)专业技术水平不高。镇村兽医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随着畜禽养殖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养殖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养殖户对疫病防控意识逐渐提高。现行防控队伍中,非专业人员有相当比例,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系统接受过的兽医专业学习和培训的较少,对动物疫病的诊断和防治远远跟不上现代畜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其技术储备已不能有效解决养殖户遇到的新问题。

(4)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不佳。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山阳县18个镇办站的办公条件都很差,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到村级冷链体系断链,缺乏必要的器械、设施,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6)群众的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动配合性差。由于山阳县山大人稀、养殖分散,群众防疫意识淡薄,“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疫病防控认识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不能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少数规模场不按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加之目前动物疫病错综复杂,需要免疫的畜禽病种又多,没有一针包防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旦发生其他的动物疫病则认为防疫没有效果,从而不再愿意接受防疫,因此造成国家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难以落实到基层。

(7)工作强度大,免疫时效难以保障。主要原因:一是山区地广人稀和交通的限制,工作量大面宽,加之强制免疫病种增加,不能一次性免疫结束,为了保证疫苗效价,常常需要2~3轮免疫注射,于是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防疫任务。二是基层防疫工作经常翻山越岭,每天防疫注射不过几十头,有时防疫一户要往返几十里山路,防疫注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三是村级防疫员养老、福利、人身安全等得不到保障,影响防疫积极性。

(8)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由于县财政困难,防疫经费短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报酬低,工资、保险、福利等个人防护、医疗保障措施不健全,造成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被动应付,防疫工作流于形式,防疫质量难以保障。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不健全,如防疫工作中免疫过敏抢救费用、强制免疫应激死亡补偿费、防疫冷链设备等费用得不到落实,财政没有给予应有的预算,加大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难度。

2 对策和措施

(1)加强行政管理,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而且是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动物防疫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标。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2)建立完善机制,健全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兽医室),主要承担每年春秋两季强制免疫、基础免疫和常年补针补免,防疫档案建立,免疫标识佩戴,畜禽圈舍消毒,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监督,动物疫情监测观察报告等公益性工作。以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逐步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切实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改变基层畜牧干部兼职干事,努力改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业务实战能力。

(3)抓好宣传培训,提高全民防疫意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既是一项长期且艰辛的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经济和政治任务。乡镇政府和农牧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形式,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努力营造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抓好动物防疫,促进畜牧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畜牧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4)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建立防疫人员保障机制。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将乡镇农牧站防疫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和无害化处理费用等公共事业经费纳入财政全额预算,推进乡镇防疫体系建设,夯实动物防疫工作基础。应加大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工作经费投入,明确其工作性质,妥善解决防疫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问题。充实防疫队伍“新血液”,以便防止基层防疫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断档现象。

(5)送科技下乡入户,全面提升畜牧养殖科技水平。改善传统养殖陋习,并通过村规民约的形式约定畜禽饲养,实现集约化规范养殖,改善民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以转变生产方式为主线,以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大力培育畜牧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公司+农户”“龙头+基地+专合+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生产要素向养殖能手聚集、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载体,推广应用优良畜禽品种、科学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推进健康养殖,推动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牧业增效。

曹自成(1967-),男,本科学历,山阳县西照川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畜牧师职称,1989年7月以来,一直从事畜牧兽医科研及畜牧技术推广工作,长期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与研究。

猜你喜欢

村级畜牧疫病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