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1-29邓琳琳
邓琳琳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邓琳琳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行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3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系意义,χ2=0.016,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肺癌全肺切除术能降低患者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肺癌全肺切除术;并发症;应用效果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近几年来,由于吸烟的人数越来越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肺癌的发病率也显著升高。全肺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中心性肺癌以及毁损肺等疾病,对人体的损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良好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本研究通过选取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应用效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行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5.8±6.4)岁,其中大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2例,腺癌18例,鳞癌6例,鳞腺癌3例,其他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9.2±7.5)岁,其中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1例,腺癌20例,鳞癌5例,鳞腺癌5例,其他1例,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病理检查、CT和MRI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确诊肺癌,并行全肺切除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临床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有无痰液堵塞,叮嘱患者按时用药等;观察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首先医护人员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判断,认为患者发生肺癌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缺乏对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在手术后容易出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和其他并发症等,根据我们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医护人员针对相应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肺癌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该病有充分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引导患者行心肺功能锻炼做好心肺功能的检查,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防止肺泡萎缩。②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患者的肺组织被切除后,患者容易出现低氧症和心肌应激性增高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术后可以予以患者面罩吸氧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和心电图变化,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予以镇静剂和强心剂治疗。③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肺炎、呼吸功能衰竭等呼吸系统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要时刻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监测,保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同时予以适当抗生素和钾离子,防止发生肺水肿。④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膳食计划,予以患者高维生素、容易吸收的食物,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⑤其他护理:在护理中,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功能不全等其他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进行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以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35%,其中包括2例肺部感染,6例心力衰竭,2例心率失常,1例呼吸衰竭。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82%,其中包括2例心率失常和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有关文献报道显示,肺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其他各恶性肿瘤的首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3]。全肺切除手术具有损伤大、并发症高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的特点,合理的护理方案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运用护理程序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判断,依据医学原理,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综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4]。本次研究中,医护人员从患者的生活习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予以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护理、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其他护理,并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全肺切除手术护理中需要注意的是[5]:①在手术前叮嘱患者戒烟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增加肺活量的运动,调节患者的心理直到达到最佳的手术状态。②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各项监测和护理工作。③手术后做好患者的疼痛和引流管的护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肺癌行全肺切除后,肺部的呼吸功能会受到极大的破坏,使患者气道色纤毛摆动慢,肺活量降低,肺容积减少,导致患者气道纤毛清除能力下降,因此,在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针对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做好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饮食等方面实施有效、具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3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5。因此可见,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合上述观点,综合性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肺癌全肺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患者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楠,张国莉,郑守华.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115-116.
[2] 廖永红,陈汉霞,蒋春瑜.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6(4):144-145.
[3] 任从蓉.护理干预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25(18):79-80.
[4] 郑运凤.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14(16):34-35.
[5] 宫有皓.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医药前沿,2013,(19):178-179.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7-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