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2016-01-30姜洪霞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姜洪霞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第二中医院,110016)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轻度糖代谢异常。糖尿病作为一种高血糖的代谢类疾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升高将出现多种慢性功能障碍[1]。本文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7~67岁,平均(55.9±6.5)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2.1±2.12)mmol/L。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8~68岁,平均(56.7±6.4)岁;所有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平均为(11.9±2.54)mmol/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血糖平均值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第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滋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病情恢复的不利性,并引导患者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耐心听取患者的诉求,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第二,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服用降糖类药物,并掌握降糖的处理方法。进行定期的血糖复查及心脏功能检查。第三,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饮食、运动计划,并督促患者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避免生活习惯不规律和过度疲劳。
结果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且血糖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患者心脏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心衰现象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部分症状消失,血糖的控制情况较好,患者的心脏功能有所改善,心衰现象得到部分控制。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了恶化的情况[2]。
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中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0.4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经过护理患者满意度比较: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30例,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3例,满意12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9.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显示,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对患者常规的饮食、运动和卫生等方面进行护理的同时又增加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和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护理方式,可帮助患者将血糖值控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在降糖药的服用上指导患者维持正常的用药剂量。同时,通过服用利尿剂等可帮助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此外,保持舒畅的心情和正确的生活习惯对患者心脏功能以及心衰现象的控制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研究和报道的结果类似,由此可见,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干预护理,可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文红,栗明,袁桂莉,等.综合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1,33(5):694-695.
[2]杨霞.1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1056.
(收稿日期201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