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治疗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36例

2016-01-30赵利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3期
关键词:面肌迟发性面神经



电针治疗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36例

赵利军

(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 030012)

面肌痉挛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好发于中老年人,本病发生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病程进展缓慢,最早累及眼轮匝肌,以下眼睑跳动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抽搐的程度增加,频率加快,本病很少自愈。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十一。目前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原因多为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造成面神经脱髓鞘改变,进而引起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现在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血管减压术(MVD),通过将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责任血管推离,解除对面神经根部的压迫达到治愈的目的。该手术临床效果肯定,但是术后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同侧面瘫,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眉、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面瘫出现的时间分两种情况,一种为术后立即出现,另一种为术后3 d以后出现。后一种情况临床称之为迟发性面瘫。虽然目前对微血管减压术的“迟发性”并无一个准确的界定,但结合国内外的报道多集中在术后3 d~2周[1]。本文就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病因、治疗、预后等加以讨论。

一般资料

收集2009—2014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390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285例;年龄17~65岁,平均54.7岁;病程0.5~10年,平均7.5年。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部CT和(或)MRI检查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390名患者术后有36例出现迟发性面瘫,发病率为9.2%。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5例;平均51.8岁(30~66岁);发病时间为术后5~14 d(平均8.7 d)。左侧面瘫12例,右侧24例。所有患者自发现面瘫后均给予电针治疗。

治疗方法

电针组:取百会、水沟、夹承浆、双侧风池,患侧攒竹、阳白透鱼腰、太阳、承泣、下关、颧髎、地仓,双侧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采用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0.35 mm×40 mm华佗牌无菌针灸针,针刺得气后,取患侧攒竹和太阳,地仓和颧髎,接通SDZ-11型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以患者面肌可见收缩、牵拉为佳。持续15 min,再留针15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口角、额纹基本对称,皱眉与闭眼基本正常,鼓腮吹风时不漏气,食物不滞留;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口角歪斜明显好转,额纹较前加深,眼裂闭合明显加大,鼓腮吹风时漏气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36例患者中治愈28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

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术后迟发性面瘫(DFP)者并不少见。本组病例随访中DFP发生率在所有并发症中仅排在听力障碍之后,位列第二,远高于长期眩晕、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应充分重视。有资料表明MVD术后发生DFP的发病率为2.8%~7.5%,面瘫症状均较重,发生时间为术后7~16 d,平均12 d[1,2]。本组390例MVD术后DFP发病率为9.2%,发病时间术后5~14 d(平均8.7 d),报告结果与文献相仿[1]。

目前关于MVD术后发生DFP的原因仍然不十分明确,结合既往的文献报道和笔者的临床观察,认为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相关:①手术骚扰造成迟发性面神经水肿;②垫棉异物反应引起的迟发性面神经水肿;③局部血管痉挛引起面神经微循环障碍;④病毒感染,如曾有学者在部分DFP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发现HSV IgM抗体阳性。针对以上因素,笔者认为,降低术后DFP的发生率及缩短其病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术中尽量减少对面神经根部的直接机械性骚扰;②在确保解除责任血管对面神经根部压迫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垫棉的体积和数量,同时垫棉应置于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避免直接与面神经根部接触;③术中及时处理局部可能出现的血管痉挛,术后应用防治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④术后积极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注意生活护理,避免感冒。

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因机体正气亏虚,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气血痹阻经络,筋脉失养,或因素体气血不足,不能荣华于面,致肌肉纵缓不收而见口眼歪斜诸症。其形成以虚、风、痰、瘀为基本病理基础,正气虚为病之本,风、痰、瘀为病之标。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治痿独取阳明”,取阳明经局部穴位如承泣、颊车透地仓、下关及循经远道取合谷、足三里为针灸处方主穴,起到调整人体气血,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结合局部取阳白透鱼腰改善眼、额部症状;水沟、夹承浆改善口唇部症状;头部取百会、四神聪、风池疏风通络,调节诸阳经经气;取胃经表里经脾经穴三阴交健脾益气,化湿祛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以经络学说来讲,针刺既可调解面部局部经气血脉,又可调节经脉气血,使之充和条达,经筋得养,面瘫自复。

针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病理变化为血管受压、小静脉充血、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早期对面神经施行抗炎、消水肿,防止神经变性,及时修复神经损伤是治疗的关键。不少医者在急性期主张禁用电针。认为急性期采用电针灸治疗可能会加重血管痉挛,加重面神经的水肿和变性,加重面肌缺血,影响预后,并增加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概率。笔者此项观察显示周围性面瘫采用电针治疗及单纯针刺治疗均有显著效果。电针能大大加速面神经传导恢复和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综合上述结果显示,早期电针治疗并不会加重血管受压、水肿、变性程度,从而使疾病难以恢复或增加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相反,电针能够及时有效控制病变初期面神经水肿和炎性变的发展,防止神经损伤的进一步加重,因此阻断了疾病发展的进程,并在早期即进行受损神经的修复,从而加速了面神经传导恢复和功能恢复,大大缩短了疗程,使患者尽早痊愈。

参考文献

[1]Lovely TJ, Getch CC, Jannetta PJ. Delayed facial weakness afte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f cranial nerve VⅡ[J].J Surg Neurol,1998,50:449-452.

[2]Kuroki A,Itagalci S,Nagai O.Delayed facial palsy afte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hemifacial spasm[J].Facial Nerve Res,1991,11(8):147-150.

(收稿日期2015-07-06)

猜你喜欢

面肌迟发性面神经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