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动肃南县绿色畜牧业 提质增效的措施和办法
2016-01-30袁毓锋朵玉玲
袁毓锋朵玉玲
(1.肃南县农牧业委员会,甘肃张掖 734000;2.肃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张掖 734000)
浅谈推动肃南县绿色畜牧业 提质增效的措施和办法
袁毓锋1朵玉玲2
(1.肃南县农牧业委员会,甘肃张掖 734000;2.肃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张掖 734000)
针对肃南县在发展绿色畜牧业中存在天然草地生态脆弱、畜种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不强、经营方式粗放、产业结构调整不尽合理、品牌带动效应差等问题和不足。提出从加强草地生态保护、提升畜产品加工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电子商务、实施品牌战略等5个方面推进绿色畜牧业提质增效。
畜牧业绿色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畜牧业作为肃南县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自治县成立以来,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始终坚持以牧为主的方针,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推动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措施常抓不懈。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天然草地生态脆弱、畜种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不强、经营方式粗放、产业结构调整不尽合理、品牌带动效应差等问题和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消费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深入推进,今后如何加快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实现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双赢”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肃南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1.1畜牧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细毛羊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细毛羊特色畜种,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基本建成70万只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基地、6万头的肃南牦牛生产基地、800头的甘肃马鹿驯养基地和5万亩人工草地。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创办了以草原惠成肉食品加工厂和皇家牧场等为主的肉食品加工企业2个,组建畜牧业方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8个。
1.2草原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大力推行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补播改良技术,组织开展防蝗、灭鼠等工作,累计围栏草原98.67万hm2(其中禁牧38.67万hm2,休牧51.33万hm2,划区轮牧8.67万hm2),补播改良天然草地25.33万hm2,防蝗灭鼠113.33万hm2。
1.3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品牌战略初见成效
制定了《甘肃高山细羊毛标准体系》,并全面推行,实行标准化生产,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1.4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产方式逐步转变
累计新建暖棚羊舍8100多座、养殖小区(场)55个、储草棚416座、高标准细毛羊育种棚4座、羊毛存储棚6座、剪毛棚32座、饲草料加工点27个,种植人工草地0.7万hm2,修建绵羊人工授精配种站160座、药浴池134座、青贮氨化窖(池)224个,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95%以上的小畜越冬实现了暖棚化,冬春季舍饲半舍饲率达到70%以上。
2 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肃南县畜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积累了一定发展经验,但也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草地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草畜矛盾依然是制约肃南县绿色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完全依赖草原资源的传统畜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二是畜种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基础设施薄弱,饲草料基地建设滞后,生产方式转变进程缓慢,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四是产业化整体水平比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带动效应不强,专业合作运行不规范。五是流通渠道不畅,农牧民买难卖难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仍然存在。舍饲喂养方面饲草料搭配不合理,投入少,见效慢,育肥周期长,整体效益不高。
3 推进绿色畜牧业提质增效的措施和办法
针对肃南县畜牧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贯彻好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建设绿色项目名县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绿色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绿色畜牧业提质增效,笔者认为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强草地生态保护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生态优先理念,认真组织实施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休牧、草畜平衡等制度。继续争取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大力推广草原围栏封育、补播改良、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强化草地生产能力检测和动态分析,稳步落实天然草原减畜计划,根本上减少牲畜放牧数量,促进草原生态植被有效恢复。
3.2提升畜产品加工能力
在抓好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的同时,采取招商引资、民间投资、合作入股等形式,广开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渠道,开发以绿色原料为主的保健产品、以牛羊胴体精细化分割包装为主的冷鲜和熟制系列产品,有效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畜产品加工销售的系列化、品牌化。
3.3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坚持规模发展、适度集中的原则,不断完善养殖棚舍、饮水供电、饲草料储备、牧草加工机械等基本设施,打造一批示范带动效应显著的养殖场(小区),走以细毛羊产业为重点的舍饲精养之路,有效壮大舍饲半舍饲养殖规模,积极推广科学补饲、多胎繁殖、四季均衡出栏技术,推进传统放牧生产方式向现代设施发展方式转变。
3.4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创新新常态下的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面向农村的电商网购业务,拓展特色优势畜产品销售平台,建立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开展网上展示和网上洽谈,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需对接。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结合,拓宽销售渠道,畅通各种形式的对接直销,促进绿色、有机畜产品销售。
3.5切实发挥品牌效应
大力叫响甘肃高山细毛羊品牌,在政策上配套,在项目上支持,在产业上引导,在方式上转变,坚定不移做精做强细毛羊产业。鼓励经济组织使用“赛美努”、“九排松”甘肃省著名商标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和肃南牦牛地理标志。巩固无公害畜产品和牛羊肉绿色食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成果,引导和支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品牌创建,统一印制商标、统一产品包装,以品牌效应带动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树立“绿色”和“有机”品牌形象,实现品牌促收、品牌增效的目标,为全县发展绿色畜牧业提供坚强后盾。
袁毓锋(1970—),男,甘肃甘州人,本科学历,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