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2016-01-31邓玉堂
邓玉堂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显然,“后进生”的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全面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对后进生的转化,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客观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事因人而施以不同的教育和教导,而且要处理好和后进生的关系,讲究转化方法,持之以恒,诲人不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后进生转化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转变观念 查找根源 克服障碍 持之以恒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05
素质教育是“双全”教育,即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显然,“后进生”的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谓“后进生”即常说的“学困生”“差生”。我之所以用“后进生”这个称呼,一是考虑“学困生”“差生”这个称呼有损学生的自尊心。二是确实这类学生有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下面谈谈我对后进生转化的一点浅见。
一、转变观念,提高转化认识
近年来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一般教师总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尖子生”的教育上,“后进生”只要不在班里捣乱,班主任就懒得过问,致使他们成了“被遗忘的人”。这样做与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不一致的。我们必须纠正偏见,全面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因此,我认为,对后进生必须转变观念、转变态度,转变工作方法。牢固树立热爱学生的思想,相信他们的内心深处,还存在着克服困难的希望和要求进步的火种。只要我们引导及时,教育得法,就一定能够重新燃起他们心灵上尚未完全熄灭的希望之光。
二、查找根源,弄清转化情况
后进生产生的根源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可能是一人多因。综合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学校教育,学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校风的好坏、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等,对育人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师生之间缺少沟通,甚至有的教师对后进生的缺点和错误,不愿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对后进生不是满腔热情地帮助,循循善诱地鼓励他们进步,而是用生硬简单的办法压服、排斥他们,或者体罚,或者向家长告状,都会使后进生越来越差。二是家庭教育。家庭状况的好坏,家庭教育如何,对学生影响很大。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或简单粗暴等,这样不但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和谐。有的家长忙于工作等原因,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管教,易误入歧途。三是社会环境。由于社会上不良因素很多,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一遇上社会不良因素的诱发,顷刻化为乌有。四是学生自身。要着重分析后进生学习有无进取心,意志是否坚强,学习兴趣是否浓厚,道德认识是否模糊等。我想教师应在客观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事因人而施以不同的教育和教导。这样,就不难收到我们预期的“药到病除”的效果。
三、克服障碍,创造转化条件
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是促使他们转化的关键。
1.后进生或因成绩不好,或曾犯过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使他们自暴自弃,丧失奋发向上的信心,学习心理负担过重,心态消极,对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诸如此类的学生,教师切莫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因为教师的冷漠,将链锁般引起周围人投来歧视的目光,这将助长后进生自卑的情绪。教师要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发挥所长。
2.后进生对教师、同学、家长经常处于一种猜疑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堵精神防范之墙,听不进,甚至也不想听正确的教育,师生之间难以实现心理沟通。对于这些心理戒备强的学生,教师只有主动同他们交往,积极沟通,加深了解,正确地把握他们思想上的疑点,才能有的放矢,求得相互理解,从而统一双方的认识。
3.大多数后进生都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克服逆反心理应以疏导为主,倡“疏”禁“堵”,在了解后进生情况和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要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情感上的渴望。
4.不少后进生因学习成绩不佳,受到教师的批评或因某种事情遭到家长的打骂以及某些不利学习的消极因素的影响等,均使他们的情绪受到干扰。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样一来,学习成绩就更差,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就更多,自卑和恐惧也随之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从各个方面鼓励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明确学习目标。使他们认识到,现在学习虽然不尽人意,但只要自信并努力地去多动脑筋,勤学好问,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些学生的每一微小进步,只要进步了,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这一方面能帮助他们确立自信心,另一方面,更让他们从心理上克服障碍。
四、处好关系,讲究转化方法
在引导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对后进生应以表扬为主,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以激起他们希望与进取的火花,即使批评,也要慎重,做到适时、适度。二是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由于后进生缺点与不足较多,没有严格要求就不可能有后进生的转变,但严格要求应考虑后进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即要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不断提高对后进生的要求,逐步到位,切不可操之过急。
五、持之以恒,增强转化效果
转化后进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需要反复教育,由量变到质变。要允许后进生有个改变自己的过程。当他们出现反复时,不要灰心和急躁,更不能讽刺、挖苦,因为“棍棒可以伤筋骨而恶语却能伤人心”。教师要耐心地弄清原因,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批评缺点时,要注意场合、分寸和方法,既能保护其自尊心,又能勉励他们自觉改正,这样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教师,对后进生有“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想法是不科学的、不切实际的。必须持之以恒,诲人不倦,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对他们始终要尊重、信赖、关心和爱护,要坚定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的勇气,帮助他们明确人生的航标。扬起理想的风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向高攀登。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实现后进生的转变,就要求每位教育者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待后进生,不能仅仅责怪学生,而应从自己主观努力上多找原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之所以将差班变成好班,后进生变成优秀生,主要是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以自己全部的精力,真挚的感情去爱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后进生转化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