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不懂初中语文的“标准答案”

2016-01-29王蒙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6年1期
关键词:标准答案宝贵杨树

如果说《斜塔上的实验》通过描述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的话,那么本文则侧重通过钱学森爱国的具体行动以及美国当局态度的侧面烘托,展现了中国科学家高度的民族使命感和为祖国奉献一切的伟大精神。

[读有所思]

比起钱学森惊人的科学领域的成就,作者更欣赏的是他的什么精神?

(汪长娥/设计)

每年夏天,高考都是最热的话题之一。教育体制和选拔机制我了解得太浅,不能随便评论。但我那些孙子辈的人,有的还在上中学,看到他们从早到晚地做功课,实在是苦不堪言,让我很是感慨。

我的孙子还比较小的时候,语文常常不及格。我就奇怪,你语文怎么会不及格呢?我给你讲讲。他说你讲不了,你根本就不懂。我连初中的语文都根本不懂?后来我一看,我真不懂。

第一个选择题是这样的,原句是:在我的窗外长着一棵杨树。下边写着几个选择:有一棵杨树长在我的窗外;隔窗望去有一棵杨树;我看到窗外有一棵杨树。这几个里头你挑一个最符合原意的句子。

我一看几个都符合。我的水平太低了。

第二个选择题: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下面又是几个句子:A: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B:生命对于人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它只有一次。C: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它非常宝贵。

我看完这几个,又都觉得对,可在孙子面前又不甘心败下阵来,于是就发挥自己的最大智慧,挑选了一个。孙子一查答案:错,零分。

由此,我联想到高考作文,如果这个孩子是中等水平,千万别想什么出奇制胜,让他四平八稳地写就行了,起码能得个及格。可是这个孩子如果智商特别高,突然来一个绝的、怪的,按老师这种答题思路,恐怕“风险”就太大了。

语言是灵活的,很多时候并没有“标准答案”,中小学的汉语教育搞成这样,令人费解。究竟应该怎么教孩子学好母语,我不是教育学专家,不好乱讲,但祖先留给我们的汉语这么美,实在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怎么传给子孙,而不是一门心思研究让孩子们摸不着头脑的“标准答案”。

前一段网上宣传,说王蒙提出来要进行汉语保卫战,因为现在英语学得太多了。这纯粹是胡言乱语,我是谈到过这些问题,但我没有提过“保卫战”。其次,我也不认为学英语是汉语水平降低的原因。

如果说学英语学得好,你可能没有辜鸿铭学得好,没有林语堂学得好,没有钱钟书学得好,但他们的中文都比英文更好。

而且,我宁可相信学好母语是学好外语的基础,学好外语是学好母语的参照。所以,如果你的汉语水平屡屡出现问题,那就是因为你汉语太差,而绝不是因为你的英语太好。你不能以学好英语为借口不好好学汉语,也不能以学好汉语为借口不好好学英语。如今社会上很多地方,包括一些媒体的语文水平太差,恐怕,一来和从小接受的“标准答案”式的汉语教育有关,二来也和这种爱找借口的思维有关。

(选自2007年第11期《小作家选刊》,本刊有改动)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我”常常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认识,提出了相反的观点,独辟蹊径,极富思辨色彩。而王蒙则基于现实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孩子的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质疑甚至批判。

猜你喜欢

标准答案宝贵杨树
第二章 宝贵的地下水
李耀进: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用心用情
时间宝贵 等
跟踪导练(五)
丢失了标准答案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标准答案的反思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