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6-01-29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山西大同03700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9期
关键词:抽液双孔鼓室

张 麟(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山西 大同 037009)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张 麟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山西 大同 037009)

目的 探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6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一组为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组,一组为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组。结果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组患者(96.43%和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相比(7.14%和10.71%),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可显著提高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

在耳鼻喉科,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为一种常见疾病,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等为其主要特征,又被称之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鼓室积液、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和无菌性中耳炎等,是因患者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中耳出现非化脓性感染疾病,主要出现儿童群体中,中耳闷胀、积液和听力下降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基于儿童不能清楚主诉,一般是在小儿听力受到影响后才被家长发现就诊,因此,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1]。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56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通过听力检查、临床症状和耳镜检查确诊,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闷胀堵塞和听力下降等症状,部分伴有耳鸣和头痛等症状,CT影像检测见积液阴影,耳镜检查鼓膜内陷没有光泽,为不透明颜色改变。同时,将合并慢性鼻炎、严重心肝肾损伤系统疾病,鼻窦炎,鼻腔鼻咽部占位病变,近期有重创手术治疗和非呼吸系统导致的患者排除在外。其中,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0~57岁(33.51 ±4.28)岁;病程15~50 d(32.28±7.69)d;21例为首发患者,7例为复发患者;17例为左耳,11例为右耳;通过纯音阈测试,听力损失14~49 db(31.25±10.24)db,为传导性聋;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11~58岁(34.31±5.11)岁;病程16~51d (33.18±7.01)d;20例为首发患者,8例为复发患者;18例为左耳,10例为右耳;通过纯音阈测试,听力损失15~50 db(32.11±7.28)db,为传导性聋。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和疾病状况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加入研究,经过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意,没有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没有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年龄在10~58岁且没有药物禁忌证的患者。

1.3方法

1.3.1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组:用碘伏在患者外耳道进行擦拭消毒,之后用1.0%丁卡因浸润棉片进行5~8 min的麻醉,麻醉成功后将棉片取下来,选取患者鼓膜紧张部位用5号细长型针头无菌注射器进行穿刺,用注射器刺入鼓室抽出内部积液,阻力加大或是没有液体抽出时证明液体抽尽,可将针头拔出,擦拭外部液体用无菌棉签。让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氨溴索药物,并用呋麻滴鼻剂滴鼻,7 天/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没有痊愈患者进行第2疗程治疗,但总疗程不得>3。

1.3.2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组:患者消毒、麻醉和第一次抽取方法同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组一致。抽出液体后用另外一个5号细长型针头无菌注射器在患者鼓膜紧张部位上方实施第2次穿刺,穿刺成功后,通过无菌注射器将内部空气放出,通过第1穿刺孔将残余积液逼出,直至液体流尽。留置2次穿刺针头,并在注射器中加入0.5~1.2 mL (5 mL地塞米松+4000 IU糜蛋白酶+2 mL氨溴索注射液)混合液,之后将针头拔出,让患者患耳向上,并轻轻按压耳屏部位,促使药液全部扩散和浸入。术后给以患者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指引患者口服抗生素、适量糖皮质激素和氨溴索药物,并用呋麻滴鼻剂滴鼻,7 天/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没有痊愈患者进行第2疗程治疗,但总疗程不得>3。

1.4观察指标[2]:对不同组别患者出现短暂耳鸣、一过性眩晕和鼓膜遗留轻微瘢痕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

1.5判定标准[3]。显效:症状显著改善,耳镜检查耳膜正常,鼓膜颜色正常、标志清楚,纯音测试正常,声导抗测试验鼓室曲线为A型,无复发;有效:症状改善,耳镜检查耳膜基本正常,鼓膜颜色正常、标志清楚,听力提高>10 db,声导抗测试验鼓室曲线恢复1个等级,且在6个月内无复发;无效:症状无改善,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且在6个月内复发。

1.6统计学处理:研究选取对象资料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为χ2检验;P<0.05为无显著差异性。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28例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1例;28例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相比:28例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14%,短暂耳鸣1例,鼓膜遗留轻微瘢痕1例;28例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短暂耳鸣1例,鼓膜遗留轻微瘢痕1例,一过性眩晕1例。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 论

目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同呼吸系统感染、机体免疫反应、中耳局部损伤感染和咽鼓管功能异常等相关。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理改变由早期演变为晚期,潴留状态和分泌积液性质动态变化,分泌积液中具有大量炎性物质,长时间停留在中耳内,形成肉芽组织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操作者应先先对患者排液,避免形成肉芽组织,显著预防和阻止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由急性转变为慢性,彻底排空积液。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炎性物质残留。细针带给患者的损伤较小,且显著改善术中不良反应[4]。

本次研究中,通过5号细针实施穿刺抽液和注射药物,临床治疗效果较佳。细针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威胁较小,术后恢复快,允许反复穿刺,其对复发或积液不净患者具有显著效果,且术后不留瘢痕。细针尖头较为短小,给患者中耳结构带来的破坏较小,有效避免粗针穿刺、鼓膜切开及鼓膜置管引流等产生的鼓膜瘢痕萎缩、鼓室硬化或鼓膜穿孔等并发症。除此之外,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排空积液后是否注入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争议,在临床上,注射药物能从咽部挤出残留积液,注射药物本身具有抗炎作用,保护中耳鼓室。还可对创面进行清洁软化,溶解坏死组织及炎性产物,便于二次治疗清理,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5]。因此,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中,通过不同方法治疗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在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时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获得良好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1] 谭祖林,张扬,徐先荣,等.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2010,24(1):16-18.

[2] 车德安,车昌文,叶彩霞,等.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3032-3033.

[3] 刘勇,王志高,宋小秋,等.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57-59.

[4] 杨琪.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3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1):106-107.

[5] 段宗瑾,朱明,程伟,等.鼓膜穿刺负压吸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1720.

R764.21

B

1671-8194(2016)19-0182-02

猜你喜欢

抽液双孔鼓室
郭清明
某双孔箱涵结构受力及施工水平影响分析
箱涵埋深对双孔箱涵结构计算的影响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提高地浸矿山潜水泵使用周期的方法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通道的方法及术后疗效分析*
超声对胸腔积液定位的诊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