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2016-01-30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

李 勇(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南阳 473000)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李 勇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入选的手术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同麻醉前给药,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诱导,并恒速给予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给予7%七氟醚诱导,而后吸入3%~5%七氟醚。观察组患儿在手术结束前的10 min停止吸入,并给予芬太尼(剂量为2 µg/kg)静注。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情况。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速度情况,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应用小儿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术后苏醒快,应用安全,值得借鉴。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小儿手术

七氟醚是无色透明无刺激性液体。七氟醚在4%浓度下采用面罩吸入诱导可使患者在2 min内意识消失。七氟醚对心率影响较小,对气道刺激性较小,能够松弛气道的平滑肌。芬太尼是阿片类镇痛药物,同时有一定的镇静作用[1-2]。本文选择在我院实施手术患儿,观察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此类手术患儿中的麻醉效果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的手术患儿共80例,上述患儿均实施择期手术,为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病例,上述患儿ASAⅠ级。排除不同意参与本实验研究的患儿或其家属不同意参与本实验的。所选的80例患儿在随机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为21例和19例;患儿年龄最小和最大分别为5岁和14岁[平均年龄为(9.1±3.1)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为20例和20例;患儿年龄最小和最大分别为5.4岁和13.8岁[平均年龄为(9.4±2.9)岁]。两组患儿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在术前30 min应用阿托品(剂量为0.1 mg/kg)肌内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剂量为1~2 mg/kg)实施麻醉诱导,而后给予维库溴铵(剂量为0.1 mg/kg)静注、芬太尼(2~4 µg/kg)静注,待到肌肉松弛后行气管插管,控制患儿呼吸。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麻醉诱导前首先给氧去氮3 min,使氧饱和度超过98%。应用循环回路诱导,使呼吸回路中充满7%的七氟醚气体,氧流量设为4 L/min。控制患儿呼吸,给予纯氧吸入。对照组患儿中恒速给予丙泊酚每小时4~6 mg/kg、芬太尼(6~10 µg/kg)分次推注,实施麻醉维持。观察组吸入3%~5%七氟醚,吸入过程中根据患儿生命体征对吸入的浓度进行调整。观察组患儿在手术结束前的10 min停止吸入,并给予芬太尼(剂量为2 µg/kg)静注。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停止对丙泊酚的输注。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情况,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速度情况,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率和均数比较分别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速度比较:观察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为(55± 10)s;对照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为(47±8)s;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为(174±22)s;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为(135±18)s。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为(13.4±2.1)min;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为(20.1±3.5)min;观察组患儿的拔管时间为(14.5 ±2.3)min;对照组患儿的拔管时间为(23.4±3.9)min;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8.8±2.7)min;对照组患儿定向力恢复时间为(28.7 ±2.6)min;观察组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为(35.2±3.3)min;对照组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为(44.6±6.1)min。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七氟醚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具有显著优点,如其对呼吸道产生的刺激作用较小,麻醉诱导快,对肝脏毒性小,应用七氟醚在手术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小。有研究报道,采用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时,七氟醚在麻醉中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患儿没有产生不良刺激[3-4]。研究认为,在气管插管前对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有助于降低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程度,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降低气管插管反应。在七氟醚诱导麻醉前对患者应用芬太尼,患者的意识和痛觉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消失,所以复合七氟醚诱导可以产生协同作用[5-6]。七氟醚麻醉手术结束时,可有苏醒期躁动产生,这种躁动容易在儿童和青少年术后产生,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低。儿童七氟醚麻醉苏醒时较为迅速,苏醒后对周围的环境陌生,同时术后疼痛存在,所以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时儿童或青少年容易产生苏醒期躁动[7-8]。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已经在临床得到证实,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后能够获得较好麻醉效果,且患者的意识消失快,气管插管所需时间短。研究认为,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患者的心率影响更小,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平稳。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七氟醚静吸符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患儿苏醒快,定向力恢复也快,麻醉安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丹丹,杨程,崔苏扬.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血糖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2):1049-1050.

[2] 孙瑛,许文音,胡洁,等.曲马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 (1):73-75.

[3] 张学康,赵为禄,徐琳,等.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647-649.

[4] 张海军,李玉兰,孙绕,等.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11):1367-1372.

[5] 郭弘理,王玲玲.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在肩关节脱位复位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6(3):314-316.

[6] 孙捷豪,韩宁,吴秀英.七氟醚在儿科麻醉维持中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1):988-996.

[7] 马化鑫,周少丽,谢汉镔,等.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1): 103-107.

[8] 周斌,夏中元,薛锐,等.七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麻醉维持中的荟萃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81-84.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183-02

猜你喜欢

七氟醚丙泊酚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麻醉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效果对比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食管癌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七氟醚预处理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与JNK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