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蜜利器—蜜梳
2016-01-30秦裕本
秦裕本
(江苏南通市青年东路39号西楼102室,226007)
割蜜利器—蜜梳
秦裕本
(江苏南通市青年东路39号西楼102室,226007)
过去的割蜜操作基本上都是采用割蜜刀将蜂房的一小部分房壁和蜡盖一起削掉,这对蜂房损伤很大,增加了恢复蜂巢的难度和工作量,也增加了蜂蜜的消耗。其实蜂房中所储存的蜂蜜是流体,只要将房盖划破摇蜜时蜂蜜就会全部流出,并不定要将房盖削掉,造成蜂蜡多余的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发明了一种蜜梳现将蜜梳的工作原理构造和使用效果介绍如下:
1.蜜梳的设计原理
工蜂每分泌1 kg蜂蜡就需消耗3.5 kg蜂蜜,能够减少蜂蜡消耗的措施,也是增产节约蜂蜜的措施,用蜜梳划开房盖对蜂房破坏极小,有利于蜂蜜增产。
中蜂蜂房小于意蜂蜂房,蜂房两壁间距为4.8 mm,要想在划开蜂房时保证每个蜂房都能被划破,小刀片的间距必须小于4.8 mm,笔者选用4.0 mm间距,以保证划割时每个蜂房都能有1~2个裂隙,摇蜜时蜂蜜能全部流出。
蜜梳的长度为10.4 cm,是根据我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意蜂标准巢框高度近20 cm而定,以保证来回一次就可将巢脾一面的储蜜蜂房基本划到。长度10.4 cm蜜梳划切比较容易,用力较小便于操作。
为了减轻对蜂巢的破坏和减少操作阻力,蜜梳的小刀片当然是越薄越好。但越薄强度就越小,蜜梳的梳齿就易变形损坏。笔者考虑到两方面因素,曾用厚度0.1~0.6 mm的不锈钢薄板实验,以厚度0.4 mm,质地较硬的不锈钢薄板为好。
2.蜜梳的构造
蜜梳由长10.4 cm,宽6 cm,厚0.4 mm的不锈钢薄板制成。梳齿由长20 mm,宽4 mm的锥尖形小刀片构成。小刀片间距4 mm垂直于梳平面,共26片。
3.蜜梳的使用
割蜜时将蜜梳成锐角地压入蜜脾2~3 mm深。顺手从巢脾一边向下拖行,到底再反转成锐角在蜜脾的另一边向上拖行,对蜜脾不平的低洼处或划入深度不够的地方再行补充点划。划蜜过程中蜡渣有时会堵住刀片间隙,影响后续操作,这时可将梳齿在巢框的框梁上擦去蜡渣继续工作。操作时偶有个别小刀片触及硬物变形,使用后应及时调整复位。
4.蜜梳使用的初步效果
中蜂的巢脾基本上是子脾和蜜脾同在一个巢脾上,割蜜时只需将蜜脾划开,加上巢脾表面高低不平,这给割蜜带来很多麻烦。割蜜的速度很慢,割一个巢脾两面需6分钟,而用蜜梳划蜜仅需50秒,速度加快,效率很高。用割蜜刀割蜜对蜂巢破坏很大,损失蜂蜡很多。每割一个Q—77型框巢脾可平均收蜜1.33 kg,就会产生50 g蜡渣(吊滤24小时后的平均重量),而用蜜梳划蜜每个巢脾的平均蜡渣重为17.8 g(吊滤24小时)。也就是说割蜜刀割蜜产生的蜡渣比用蜜梳划蜜产生的蜡渣增加了近两倍的重量,工蜂还需要两倍的时间,体力和蜂蜜消耗才能修复蜂巢,对蜂群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蜜梳划蜜蜂蜜中混有的蜡屑很少较细碎,粗蜜很容易过滤。一次摇取15 kg粗蜜,只需用20分钟就可以将蜜基本过滤出,而不是像用割蜜刀割蜜,粗蜜过滤得花几个小时。
5.与国外发明在我国生产销售蜜叉的差别
笔者发明了蜜梳后,请教了国内蜂业有关专家,发现国内已有厂家生产销售两种基本相似的蜜叉,有人亦称蜜铲。
笔者购回两只进行对比研究,以免发生技术上的重复。蜜叉是采用平行成排的针状叉齿,针是用直径1.6 mm的不锈钢丝制成,针尖都有5 mm长的针锥,操作时是靠针尖压入巢脾拖行划开房盖。但是蜜脾的表面通常并不平整,且有一定的高度变化。因此要把所有的蜜脾房盖都划破,针尖必须压入3~4 mm或更深的深度。这时针锥与蜂房房盖的接触部位的直径已经增加到0.96~1.28 mm甚至更多,划蜜的阻力也将增加几倍。
为了增加划开房盖的力量,蜜叉还设计了长13 cm的手柄,以杠杆加力才能将7 cm宽的叉齿深入巢房划开房盖,同时也大量破坏了房壁,损失的蜂蜡也很多。而蜜梳的梳齿是用0.4 mm厚的刀片切入拖行划割,随着刀片深入巢房,梳齿与巢蜜房盖,房壁的接触面积变化较少,切割阻力增加很小,蜜梳操作不用手柄也可用10.4 cm宽的梳齿刀片将蜡盖划开,操作较为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