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某院儿科门诊1960例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2016-01-29刘艳杰
刘艳杰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分析某院儿科门诊1960例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刘艳杰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 对我院儿科门诊的处方进行统计,并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为儿科门诊更加合理精准的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上半年的29631张儿科门诊用药处方,选取处方中使用了抗生素的案例,并对处方中不合理运用抗生素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抽取的29631张处方中,含有抗生素的处方达到18163张,占总处方量的61.30%。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有1960张,占含有抗生素总处方量的10.79%。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主要体现在药理拮抗、毒性相加、不良反应增多、不良反应加重、使用不当和剂量不当等问题上。结论 我院儿科门诊的抗生素使用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临床医师更加谨慎的使用抗生素,务必做到抗生素使用的安全、合理。
儿科、抗生素、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
儿童相较于成人自身的免疫力较差,抵抗力低下,易受到外源病原体的感染而引起发热、感冒等疾病,故抗生素的使用在儿科的使用较为频繁。但对于儿童来说,其身体的各功能还未完善,身体仍处在发育阶段,其对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较成年人更为敏感,更易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伤害[1-2]。所以对儿科的用药应该更加谨慎,根据症状的不同于小儿体质的不同对处方进行调整。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抗生素也向着广谱、低毒、高效的方向发展[3],但是临床上对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却长期存在,尤其是儿科抗生素的滥用较为严重[4]。因此,如何做到对于小儿抗生素使用的安全与合理成为儿科诊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院1960例不合理的儿科抗生素使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儿科更加精准的用药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上半年的29631张儿科门诊用药处方,选取处方中使用了抗生素的案例,并对处方中不合理运用抗生素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作为评判抗生素使用合理性的分析依据。使用EXCEL统计出不合理抗生素使用的情况。
2 结 果
我院2015年上半年的29631张儿科门诊用药处方中,含有抗生素的处方有18163张,占到总处方量的61.30%。其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生素的处方有9170张,占抗总生素处方的50.49%,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有7725张,占抗总生素处方的42.53%,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有1268张,占抗总生素处方的6.98%。其中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有1960张,占总处方量的6.61%,占含有抗生素总处方量的10.79%。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主要体现在药理拮抗、毒性相加、不良反应增多、不良反应加重、使用不当和剂量不当等问题上。其中药理拮抗问题有473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24.13%;毒性相加问题有12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0.61%;不良反应增多问题有39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1.99%;不良反应加重问题有62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3.16%;使用不当问题有882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45.00%;剂量不当问题有492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25.10%。
3 讨 论
对于儿科门诊抗生素的使用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为小儿的感染程度、其身体状态,病理情况,合理的选择药物的种类,用药的剂量,给药的时间和给药的途径,尽量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以及不合理的使用。运用最合理的用药方案抑制感染,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作用。有时临床上为了更加有效的抑制住严重感染、混合感染以及防止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会适当提高给药剂量或使用联合用药的方案。合理的提高剂量与合理的联合用药处方会有效的控制疾病,但药物的滥用或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往往会导致药物资源的浪费,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毒性的增大等临床问题[5-6]。我院的儿科门诊抗生素处方中就存在着药理拮抗、毒性相加、不良反应增多、不良反应加重、使用不当和剂量不当等问题,下面对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儿科的临床用药进行指导,避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根据统计分析药理拮抗问题有473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24.13%。药理拮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快速杀菌药物与快速抑菌药物进行联用,如1例处方将阿奇霉素与青霉素V钾片进行联用。阿奇霉素利用中性粒细胞帮助快速抑制细菌。青霉素V钾则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快速杀灭细菌。但是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会产生拮抗作用而降低药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使用杀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3 d后再使用抑菌药物进行治疗,这样药物的利用率会提高;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如1例培菲康散剂与头孢克肟联用,培菲康散剂中含有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类球菌对抗生素较为敏感,与头孢克肟联用会使其灭活,产生严重的拮抗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应先用培菲康散剂,2~3 h后再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7]。
根据统计分析毒性相加问题有12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0.61%。如1例处方将罗红霉素与阿米卡星联用,罗红霉素为大环内脂内抗生素,其不良反应为耳毒性。而阿米卡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有很强的耳毒性。如果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易对患者的听力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听力残疾[8]。
根据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增多的问题有39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1.99%。如1例处方将作用部位一致的两种药物进行联用,将克林霉素与红霉素进行联用,但这两种药物的作用部位都是细菌的50S亚基,两种药物会竞争50S亚基上的结合位点,影响药物的作用,并且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显著增加[9]。
根据统计分析使用不当问题有882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45.00%;如青霉素的注射一般采用静脉滴注,而青霉素在体内的半衰期为半小时,在用药4 h后药物已经大部分排出,如果一天只给一次药,并不利于控制感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隔6 h进行一次给药。
根据统计分析剂量不当问题有492例,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总处方量的25.10%。如1例处方中,罗红霉素对于3周岁的患儿的实际使用剂量为10 mg/(kg·次),1天2次,这样的剂量对于患儿来说较大,这种剂量下易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正确的使用剂量应为3 mg/(kg·次),1天2次。
以上的研究表明,虽然临床抗生素使用的安全与合理一直被提起,我院的抗生素使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保证患儿的健康,做到安全合理个体化的用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我们应该多进行分析,如必要性问题,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要做到平衡,要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做到安全用药,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严格控制药物的滥用;联合用药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有些时候联合用药并不能达到想象的效果,甚至作用减弱或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要对联合用药的药物的性质、药理学原理以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都有很深刻的了解时才能选择联合用药,并要依据抗菌药的联用指征。开具处方时应细致谨慎,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后再制定治疗方案。并且要多想临床药师咨询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切实实施药学监护行动,做到安全合理的个体化用药。
[1] 李亚军.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9(12):29-30.
[2] 赵智慧.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5):808-809.
[3] 薛东月,崔占杰.儿科门诊抗生素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2(14):130-131.
[4] 杨忠兰.某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24):3770-3771.
[5] 李娜,蔡波,赵延红.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720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77-78.
[6] 司可意.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128-129.
[7] 王君耀,赵峰.3种微生态制剂与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7):419.
[8] 梁冬苏占军,姜欣,等.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3):118-119.
[9] 戚双双,王增寿,蒋剑梅.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56-57.
R978.1
B
1671-8194(2016)25-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