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途转运8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体会

2016-01-29张秀兰济南市急救中心山东济南2500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9期
关键词:插管呼吸机气管

刘 健 张秀兰 黄 珂(济南市急救中心,山东 济南 250021)



长途转运8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体会

刘 健张秀兰黄 珂
(济南市急救中心,山东 济南 250021)

目的 探讨长途转运行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87例长途转运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行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情况。结果 途中处理气管插管向外移位1例。因痰液黏稠加用间歇气道内湿化法2例。87例患者均安全转运至接收医院。结论 长途转运中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非常重要,告诫同行要熟练掌握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转运成功率。

长途转运;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气道管理

近几年随着各种便携式多功能呼吸机在院前的广泛应用,对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院与院间转运也逐渐增多。机械通气时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气管插管(经口经鼻)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了很大提高,成为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但是人工气道的建立也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并且容易引起相关的并发症。因此人工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重要一环,也是关系到转运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整个转运期间实施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才能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才能把患者安全送到目的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现将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87例机械通气患者长途转运实施气道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长途转运患者临床资料,本组男53例,女41例;年龄16~75岁,平均46.5岁。病种:脑血管意外26例,脑外伤19例,AECOPD患者2例,重症肺炎6例,心功能衰竭患者4例,复合伤10例,药物中毒13例,主动脉夹层2例,肝硬化2例,坏死性胰腺炎3例。其中经口气管插管66例,经鼻气管插管3例,气切套管18例。已行机械通气时间3 h~8 d,平均4.5 d。清醒者32例,有意识障碍者55例。转运时间60 min~7 h,平均4 h,转运路程50~ 500 km,平均250 km。

1.2气道管理方法:医护人员对需要长途转运的机械通气患者87例全部进行转运前的人工气道评估和必要的基础护理;全部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电动吸引器吸痰法吸痰,全部采用人工鼻持续气道内湿化法。

2 结 果

途中处理纠正气管插管向外移位1例。因痰液黏稠改用人工鼻联合间断气道内湿化法2例。87例患者均安全转运至接收医院

3 体 会

3.1转运前气道管理交接和必要的基础护理:与转出医院医护人员做好气道管理交接,评估人工气道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是否牢固,气管切开创口及周围皮肤是否红肿、清洁干燥、是否有皮下气肿;②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气管处是否有漏气;③记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套囊压力,插管时间,插管深度,插管型号,痰液的性状、量等。④对患者做好必要基础护理比如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等。

3.2搬抬患者的注意事项:首先连接车载呼吸机通气,然后将患者搬抬转移到担架车上,这时注意抬高床头15°~30°。对于意识不清或躁动患者要进行必要的约束,如有需要进行必要的药物镇静,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对于意识清楚患者要向其说明转运的必要性并取得患者的配合。如有必要搬运患者前要进行吸痰;多人合作搬抬时注意动作协调、轻柔,一定保持头颈部稳定,防止颈部屈曲、后仰或向一侧偏斜;呼吸机管路要和人工气道连接紧密预防脱管发生,避免牵拉人工气道以免对气管造成损伤和患者不适。快速有序地将患者送至急救车的急救仓内和由急救仓内转运至目标医院的病床上。虽然这个过程时间短暂,但是往往因为人多混乱,动作不协调,分工不明确,容易出现意外。有一例患者在此过程中因牵拉呼吸机管路造成气管插管外移,经妥善处理未引起严重后果。

3.3途中气道管理

3.3.1气道湿化:本组病例均采用人工鼻持续气道内湿化法。正常时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建立人工气道后,吸入气体绕过上呼吸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吸入气体不能进行有效的加温和湿化,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会造成黏液纤毛系统的损伤和呼吸道的炎症。因此合理的选择气道湿化方式,能够保持气道的畅通和湿润,可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HME),是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过滤装置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以温热、湿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1]。人工鼻更适合于患者的短期(≤96 h)治疗和转运过程[2]。人工鼻的使用方法:将人工鼻一端连接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上,连接要牢固,然后另一端连接呼吸机管路进行通气。观察连接处是否有漏气。人工鼻使用过程中如有污染要及时更换。监测湿化效果,人工鼻内壁可见的水珠越多,证明湿气产出量高,湿化效果好[3]。人工鼻使用简单,护理方便。但是人工鼻在临床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对通气量大、低温、脱水患者影响效果[4]。本组87例患者中85例湿化效果满意,有2例患者人工鼻内壁水珠极少,吸痰时痰液黏稠,湿化效果差。给予0.45%的生理盐水间断气道内湿化联合人工鼻使用后湿化效果改善。

3.3.2吸痰管理: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并严格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吸痰操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吸痰可以清理气道分泌物使气道保持通畅,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吸痰也会引起剧烈呛咳、憋气、低氧血症、气道损伤等不良反应。个人体会;急救车上吸痰次数相对院内环境下要多,原因是车辆颠簸可能起到连续叩背排痰的作用,另外车辆颠簸也可能使气道受刺激使痰量增加有关。所以要车辆要尽量行驶平稳,呼吸机管路妥善固定严防摆动以减少对气道黏膜的刺激。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增加了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操作的难度。操作不稳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这也要求医护人员和司机密切配合。

3.3.3人工气道套囊的管理:采取上车前,途中,下车前三次检测人工气道套囊压力,压力值维持在25~30 cm H2O。87例患者未发生一例套囊漏气,有效保证了呼吸机环路的密闭性,也防止了套管以上分泌物进入气管内引起的呛咳和误吸。

3.3.4严格把控急救仓内的卫生环境:急救仓内的地面和物品表面事先要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并用紫外线灯消毒。患者进入急救仓后开启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保证空气清新。急救仓空间狭小,但是往往患者的陪人多,携带物品多,所以要合理安排人员和物品。要严格控制急救仓内患者陪人人数,尽可能仅保留一名陪人,陪人应戴口罩,穿隔离衣及鞋套。教育患者家属保持环境洁净,不宜过多接触患者。特别是不能触碰人工气道部位。控制急救仓的环境卫生是防止医源性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实际工作中往往被忽视,虽然把控效果在转运途中不能显现,但会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麻烦。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要把急救仓成为一个污染源。

4 总 结

综上所述对于长途转运机械通气患者来说气道的管理是整个转运过程的重点。医护人员应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熟知人工气道的各种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转运前的人工气道评估和必要的基础护理,途中采取适当的气道湿化和正确的吸痰方法能够保持气道通畅,把控好急救仓内的卫生环境,减少人工气道应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转运成功率。使患者能够接受更好的后续治疗,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1] 叶蝶莲,韩月明,赖慧晶.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1):66-67.

[2] AAR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Respir Care,2012,57(5):782-788.

[3] 胡靖青,卢佩霞.气热转换器在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4):220-221.

[4] 吴乃君,迟红丽,于慧,等.人工鼻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07-708.

R473

B

1671-8194(2016)19-0114-02

猜你喜欢

插管呼吸机气管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