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6-01-29王元轲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沈阳1101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9期
关键词:根治性分化复发率

王元轲(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元轲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目的 分析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80例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的患者,按照是否有局部复发分为20例复发组患者和60例未复发组患者,分析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肿瘤的大小、术后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肿瘤位置、分期;回归分析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主要是T分期以及肿瘤位置,其中影响较大的是T4期肿瘤患者和低位肿瘤患者。结论 对于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中,低位肿瘤与T4期肿瘤是主要的因素。

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局部复发;危险因素

直肠癌是位于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一种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分为高、中、低位三段直肠癌,其中高位直肠癌是指距肛缘12 cm以上,中位直肠癌是指距肛缘8~11 cm,低位直肠癌是指距肛缘7 cm以内,由于直肠癌的位置可以位于盆腔深处,故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术后复发率较高,导致治疗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并且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1]。目前很多患者采用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的手术方式进行保肛手术治疗,在局部复发因素可能出现之前进行预防,对于降低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局部复发的概率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此次研究就是针对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在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的90例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的患者按照是否有局部复发分为复发组患者20例和未复发组患者60例,其中复发组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在45~56岁,平均年龄(48.6±1.3)岁;未复发组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43~55岁,平均年龄(46.9±2.1)岁,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初次手术方式为单中心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前经MRI、直肠镜检以及胸部CT等检查和术中探查均没有发现远处转移病灶。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肿瘤或者是癌前病变,急诊手术没有术前相关癌症资料者。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位置、分化程度、分期及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其中肿瘤的大小以术中的标本资料为准,肿瘤的位置以术中距肛缘的距离分为高位、中位、低位3种,分化程度按照肿瘤的恶性程度分为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三种,低分化的肿瘤,恶性程度高,病情重[2]。分期根据手术后病理采用T分期:T1期为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期为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期为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结直肠旁组织;T4a期为肿瘤穿透腹膜脏层[3-4]。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以术后为准。

1.4统计学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根据SSP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对危险因素进行单个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单个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1.1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的比较:复发组20例患者的肿瘤大小在3~9 cm,平均4.9 cm,未复发组60例患者的肿瘤大小在1~8 cm,平均3.8 cm,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比较,P<0.05。

2.1.2两组患者肿瘤位置比较:复发组20例患者有4例低位癌,占20%,有11例中位癌,占55%,有例5高位癌,占25%;未复发组60例患者有11例低位癌,占18.3%,有45例中位癌,占75%,有4例高位癌,占6.7%;两组患者的肿瘤位置比较,P<0.05。

2.1.3两组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比较:复发组20例患者有3例低分化,占15%,有17例中分化,占85%,有0例高分化;未复发组60例患者有11例低分化,占18.3%,有46例中分化,占76.7%,有3例高分化,占5%;两组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比较,P>0.05。

2.1.4两组患者肿瘤分期比较:复发组20例患者中有2例T2期,占10%,有12例T3期,占60%,有6例T4期,占30%;未复发组60例患者中有20例T2期,占33.3%,有31例T3期,占51.7%,有9例T4期,占15%;两组患者的肿瘤分期比较,P<0.05。

2.1.5两组患者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比较:复发组20例患者中有0~5个,未复发组60例患者中有0~4个,两组患者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比较,P <0.05。

2.2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主要是分期和肿瘤位置。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中位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与高位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相差不大(P>0.05),低位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与高位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相比,其差异近似有统计学意义(P=0.054)。T3期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与T2期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相差不大(P>0.05),T4期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与T2期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相比,其差异较明显(P<0.05)。

3 讨 论

在数据分析上,很多研究人员均是将研究数据转化为计数、计量资料,这就使得数据的敏感性降低,研究会有所偏差[5-6]。而在本次研究中单个危险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肿瘤的大小、位置、T分期及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与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与高位肿瘤患者相比,中位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相差不大,但低位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有较大的差异。与T2期肿瘤患者相比,T3期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相差不大,T4期肿瘤患者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相比,其差异较明显。虽然肿瘤的分化程度在此次研究无意义,但是其分化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是否进行手术与术后复发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与此次研究样本过少,资料不足,使得肿瘤分化程度对于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效果不明显。总之,对于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中,低位肿瘤与T4期肿瘤占有主要的因素,由于在此次研究中,数据太少,不足以了解肿瘤的分化程度对于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进行研究。

[1] 王洋溢,徐阿曼.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9):1354-1357.

[2] 宋盛平,何晓生,陈钰锋,等.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6):431-434.

[3] 田衍,罗华友.老年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4):533-536.

[4] 宋应周.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7(16):116-117.

[5] 章万勇.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3):66-68.

[6] 朱德意,朱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2):11-14.

R735.3+7

B

1671-8194(2016)19-0053-02

猜你喜欢

根治性分化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背下方入路肾蒂处理技术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
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