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蜂业生产形势分析
2016-01-29王建文邹志坚四川省蜂业管理站成都610041
王建文 邹志坚(四川省蜂业管理站,成都610041)
2015年四川省蜂业生产形势分析
王建文邹志坚
(四川省蜂业管理站,成都610041)
2015年,我省蜂产品生产形势总体表现为前低、中高、后低的发展态势,全省蜂群数量有所增长,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产量受气候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受转地放蜂路线不同的影响,蜂农收益有高有低,总体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
1 养蜂发展形势
1.1养蜂数量与区域分布
据调查统计,四川养蜂总数为164万群,其中中蜂93万群,占全省总量的56.7%,西蜂71万群,占全省总量的43.3%。四川养蜂遍及全省各地,主要集中在成都、凉山、阿坝、南充、绵阳、眉山、宜宾、广元、雅安等9个市、州,养蜂数量占全省21个市州的70%以上。
省内中蜂和西蜂养殖的分布区域比较明显,西蜂养殖主要分布在丘陵及平原地区的东坡、江油、邛崃、郫县等县区,养殖规模较大,蜂群大都在100~220箱,在全国范围内转地放蜂。中蜂养殖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的青川、平武、蓬安、万源、马尔康等县市,养殖规模较小。大都采用活框养殖中蜂,养殖规模多数在10~50箱,在家里定地饲养或小转地放蜂。偏远的山区农户大都采用传统的棒棒桶养蜂,养殖几桶至十几桶,在家里定地饲养。
1.2蜂产品生产情况
2015年全省生产蜂蜜3.9万吨、蜂王浆500吨、蜂花粉790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3.7%、3.85%和5.05%。全省养蜂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比上年略有降低。一季度蜂业生产以省内的油菜蜜源为主,油菜籽播种面积达1500多万亩。由于大部分地方早春气候干燥,雨水少,导致油菜提前开花而影响了油菜蜂蜜和蜂王浆生产。二季度蜂业生产以省内的柑橘、山花、荔枝、龙眼蜜源和省外的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洋槐蜜源为主。省内柑橘蜂蜜生产受低温、多雨天气影响而欠佳,取蜜只有1~2次;荔枝和龙眼蜂蜜生产因气候适宜而获得了丰收,每箱蜂群生产蜂蜜25 kg左右。川东中蜂蜜生产好于上年,川北因雨水较多导致中蜂蜜产量大幅下降。省外的槐花蜂蜜生产获得了大丰收,取蜜一般达到7~8次,每箱蜂群生产蜂蜜40~50 kg。三季度蜂业生产以省内的荆条、乌桕、山花和省外青海的油菜、内蒙、新疆的葵花、棉花等蜜源为主。受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水气候影响,除新疆棉花蜂蜜生产较好外,省外油菜、葵花、枸杞等蜂产品生产情况较差。省内中蜂发展势头较好,每群蜂蜜产量达10~15 kg。四季度蜂业生产以蜂群的越冬繁蜂为主,部分蜂农到乐山、雅安生产茶花粉,到龙泉、仁寿等地生产枇杷蜂蜜,受气候影响产量大幅下降。
1.3蜂产品市场价格
2015年,蜂产品市场价格总体变化不大。蜂蜜因产量变化导致收购价格有一定的升降,蜂王浆、蜂花粉收购价格同比有一定的上升,而蜂产品市场零售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省内油菜蜂蜜收购价同比增加8%,青海油菜蜂蜜收购价与上年基本持平;槐花蜂蜜收购价格同比下降10%左右;向日葵蜂蜜收购价格同比上涨13%;枇杷蜂蜜收购价与上年基本持平。省内盆周山区生产的荆条、乌桕、山花等蜂蜜主要在当地零售,价格大致在40元/kg~120元/kg,基本保持不变。油菜蜂王浆和槐花蜂王浆收购价比上年同期略有上涨。青海油菜花粉收购价同比上涨8%;省内茶花粉收购价较上年略有上涨(详见表1)。
1.4蜂蜜出口情况
2015年四川出口蜂蜜数量达2638.4吨,比上年增加136.2%,出口金额为645.9万美元,同比增加139.1%,出口单价2448.1美元/吨,比全国出口均价1994.1美元/吨高22.7%。
1.5四川蜂业生产特点
目前,四川蜂业生产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到省外转地放蜂的蜂蜜产量占60%以上。二是达州、阿坝、甘孜等地受当地政府政策扶持,中蜂发展态势较好。三是蜜蜂为草莓、猕猴桃、大樱桃等经济作物授粉技术开始得到应用推广。四是蜂产品市场价格总体变化不大,中蜂山花蜂蜜零售价格大大高于西蜂蜂蜜价格,偏远地区蜂蜜价格高于大中城市。五是蜂蜜出口数量逐年回升,出口价格高于全国均价20%以上。
2养蜂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气候对养蜂生产的影响
气候是影响养蜂生产最主要的一个客观因素。2015年2~3月,四川大部分地方气候干燥、雨水少,导致大部分地方油菜提前开花,蜂农繁蜂迟后而影响了油菜蜂产品生产。二季度和三季度受低温、多雨天气影响,省内柑橘蜂蜜和中蜂山花蜂蜜都大幅减产。
2.2养蜂生产方式落后
当前的养蜂生产方式普遍是在越冬期间饲喂白糖,取蜜频率高,生产不成熟蜂蜜,导致蜜蜂体质变差,易生病而使用违禁药物,生产的蜂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2.3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
一是生产的成熟蜂蜜比重过低,蜂农为获取较高产量,取蜜频率较高,生产的蜂蜜水分含量高。二是部分蜂农不注重养殖档案的建立,使用蜂药不规范,蜂产品中兽药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市场监管薄弱,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的指标蜜充斥市场。
3 建议
3.1加强养蜂组织化程度
积极扶持养蜂专合组织的发展,提高专合组织在技术、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提早与放蜂蜜源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为蜂农提供农业气象预报信息,以便蜂农确定繁蜂时间,提早规划放蜂场地,减少气候因素影响。
3.2搞好蜂群的越冬春繁工作
根据春季油菜植物发育情况,规划好繁蜂时间。可选择在云南、攀枝花、凉山或当地进行蜂群的越冬春繁工作,在春季蜜源植物流蜜之前繁好蜂群。在春繁期间,要预防白垩病,灭除螨病,将蜂群繁殖成强群,为春季油菜蜂产品生产打好基础。
3.3开展蜜蜂的健康养殖
开展蜜蜂的健康养殖,规范使用巢础、摇蜜机等蜂机具设备;越冬期间留足蜂蜜,饲养强群,控制蜂产品生产强度,生产自然成熟蜂蜜。建立养蜂日志和档案,规范使用蜂药。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保证蜂场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选用抗病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