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6-01-30李生明沈阳市皇姑区北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1期
关键词:阑尾感染率阑尾炎

李生明(沈阳市皇姑区北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李生明
(沈阳市皇姑区北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 探究阑尾炎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针对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住在我院普通外科被确诊为阑尾炎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术中保护患者切口、术后强化对切口的护理等处理,分析处理后切口的感染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与与阑尾炎切口选择、病程、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及病理类型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程、手术时间越长,炎性较重的阑尾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越高,处理好围手术期,术中做好切口的防护减低发生伤口感染率。

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相关因素

阑尾炎是病因复杂的炎性病变,是外科的常见疾病,多见于青年,且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的方法,切口感染是阑尾炎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减低伤口感染率以及提高切口一期愈合率是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一直关心和研究的焦点[1]。观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研究对象中,男性148例,女性52例,病程在24 h内发生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30例,超过24 h的患者70例,研究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指标:依据切口的愈合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切口愈合好,没有不良反应;乙级:伤口愈合处存在红肿、血肿、积液等炎性反应,但尚未化脓;丙级:切口处化脓且需要切开切口做引流等进一步处理[2]。

1.3治疗方法

1.3.1术前:术前半小时对全部患者进行静脉全身预防性头孢菌素2 g、甲硝锉等抗生素治疗,完善术前的准备,尽快安排手术。

1.3.2术中[3]:依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切口的选择,对诊断明确的患者选择麦氏切口,术中需要对右侧中下腹位置经腹直肌切口进行探查。常规切口沿皮肤表层切至腹膜层,切开小口后,用吸引器吸尽腹腔内的脓液,避免脓液对伤口的污染。切开腹膜后用无菌干纱布、钳子对腹膜进行固定,找准阑尾的位置再用纱布绕阑尾一圈,更好的保护切口。

穿孔性阑尾炎出现,腹内存在较多脓液且在残端处存在显著水肿,可以对腹腔进行冲洗,在盆腔或是右髂窝留置硅胶导管引流,在距离切口3~4 cm处戳口引出引流液。术后依据引流的状况选择拔管时间。

关腹时,要更换清洁的器械,更换清洁手套,并使用大量的无菌生理盐水(超过1000 mL)或者是选择浓度为0.2%的甲硝锉进行切口的冲洗,最大程度的减低伤口感染的发生。

1.3.3术后:术后对于单纯性的阑尾炎患者应用1~2 d广谱抗生素,化脓、坏疽、穿孔合并腹膜炎患者应用3~5 d的广谱抗生素。术后1~2 d为伤口换药,若是伤口出现红肿,可以应用利多卡因、庆大霉素联合使用,进行肌内注射封闭治疗,并配合切口处的微波照射,促进伤口早日愈合,对于体质弱、年龄较大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4]。

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若是P>0.05,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是P<0.05,则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全部200例研究对象中,切口感染率为5.00%(10/200);病程在24内感染率1.54%(2/130);病程超过24h感染率15.71%(11/70);手术时间在1 h内感染率1.67%(2/120),手术时间超过1 h感染率8.75%(7/80);选择斜切口感染率1.88%(3/160)。选择探查切口感染率27.50%(11/40);留置引流管感染率28.00%(14/50);未留置引流管感染率1.33%(2/150);病检单纯感染率0.00%(0/20),化脓感染率3.33%(4/120),穿孔感染率18.75%(15/80)。阑尾炎切口感染同病程、手术时间、切口选择、是否留置引流管及病理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以急性阑尾常见,临床最确切且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是阑尾切除术,但术后伤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对全部研究对象伤口感染的分析,初步掌握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同病程、切口选择、手术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及病理因素相关,明确相关因素,才能更好的对切口进行强化性的防护,减低切口感染发生率[4-7]。

综上所述,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术中伤口防护及术后切口感染管理的相关措施,避免相关因素诱发切口感染率的上升。

[1] 叶大强.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5,29(15):90-92.

[2] 卓依洪.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5):34-36.

[3] 尹土生.引起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医药指南,2009,7(10):12-15.

[4] 孔俊.如何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J].亚太传统医药,2009,10 (9):7-9.

[5] 张永伟.聚维酮碘冲洗对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干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6):99.

[6] 车政达.高渗盐水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145.

[7] 谷俊山.术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46-47.

1671-8194(2016)21-0048-01

R656.8

B

猜你喜欢

阑尾感染率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