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电生理检查在三例可疑心律失常性晕厥患者中的应用
2016-01-30洪志斌问肃生雷晓亭刘培君
洪志斌,问肃生,雷晓亭,刘培君
病例报告
食道电生理检查在三例可疑心律失常性晕厥患者中的应用
洪志斌,问肃生,雷晓亭,刘培君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48岁,因“间断性头晕、心悸1年,加重伴晕厥10天”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晕、心悸,9个月前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伴一过性黑矇,在外院多次行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房性早博、短阵房速、10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并出现晕厥1次。既往于10年前曾因贫血行输血治疗(具体不详),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心率52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再次行动态心电图提示偶见室性早博、频发房性早博、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结性逸搏,超声心动图及颈部血管超声无明显异常,后行食道电生理检查,行S1S1 分级递增刺激,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2100 ms/min,出现结性逸搏、间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为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结性逸搏、阵发性房颤、间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原性晕厥。后行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病情稳定出院。
病例2:女性,64岁,因“发作性晕厥5天”入院。患者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黑矇,晕厥1次,当时摔倒致下颌部挫伤,在我院门诊行心电图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动态心电图提示偶见房性早博、室性早博、心率变异性减低,头颅核磁共振(MRI)提示轻度脑白质稀疏症,脑萎缩,核磁动脉显影(MRA)提示右侧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及双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变细,信号减低,未予以特殊处理。入院前1天晨起锻炼时再次出现晕厥1次,数分钟后意识自行恢复,再至我院,门诊行食道电生理检查S1S1分级递增刺激时诱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遂以心原性晕厥收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余,血压最高150/100 mmHg(1 mmHg=0.133 kPa),间断服用尼群地平20 mg/次,美托洛尔12.5 mg/次,血压控制情况不详。入院查体:血压140/80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9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诊断为心律失常、间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原性晕厥。住院后行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病情稳定出院。
病例3,男性,61岁,因“间歇性头晕伴黑矇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头晕,偶有一过性黑矇,无头痛、恶心,无胸痛、胸闷等症状。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心脏彩超、颈部血管超声、头颅MRI及MRA无明显异常,2次行动态心电图提示偶发房性早博,心率变异性减低,后行食道电生理检查,在行S1S1分级递增刺激至150次/min时出现结性逸搏,窦房结恢复时间2 400 ms。诊断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后行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病情稳定出院。
2 讨论
食道电生理检查是电生理检查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测定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在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以上三例患者临床怀疑心律失常性晕厥可能,行食道电生理检查诱发窦性停搏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明确了晕厥的病因,及时行起搏器植入术。虽然电生理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但对于可疑心动过缓、束支阻滞或心动过速的患者,电生理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食道电生理检查较心内电生理检查,安全无创,临床应用广泛,不失为一种及时、简单的有效诊断方法。
(编辑:许菁)
(2015-10-26)
741000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二科
洪志斌 副主任医师 硕士 主要从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治 Email:hongzbin@163.com 通讯作者:洪志斌
R54
A
1000-3614(2016)07-06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