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屏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发展模式的探讨
2016-01-31杨云文洪乃忠朱仕俊简文祥
杨云文 洪乃忠 朱仕俊 简文祥
(贵州省玉屏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贵州玉屏 554000)
关于玉屏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发展模式的探讨
杨云文 洪乃忠 朱仕俊 简文祥
(贵州省玉屏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贵州玉屏 554000)
为摸清全县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理清未来发展思路,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促进温氏养猪产业在玉屏县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5年7月笔者等先后深入玉屏温氏公司、全县六个乡镇温氏代养户,对温氏养猪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找出玉屏温氏生猪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基本情况
2014年3月14日,玉屏县与温氏集团正式签订总投资4亿元的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并在玉屏县注册成立“玉屏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温氏养猪在玉屏设立公司总部,建设办公楼、宿舍楼、服务培训中心,建设年产35万吨饲料加工厂一座,投资约1.7亿元,建设年产各16万头商品仔猪繁育场2个。拟用3年时间规划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代养户)480个,到2016年实现优质高品猪年出栏量达32万头以上。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是一个老百姓“管喂不管销”,风险可避的一种养殖新模式。温氏集团入驻玉屏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努力,多措并举,公司强力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温氏集团成立32年以来的“玉屏速度”。
1.1 公司总部建设推进较快
玉屏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飞凤工业园区内,占地面积45亩,2014年4月12日开工建设,目前办公楼、宿舍楼、服务培训中心及年产35万t饲料加工厂房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总投资约1.7亿元。
1.2 生猪代养户发展迅速、效益明显
截至2015年7月底,全县生猪代养户累计已发展达262户(300 头/户),累计投放猪苗已达52户16273头,已建设完成和正在建设中尚待投猪苗的有210户。代养户共计出栏生猪2618头,通过与公司结算,扣除猪仔成本、饲料成本、生物药品及保健药品、燃煤、水电费、运输费、杂费等费用,每头猪平均纯利润(不含人工工资)为255元左右(最高330元,最低152元).
1.3 种猪场建设进展顺利
种猪场位于朱家场镇桐木村与堰上村,占地46.8hm2,于2014 年5月11日开始推土平整场地,分三个标段同时施工。该种猪场建成后可存栏能繁母猪8000头,年产商品仔猪达16万头以上,总投资约2亿元,2015年11月份左右可基本建成开始投苗,2016年3月份左右开始引种。
通过深入了解分析,我们认为玉屏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建设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组织有力、领导重视。
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玉屏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领导小组。为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协调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规划及用地、选址、环评、农户小额担保贷款、奖励扶持政策以及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经常深入企业、代养户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指导项目建设工作,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发动有力,宣传到位。
及时召开全县畜牧养殖动员大会,快速启动项目实施工作,向各部门、乡镇、村(组)广泛宣传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公司基本情况、合作经营模式、生猪养殖前景。同时通过采取在《玉屏报》、《玉屏电视台》开设专栏,建立玉屏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网站,印发生猪养殖技术实用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调动全县各乡(镇)、村及驻村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政策宣传和引导,激发群众积极参与,示范带动,营造了温氏生猪养殖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环境。
措施有力,政策扶持明显。
县委、县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出台《玉屏温氏生猪一体化养猪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细化具体工作步骤,对公司总部建设、种猪场建设、代养户贷款发放等工作进度和时限都作明确规定;同时制定了奖励办法。实行对代养户圈舍建设给予50元/m2补助,对代养户年出栏生猪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2~5万元奖励补助;金融部门大力给予贷款支持、县财政对代养户贷款实行2年贴息,对代养户建设沼气给予全部补助,对代养户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整合相关部门项目资金给予支持。
部门协作到位,推进有力。
县直各相关部门和乡镇对项目建设密切配合,全方位服务,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县农牧科技、招商部门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积极协调帮助企业及时做好公司注册、项目用地、环评、选址等服务工作,并积极参与各乡镇、村发动群众,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等;县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积极帮助做好项目实施用地、选址、环评等相关具体工作。
公司发展政策和技术指导到位。
在发展政策上,温氏公司采取“公司+代养户(家庭农场)”的订单养殖一体化模式,即:一个家庭农场年收入10万元,一次性投资20万元,每批投猪苗300头,代养户平均利润为170~200元/头。合作发展为“411”模式,即:公司“四统一”(统一提供猪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生物保健、统一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做到一定保价回收、一定重视代养户合理利润回报,最终达到公司与代养户互利共赢。在项目技术指导上,玉屏温氏公司积极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向代养户讲解猪场选址条件,猪舍建设相关规定,圈舍建设要求和注意事项,猪场配套需要的附属设施(发电机、消毒池、集粪棚、沼气池、沉淀池)配置标准、要求及饲养管理技术等,使代养户切实掌握饲养技术,做到规范管理。
六是带动和培育了大批农村乡土技术人才。温氏养猪进驻玉屏县后,带动和培育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不管是在圈舍标准化建设,还是生猪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都从温氏公司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养殖技术。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玉屏县温氏养猪项目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挥了对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导向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缺乏项目总体规划布局
温氏养猪既是玉屏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也是一个主导产业,需有一个长远而完整的总体规划指导全县养殖发展工作,但目前只有近两年的发展计划,对项目环境容量承载能力、区域布局、中长期发展思路、目标、措施等尚缺乏一个总体规划。
2.2 防疫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养殖风险和隐患
温氏养猪是一个大产业,涉及面广,牵涉企业和代养户的切身利益,强有力的防疫体系是确保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但从目前来看,虽然项目推进较快,但防疫体系尚不健全,缺乏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防疫队伍,疫情预防和处置没有一套完整的处置预案,一旦出现重大疫情,稍有处置不当,将会给生猪产业发展带来毁灭性打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3 粪污处理重视不够,环保意识需加强
养殖粪尿污染处理不好,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会影响周边环境和污染地下水及土壤等,破坏生态平衡。目前,玉屏县存在部分代养户粪尿处理设施不完善,有的在沼气池未建的情况下,就已投苗喂养,喂养中产生的粪尿实行露天处理,臭味较浓。有的代养户虽然沼气池已建,但由于建设不合格,无法正常使用,存在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2.4 猪场选址困难,且相关手续办理烦琐,费用较高
在猪场选址方面,每一个猪场选点,都能同时符合国土、林业、环保、建设规划、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要求的,很难找到,不是占用基本农田,就是占用公益林地,不是不符合建设规划,就是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太大。在相关手续办理方面,建养猪场需办理土地、林地、环保、电力及温氏公司要求的开户等手续,手续办理环节和程序较为烦琐,且费用较高。
2.5 养猪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高
包括场坪、水、电、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代养户的大量资金,尤其是电力设施设备架设费用过高,增加了代养户经济负担。如一个养猪场架设电线、变压器等费用最低都要4万元左右。
3 建议
针对目前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3.1 因地制宜,抓紧制定完整的养殖发展规划
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结合玉屏实际,因地制宜,切实制定出一个比较全面和完整的玉屏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分析玉屏县发展温氏养猪的优势、机遇,明确发展的目的、意义。理清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掌握地域环境容量,合理规划布局,并从组织、政策、资金、技术质量、市场、法制等方面落实保障措施,各乡镇也要结合全县总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乡镇的中长期养殖发展规划,确保玉屏县温氏养猪健康有序发展。
3.2 建立健全防疫体系,提高疫情处置能力
行之有效的防疫体系、应急管理措施,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一步。在已有的温氏集团防疫队伍基础上,县畜牧兽医部门要成立一支由技术骨干人员组成防疫队伍,与温氏集团开展技术协作,不定期进行技术交流,配合该公司开展养殖防疫;同时,建立应急预案,提高预防、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做到迅速启动、快速反应、沉着应对、处置有序,达到“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
3.3 注重环境保护,狠抓粪污标本兼治,实现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
养殖业发展越大,对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必须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共赢,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样得不偿失。温氏公司加强养殖粪污处理设施技术指导,督促帮助代养户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因地制宜开展粪污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粪污防渗堆积发酵生产农家肥、建立大中型沼气等项目,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妥善处理好粪污问题。引进一家有实力、有技术的公司,将代养户养殖产生的粪污变成生产肥料,变废为宝,防止粪污污染农村环境。温氏公司要加大对饲料加工厂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重视环保管理,县环保部门要加强饲料加工厂环保监测,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噪音、粉尘等污染现象。
3.4 建立五方联席会议制度,加大项目统筹推进力度和宣传力度
建立由县政府、县直相关部门、乡镇、代养户、温氏公司组成五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畅通办事渠道。
3.5 加大适度规模小区集中养殖推广力度,降低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实施小区养殖和规模养殖,有利于集中免疫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节约建设成本,减轻代养户建设负担。可采取土地流转等方式,以乡镇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协助,合理规划,统一施工,在有条件的村建设养殖小区。养殖小区由入驻代养户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分摊通电、通水、硬化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费用,并实行由村委会收取一定的土地流转、管理、协调等费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3.6 围绕“温氏养殖”做文章,发展生态绿色、循环、休闲观光农业
发展绿色、循环、休闲观光现代农业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要紧紧围绕“温氏养殖”做文章,利用猪粪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并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鼓励玉屏县全县农业生产所用肥料使用温氏养猪产生的农家肥料,尽量少使用和不使用化肥,使玉屏县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成为绿色、环保、健康、无公害食品。
玉屏温氏养猪建设给玉屏县带来了畜牧业发展新机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生态型现代畜牧业以及生态绿色、循环、休闲观光农业的跨越发展,努力把玉屏打造成既是生猪养殖发展大县,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前沿,让生猪和生态农业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