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分析与改善路径

2016-01-29广州工商学院马超平

中国商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

广州工商学院 马超平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分析与改善路径

广州工商学院 马超平

摘 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目前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进而分析了经济结构性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经济增长 结构性问题 改善经济

良好的经济结构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需要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出目前我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而分析了这些结构性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主要策略。

1 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参考文献,认为目前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其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消费和投资比例的失衡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在30%左右。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却仅有10%左右,这说明我国的消费和投资比例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当我国的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人均收入在进一步地上升,人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资产来进行消费。然而,市场调查显示,我国的大部分人利用手中的资产来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而消费品的购买能力却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二,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存在一段消费水平比投资水平高的时期,但当时是由于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从总体来讲,我国的经济消费和投资比例严重失衡。

1.2 三次产业的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次产业的结构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通过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查后得知,目前我国的第一产业占据的GDP比重为15%,而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了50%,虽然我国一直在提倡发展第三产业,但是第三产业占据GDP的比重为30%左右。第二,第三产业不仅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的比例较少,而且其发展速度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占据比重较大的第二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也是我国政策扶植的重点,所以其增长速度也比较快;虽然我国对第三产业也进行了大力扶植,但是其发展速度仍然落后于第二产业。

1.3 投资需求结构失衡

当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开始提高,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外,人们还有剩余的资金用来投资。但是,我国经济的投资需求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人喜欢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而且喜欢对同一类固定资产进行重复性的投资,从而造成了固定资产进行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与其他加工工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例严重失衡。第二,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的比例严重失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有经济由于受到国家政策扶植和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因,其增长速度比较快。然而,我国的非国有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比较缓慢。第三,部分行业由于进行了重复性建设,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然而很多行业仍然处于建设不足的状态。

1.4 消费需求结构失衡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还表现在消费需要结构失衡,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城乡居民的消费比例失衡,城镇居民的收入比较高,因此消费水平也比较高;相反,农村居民的收入比较低,其消费水平也比较低。第二,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比较高,但是其生产供给结构存在不足,从而导致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比较慢;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生产供给则比较多,常常出现生产过剩的情况。

2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世纪末,亚洲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开始推行比较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倾向于引导人们进行投资,所以我国的投资一直是促进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我国的消费水平相对来讲则进一步降低。因此,消费与投资比例的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国内的消费需要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会导致很多企业的生产过剩,而企业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生产,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二,虽然目前我国国内的投资一直在增长,但是当我国的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时,其投资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支持,最后也会开始下降,最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2.2 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制约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应该进行协调发展。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经济增长非常缓慢,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由此可以推断我国的服务行业和第三产业应该是增长比较快的,但由于我国的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从而导致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进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据的比重比较低,而第二产业占据的比重比较高,但是第二产业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属于消耗性的产业;而第三产业占据比重比较低,使得第二产业对我国资源的消耗比例比较重,从而导致我国需要大量的资源进行第二产业的生产。第三,由于,第三产业占据的比重比较低,无法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增长,最终导致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2.3 需求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通过调查和研究得知,目前我国的需求结构存在失衡的现象,这一现象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我国投资过度使得第二产业的增长飞快,因此我国的加工工业和基础工业产生了重要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第二,需求结构的失衡,加上我国经济增长过快,使得在一段时间内生产过剩的现象更为严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3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改善的重要途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表明,目前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还非常严重,并且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经济结构,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3.1 控制投资,促进消费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控制投资,同时需要更好地促进消费,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一些投资项目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例如:对于某些投资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进而对投资过热的现象进行一定的控制,能够有效地遏制投资过度扩张的现象。第二,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例如:对一些消费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得人们更加倾向于消费,从而能够使得投资速度进一步放缓。第三,通过一些宏观的调控政策,对投资进行调整,使其产生一定的回落现象;这时,更好地促进消费比例的增加,能够使投资和消费比例更加合理。

3.2 优化第二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采取一定的策略,对经济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例如,开始改变我国第二产业粗放型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的经济和第二产业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而且提高单位第二产业的产值。第二,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行业为主,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大力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二产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而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服务,所以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能够进一步解决我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

3.3 加强地方政府的建设,改革投资体制

过去对于一些基础性建设,都是通过国家拨款,地方政府负责监督建设,因此很容易造成一些重复性的投资,最终会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和产品过剩等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善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地方政府的建设,为了更好地使地方政府能够按需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使得地方政府对其建设的项目自负盈亏,这样地方政府才能够真正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同时能够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地行使监督职能。第二,过去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赢得GDP的增长业绩,从而采取一些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但是这些措施中很多都是以牺牲环境或者是其他社会效益为代价的,所以必须要促进投资体制的改革。使地方政府不仅仅要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同时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提高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为了更好地改变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失衡的现象,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产业,对于我国的第二产业来讲,由于其生产能力已经接近饱和状态,因此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所以,需要依靠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从而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进而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我国的第三产业主要是以服务行业为主,而服务行业对于服务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入,需要对农民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其能够符合第三产业服务人员的要求,进而才能够更好地在第三产业岗位上工作。

3.5 加快高新科技的发展,解决供求的矛盾

为了更好地解决供求的相关矛盾,必须要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提高对于企业的生产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需要高新科技的不断支持,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改善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所以必须要促进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国家应该通过一定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断鼓励高新科技的发展,同时对高新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从而不断地引导高新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第二,鼓励企业更好地利用高新科技,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有更多的需求,进而能够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使得我国的经济能够在稳定健康的状态下不断地发展。

4 结语

通过调查和研究得知,目前我国仍然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然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和服务行业都比较落后。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改善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改善的相关策略。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其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地健康发展,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11).

[2]卫兴华,闫盼.2014年理论经济学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和争鸣[J].经济学动态,2015(04).

[3]魏杰.对目前稳增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的认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01).

[4]任保平,宋文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稳增长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4(03).

[5]张锦冬.新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与政策选择——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2013)会议综述[J].经济纵横,2013(09).

作者简介:马超平(1981-),男,汉族,广东梅州人,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工商学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师,主要从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产业技术经济与政策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2(a)-170-04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