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所决定姿态

2016-01-31李岸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

摘  要:《呼兰河传》和《芒果街上的小屋》均是以儿童视角和儿童口吻叙述的带有回忆性质的小说,其中有关房子的描述并不少。房子这一相同的意向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是不同的,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别,不同年龄的影响下,房子的意义和今天一样,被赋予的别样的意义,和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呼兰河传》;《芒果树上的小屋》;房子的比较

作者简介:李岸(1993-),女,吉林磐石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1

一、房子与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

《呼》中的“我”从小就在乡村的祖父的房子中成长,生活无忧无虑,房子的存在让“我”有说不出的优越感和安全感。在萧红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她怀念童年祖父后花园,房子给了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以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审视苦难。《芒》中埃斯佩朗莎的房子是不固定的,马桶是坏的,没有花园,没有干净的墙壁,一次又一次的搬迁给埃斯佩朗莎留下的仅仅是不可磨灭的阴影。她想要一所干净、宽敞且属于自己的房子,她要走出芒果街,要跳出这里的生活。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处于人生刚刚开始阶段的儿童们普遍有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造成了他们强烈的归属,而归属感最好的表现便是房子。房子干净,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不使儿童的心灵蒙尘;房子宽敞,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打开儿童的心境;房子固定,给人一种安稳平和的感觉,稳固儿童的心神。一个好的房子远远比超过了它的居住意义,带给人们生活上更多的温暖和安全。

二、房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呼》中的房子是平房,是四合院。一间房连着一间房,左右都是邻居,相隔的是胡同;《芒》中的房子大多是二层的楼房,院子独立,和孩子心中对房子的渴望不符合。

《呼》中所描写的萧红儿童时候的乐园是处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她的家乡交通不便,人们的思想仍然处于封建社会。房子不是像上海那样有个人单独的院落和别墅,仍然保留了庙会的庙宇和唱戏的台子。即便它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社会传统等等可取之处,但是仍然无法逃离改革的命运。

《芒》中猫皇后凯西搬走之前埃斯佩朗莎曾经问她为什么要搬走,猫皇后凯西非常不屑地回答说,因为这条街、这个居民区的人太乱了。埃斯佩朗莎是美籍墨裔人,而美国人对于籍墨裔人很鄙视,认为他们影响了美国的安定,影响了美国的就业。真正的美国人是要远离墨西哥人,甚至远离他们的居住区。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同时种族歧视并不是单向的,墨西哥人搬进来芒果街之后,并不下楼,并不说英文,不欢迎美国人的访问,不想她儿子的孩子说英语等等,都体现在她对于美国这个民族的敌视。这样的充满敌意的社会注定是不稳定的。

三、房子与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呼》还是《芒》都写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话题:女性的生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女性都处于一个非常卑微的状态。两位女作家对于女性是同情的,对于社会是不满的,小说中有关房子的描述为表达作者的这种感情增添了很多亮点。

《呼》中小团圆媳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团圆媳妇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她自己家将她卖了出去,她的婆家毫不关心她,只是一心希望她听话,而她的丈夫对她更是没有感情。“我”邀请她去后花园的时候,她拒绝了,因为她不可以出屋子,房子就是禁锢她的监牢。

《芒》更强烈地提出了性别歧视,同时带有深深的反叛精神。埃斯佩朗莎给被丈夫锁在屋里的拉菲娜送木瓜汁,拉菲娜是一个可悲的女性,她只能呆待房子里,没有自由和希望。埃斯佩朗莎不甘心接受自己的命运,也不想被别人瞧不起。在她写的一首诗歌中说道:“有一天我要跳出自己的身躯,我要摇晃天空,像一百把小提琴。”她追求拥有一个“只是一所寂静如雪的房子,一个自己归去的空间,洁净如同诗笔未落的纸”。

结语:

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落叶归根,所以中国人对于房子的非常重视。美国人讲究冒险奋斗,所以他们并不在乎房子的归属。可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房子对人们的影响是无法被否认的。住所决定姿态,房子影响人生。现在的社会对于房子的议论此起彼伏,有人羡慕美国的地多房贱,有人抱怨中国的一房难求。但是我们更应该辩证地看问题,讨论的应该是怎样利用房子与个人、社会、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我们的童年更欢乐,人生更好。

参考文献:

[1]顾舜若.试论《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诗性悖论[J].南京:当代外国文学.2011(04).

[2]车金双;王卓.《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多重叙事[J].湖北:世界文学评论.2010(01).

[3]薛梅.对温暖和苍凉的“悄吟”——浅论《呼兰河传》的双重视角[J].承德: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01).

[4]文贵良.《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及其意义生成[J].上海:文艺争鸣.2007(07).

[5]秦林芳.童年视角与《呼兰河传》的文体构成[J].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09).

[6]萧红.呼兰河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版.

[7]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芒果街上的小屋》[M],潘帕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
浅论萧红生命意识变化: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
大美无形 寂寞成诗
《呼兰河传》阅读指导的问题与改进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
诗性自我下的童眼与童情
比较分析《芒果街上的小屋》与《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节选)教学设计
我读《呼兰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