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疗效

2016-01-30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开原112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心理护理

徐 星(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疗效

徐 星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 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在知情自愿基础上,按照其临床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SAS)评分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焦虑(SAS)评分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抑郁(SDS)评分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抑郁(SDS)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梗死;焦虑;抑郁;效果

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的致病原因是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而致病。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合并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1]。患者一旦产生不良心理情绪,不仅会加重自身的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会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积极应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需重视的重要内容。笔者就对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并经脑部CT或者MRI检查得到证实。将入组患者在知情自愿基础上,按照其临床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46~6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6.2± 8.4)岁。对照组50例患者,男3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47~6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7.4±8.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不良情绪护理: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病痛本身的折磨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担心,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医药费用的担心。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及性能沟通,了解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原因,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2]。②角色转化护理:脑梗死患者一般发病较急,患者在短时间内突然由健康人变成了疾病患者。因此,患者往往在一时之间很难接受这样的角色转化,就会出现多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的为其提供帮助,积极的与其进行沟通,告知患者这只是暂时的,为患者介绍我院目前的医疗设施和治疗条件等,告知患者只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是会恢复到生病以前的状态,让患者对治疗疾病树立信心,使其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3]。③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护理人员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告知家属他们的支持与理解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鼓励患者家属从生活、精神和经济上支持患者,并且多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绪,给与患者更多的关心爱护。使患者从中感受到安全感与生活的希望,建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4]。

1.3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用t检验,计数用卡方检验,其中以P <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S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SAS)评分分别为(58.53±9.03)分和(59.31±8.94)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焦虑(SAS)评分分别为(59.31 ±8.94)分和(60.13±9.0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抑郁(SDS)评分分别为(55.63±10.46)分和(55.37±11.24)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抑郁(SDS)评分分别为(40.11 ±11.53)分和(54.63±12.1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表明,对于脑梗死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其获得良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沈利平,徐桂红,钟月桂,等.脑梗死患者抑郁状况相关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2006(10) :12-29.

[2] 郑英华,冯鹛雄,郑纯.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 3) :538-539.

[3] 胡芝华.脑梗死急性期实施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0(1):23-24.

[4] 杨月明.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1) :55-56.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17-01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心理护理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