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拉法辛缓释片与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2016-01-29秦静
秦 静
(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秦 静
(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对文拉法辛缓释片和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法分为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患者45例。文拉法辛组使用文拉法辛缓释片进行治疗,阿米替林组使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HAMD评分情况,以及治疗中存在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41例(92%),有效率为44例(98%);阿米替林组的显效率为34例(76%),有效率为43例(95.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A评分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值均得到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两种药物均有效果。治疗后2周,文拉法辛组患者评分值较阿米替林组减分更加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显效时间较阿米替林更快。同时,文拉法辛组治疗不良反应更小。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发挥更快,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较小,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使用。
文拉法辛缓释片;阿米替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
难治性抑郁症,是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形式是慢性抑郁症、妄想型抑郁症、快速循环型抑郁和性格型抑郁症[1]。难治性抑郁症相较于一般性抑郁症,治疗难度更大,且对于患者造成的生活影响和身心伤害是巨大的。其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药物治疗,使得患者的神经分泌恢复正常,降低HPA轴活性[2]。文拉法辛和阿米替林是治疗药物中的常用药,我院为了研究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特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法分为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已确诊患有难治性抑郁症,有过多次轻生行为。所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6.3±14.4)岁。其中,文拉法辛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4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年龄(37.7±13.6)岁,病程(15.4±13.4)个月,入组时HAMD评分为(29.54±5.52)分;阿米替林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9例,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6.1±11.54)岁,病程(15.2±12.7)个月,入组时HAMD评分为(29.56±3.64)分。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入组前即停止使用其他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安眠药等。且每2周进行一次药物清洗。两组患者当中,文拉法辛组使用文拉法辛缓释片,起始剂量为75 mg/d,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调整。逐渐加大治疗量,最大剂量为250 mg/d;阿米替林组患者使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也为75 mg/d,最大剂量为350 mg/d,并根据患者治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了解患者的HAMD评分情况,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作情况。
1.3判定标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3]。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进行疗效评定,并全程观察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疗效比较: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41例(92%),有效率为44例(98%),阿米替林组的显效率为34例(76%),有效率为43例(95.5%),文拉法辛组较阿米替林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优。
2.2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A评分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值均得到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两种药物均有效果。治疗后2周,文拉法辛组患者评分值较阿米替林组减分更加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显效时间较阿米替林更快。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当中,通过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可发现,文拉法辛组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时的有效率与阿米替林组并无明显区别,但文拉法辛组在治疗后2周的HAMD评分下降情况明显优于阿米替林组,HAMD评分分别为(17.53±2.96)和(20.67±4.74),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这就表示文拉法辛缓释片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上药效发挥速度更快,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且在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上疗效更好。同时,文拉法辛组在治疗后4周和8周时的HAMD评分分别为(9.84±3.57)和(5.64±2.74),阿米替林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12.74±3.15)和(6.84±4.02)。同时,从两组患者在治疗时的不良反应情况来看,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更少。
综上所述,阿米替林虽然也能够实现抗抑郁的作用,但其药效起效较慢,且患者使用后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治疗效果较艾拉法辛缓释片也较差。艾拉法辛缓释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使得患者的精神状态更加良好。同时,其抗抑郁和抗焦虑的效果良好,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1]徐晓筑,周小玲.文拉法辛缓释片对不同诊断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121-123.
[2]李采涓,邱家学.国内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的Meta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50-52.
[3]王秋菊,任志林,王勇.文拉法辛(博乐欣)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27-29.
R749.4+1
B
1671-8194(2016)26-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