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访孙周、张红梅跨界夫妻档 电影人爱上创业家

2016-01-30王皎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印刷

王皎

走进阳光印网的办公区,一片工作的繁忙气息“扑面而来”,我甚至没好意思打扰那些热火朝天的工作人员,约摸着走到了与创始人张红梅约定的会议室外,这时,恰巧一个女孩走出来,笑着对我说,“先进来坐一会,马上好。”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这就是张红梅,工作20多年,创业三次的商界女精英,有些年轻得不像话。当然,她的经历也不可思议得不像话。

16岁到21岁,她为自己设计制作衣服。这个有着文艺心的姑娘,大学读的是物理,她的机械制图总是全系第一。除了优异的成绩,骨子里就长着“创业基因”的她,大学就开了校园咖啡厅,除了让同学们惊掉下巴,也早早令自己经济独立。

毕业后,她来到深圳,扎根传统印刷行业。2004年创办自己的投行公司凤凰盛世资产公司,同时在清华攻读EMBA课程。2009年考上法学泰斗江平先生的博士,2011年毕业当年,重新整合自己的工作,创办阳光印网。

节奏一直没有慢下来过。

“我没有端着行业年资,将它从财富变成束缚,我甚至觉得自己挺奇葩,敢于变化,锐意进取。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他们希望我做象牙塔里的精英,我虽然没有在学术的道路上发展,但也没有放弃学习,考江平老师博士的时候,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创业的时候,我也是这样。”

与张红梅一起接受采访的是她的爱人,著名导演孙周。

“她准备做互联网的时候,常常会突然问我一些问题,我也为此看了很多互联网方面的书,再回馈给她问题,加深她的思考,像个挑战者,她在考虑要不要重新创业,我知道拦不住她,但也意味着,我们要过很苦的一段日子,可能要六七年,按理说,走到我们那会,都已经功成名就,她的同学也觉得不可思议,但她就是想对之前做过的行业做一个颠覆性的改造。我支持她,因为我们都是这样的人。”

都是这样的人,因为他们俩,都是行动派,想了不干,这辈子都会觉得别扭。就像孙周梦了30年的科幻,同样在太太的支持下,拍了出来。

“我做过十年的广告导演,知道拿下一个客户是多么不容易,但是红梅的阳光印网在短短四年多的时间,就覆盖了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那么多大客户,甚至85%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是她们的客户,特別精彩,特別不可思议。”

对了,孙导实现科幻梦的电影叫《不可思异》,他说这也是送给太太的礼物。

Q&A

把《不可思异》献给太太

孙周:要交流,不要崇拜

Q:太太做了自己首部科幻电影《不可思异》的总策划,她的这次跨界,给你最大的支持是什么?

A:在市场化方面给了我正面影响,我一直拍文艺片比较多,对市场不太在意,她则完全不同,经常给我讲市场的概念,导演也要适应大的环境,酒再香,巷子太深也不行,你想影响更多的观众还是要有商业的思维。这次片子粗剪出来,太太是第一个观众,我听到她看片的笑声,她认为这是我拍过的片子里面最好看的,适当烧脑,丰富性和趣味性比以前要好。

Q:从文艺片转型到科幻加喜剧的题材,并且为之准备了四年,到底哪个是面具,哪个是真心?

A:其实科幻是我的老情结,一直情有独钟,只是科幻电影是全新的制作概念,喜欢和把它落在银幕这之间的距离,可能遥不可及,直到近年才有些变化,四年前提出这个方案,有投资人认为市场规模是能消化的起了。喜剧也是基于市场判断产生的,毕竟要考虑一定的安全性。当然在四年前设计这些还是很超前的,也需要慎重,比如剧本结构,如果故事很好,但是你没有能力支持它落在具体的影像上,那就是瞎扯,所以每一步都考虑得很仔细。

Q:往往什么事情听你的,什么事情听太太的?

A:我们互相的帮助都是很有度的,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谁听谁的,对于对方的工作往往是从“不参与的角度”给一些意见,如何取舍就看对方了。所以拍电影我做主,阳光印网的工作是太太的主业,她考虑的自然多。家里的事情也是一样,确定了她管,我就不会干预,确定我管,她也不会指手划脚,这样特別舒服。我们结婚很多年,外界一直都不知道,我们也没有披露,总感觉是自己的私生活,这次因为电影,太太愿意与我一起站出来,同时这几年太太做互联网公司,我也愿意在她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给她支持。

Q:拍这部片子,是不是比你以往的拍摄要闹很多,特别是有王宝强、大鹏、小沈阳的参与?

A:他们都很职业,他们认可剧本,也非常尊重我,这不是一个特别嬉闹的戏,有正面的故事和自然发生的幽默,我们交流得很好,我想说他们几个都是天才,特別有趣,也挺闹,反而拍戏的时候会有些收敛,我之前合作的演员也特別棒,但因为题材的原因,都会相对严肃一些,所以这次轻松有趣的体验特別强,真是太好玩儿了。

Q:这次合作之后,有没有想过以后也做影视界的夫妻档?

A:有条件也不排除,主要是相互支持就好。

Q:一位是著名导演,一位是商界精英,在不同的领域,你们是如何吸引了彼此的?

A:我们很早就认识了,我在广州,是珠影的导演,她在深圳做企业,有共同的朋友,没有深入的交往,只是认识,但彼此很欣赏。直到近几年,我们又分別恢复到单身的状态,再碰到,觉得聊得那么好,我当下的感觉就是“赶紧在一起吧,以前不是瞎耽误工夫吗?”哈哈。

我之前担心她对我的行业有所顾虑,毕竟她是商界,而影视算是娱乐界,但有了彼此的信任,所有的顾虑都显得多余了。

Q:你最欣赏太太的什么特点?

A:我一直没有想过娶太太回家只是要她相夫教子,我反而更看重两个人的独立性,都有自己专攻的方向,彼此能够交流,才是最重要的。我和红梅世界观差不多,好恶基本相同,在各自的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能够互相支持。我不希望爱人崇拜我,独立平等才是令婚姻更安全稳定的支点。

Q:电影后期做完,你们去了夏威夷,分别忙碌工作之外,一起外出旅行也是你们共同的爱好吧?

A:其实我比较宅,经常活在自己的小宇宙里,在一个地方安静地看看书,完全休息放松的状态,是我更喜欢的。红梅可能玩心比我大,而且总能带来惊喜,就是那次在夏威夷,旅游旺季,她就像变魔术一样租来了车,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看到我惊讶的表情,她开始还挺开心的,因为她确实太棒了,租了三天,我一共开了不到一个小时,她体会到“怎么居然能把车租来”的另一层意思是“别租来,多好”,多少有点委屈。不过她也理解,刚拍完电影,我特别需要安静地彻底松弛下来,她容忍了我的小脾气,我心里特別感动。有时想想,世界观说起来很大,其实也很小,对社会的看法,对生命存在的基本意义,甚至什么令人兴奋,什么令人愤怒,我们俩基本都一致。

Q:给太太来一句表白吧?

A:太太美丽又智慧,和她生活在一起,特別舒服。

他为我当油漆工

张红梅:你的样貌是你灵魂的样子

Q:导演哪一点最吸引你?

A:绅士,儒雅,很讲道理,有时有脾气,就像小孩子那样,他不会直接向你道歉,但会主动示好,就算是道歉了,我们没有大的争执,总的来说,我们俩不太家长里短,烟火气不是很浓。我因为创业工作忙,看书的时间比以前少了一些,那么他看到什么好的内容就会分享给我,包括为了我去看很多财经、互联网内容的专业书,默默地帮我筛选最有价值的内容,哪怕我没有立即看,或者我看了没有跟他分享感受,他都乐在其中。

Q:孙导的电影,你给了最大的助力,在你创业的阳光印网的工作中,孙导又给过你怎样的支持?

A:孙周为我变身油漆工。阿里巴巴是阳光印网的客户,就在上一个双十一,他们希望路上的所有天猫广告牌和快递车能一下变红,有好彩头。为了满足客户,我们调动了所有的资源和人力,员工和全部高管,甚至投资方的高管都在大街上帮我们刷漆了,孙周自然是责无旁贷。人们往往只看结果,所以我平时很少说过程中的努力,但真的是有很多的落地,很多的亲力亲为。

Q:从传统印刷界的翘楚,到投行女强人,再转身互联网浪潮做了阳光印网,几次华丽转型的背后,你想证明的是什么?

A:我做事情一直是有计划和准备的,当年在印刷公司,看到印刷不能只是这个玩法,不然做不大,但又没有想好突破的点在哪里,觉得自己积累还不够,于是就在做投行的准备,转身到投行是希望调整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用自己的大脑赚钱,也需要在资源和知识结构上,练习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行业。我不是投行背景出身,敢做这个事情,也是因为产业经验给了我底气,我不会只从财务角度处理问题,因为我能理解委托方的目的,也能替受让方考虑,我深刻地明白链条上所有环节的利益都有所保证,事情才能最好的完成。所有事情我都做最坏打算和最充分的准备,同时我也知道,我要用投行的积累,最终反晡原来的行业,实现突破。

Q:当传统印刷被你通过互联网整合,效率提升了多少?

A:我们前端面向客户,后端有诸多印刷厂,总体来说减少了20%的成本。原来两头分散,也就是说客户端和印刷厂都是分散的,完成一次印刷品的制作,可能中间有很多的环节,而每一层的代理都会吃掉一些利益,我们要让中间环节阳光透明。同时,看上去都是个性化的产品,其实都有共通的参数,通过系统,把同类型参数的产品整合,发给印刷厂就是一个标准化的整单,系统分析,加足够大的量,成本自然就降下来,而不是通过压两头来降成本。我们现在每天有三四千单都是通过系统拆解合并的,而原来在印刷厂,可能200单就需要十几个人先拆解一遍工艺,现在印刷厂就能省掉这个环节,直接进入生产。一个平台有没有价值,要看它对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是不是起到了作用。系统对外开放之前,我就在做供应链的整合,流程的控制,工作流的切割,我是学物理的,对结构特別清楚,标签怎么设计,让一个环节自动流转到下一个环节,我都和团队一起设计,如果没有管过产供销,是没有办法做到的。给供应商提供了方便,同时对于采购的个人和企业来说,我们的产品内容丰富,所有企业可能要做的印刷品和营销物料,这里都可以涵盖,交货准时、服务到位、价格优惠,用过的客户一定会回头,这也是一个好的平台产生的价值。

Q:这一次特别接地气,你也为此果断放弃自己之前做得很好的高端印刷?

A:我比较职业,当要面对的客户不再是原来那些,我就会毫无眷恋地重新开始,高端印刷是金字塔的最顶端,市场规模有限,你在顶端占有10%还是在底端更巨大的市场占有10%,谁是互联网公司要的?抓顶端不需要互联网公司,底端的、大规模的、离散的市场才需要互联网。

Q:听说你为了这次创业,甚至还去捡垃圾?

A:刚创业的时候,有一天我回家,孙周看见我戴了个红手套,他要拉我手,我说不要动,我刚捡完垃圾回来,他就笑笑,什么意思?他没有觉得这事在我身上发生有多么奇怪。投身互联网公司,思路打法可以非常野,但是操作起来要非常严谨。捡垃圾是要找数据,找活跃用户在哪里,我们在地铁口旁派单子,收单子,就是想看谁正在用这些印刷品,但是太慢,后来想到纸品的垃圾场,我带着团队过去,臭烘烘,但是就像看到宝一样,我们爬到“垃圾山”上开始找,捡了很多,从垃圾场买回,我们分类录入数据,然后和人家联系,思路也被打开了,只要对公司有利都可以去做。

Q:之前孙导要看你,你都不让他来,因为除了捡垃圾,你还一家家跑街和各个大小店面谈合作,你怕他心疼,他也说你“从仙女变成织女了”?

A:因为以前我是特別高大上的,穿着都特別讲究,做阳光印网,一下变身运动衣牛仔裤,刚开始跑街那会,我在别的公司也有投资,他们劝我“张总你不要这样出去拉生意跑餐厅,外界都有不太好的传闻了”,也有之前做投行的同事来找我,看到我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有,就和普通员工一起在大格子间,他都快哭了,原来有对着花园的独立办公室,有秘书有司机,他说“你不至于这样,还是做回投行吧”,但我觉得很好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没有必要在意当下。

Q:有没有觉得自己用力很猛,明明已经有功劳簿可以自在一些,却总要放弃那份轻松?

A:每个人能做出什么,与经验经历有关系,与自己是不是愿意辛苦也有关系,除了上述的问题,我也有资金的难题,之前觉得自己的背景可以,有传统行业经验,做投行也拿了很多奖,创业谁不投资我啊?结果事实是真的没有人投资,前面几年都靠自己拿钱出来投入,但觉得值得,人生总该拼一拼,我不想原地踏步,当我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时,可以为之付出最大努力和承担,我是精神上很强大的人,也有快速学习的能力。

Q:阳光印网的发展,之后的着力点在哪里?

A:中国的市场是超大的,以后的三五年都足够我们发展成很大的互联网公司,而且印刷不止在印刷,我们会做更多的产品品类和更多平台化的事情,至少要让每个企业觉得要用印刷的定制品或者市场营销类的物料时,能够首先想到我们。印刷是一个大的传统产业,都是小散乱的,能在这个领域研究出互联网化的方向,我认为我们做出了贡献。也有不少传统行业的企业家,想要进行互联网化的转型,但又难以弯下腰身做那么接地气的准备,我算是给他们做了个先行吧。

Q:你的经历应该激励了很多身边的人吧?

A:记得我大学时候创业,办了学校的咖啡厅,那时我的第一个员工,现在是安徽做得很大的建材制造商,是一个非常棒的女孩,毕业后我去深圳工作,给她写的信,她说她现在还留着,是对她的激励。我在清华EMBA和长江商学院EMBA的很多同学,也常找我聊天,他们在传统产业特別有经验,希望向互联网转型,毕竟我比他们走的早一些,商业模式,用人上的心得,都愿意分享给他们。

Q: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可以静静地收获果实了?

A:30岁之前,就有人说“你现在这么有动力,到了35岁就没有心劲了”,但是到了35岁,我还是觉得挺好的,还是很有干劲,栢由心生,很多人说我年轻,我觉得有句话说的挺好,“你的样貌是你灵魂的样子”。不愿意记住那些过往的不愉快,心里永远是美好未来。

Q:高中大学时自己还做衣服,什么时候想捡回这门手艺?

A:现在没有时间,但做服装设计和画画我一定能做好,我的外公张鹏翼是浙江有名的书法大家,我总觉得有些遗传。当年都是自己买布,从来也没学过裁剪就是凭借天生灵感,画出样子,就能做,我在大学机械制图也是系里最棒的。现在,家里我也给自己留了画室,若干年后,一定会静下来画画的,我想,有艺术气质的企业家是最愉快的企业家。

Q:女儿看到你的辛苦,会很心疼你吧?和你关系更近,还是和孙导更死党?

A:女儿特別懂事,心疼妈妈,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有时知道我要熬夜,她就在睡前,给我送来牛奶、面包还有一杯温水,让我特別温暖。我和孙周在一起之后,她也会吃点小醋,觉得“你们也太好了点儿吧”,当然心里还是满满的祝福。现在他们俩是死党,有时他俩会统一观点,一起和我“作对”,嗯,是幸福的“作对”。

猜你喜欢

印刷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出版物印刷将是喷墨印刷应用新的爆发领域
绿色印刷
《出版与印刷》2016年总目次
全数字化无版印刷——印刷工业颠覆性技术
喷墨印刷助力绿色印刷
个性化定制印刷正在逐渐变得成熟
把心交给印刷
《出版与印刷》2013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