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经验
2016-01-29王济梅,赵文娟
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经验
王济梅赵文娟
(山西省太原市中医医院,030009)
【关键词】杨明会;汗证;益气固表;临证经验
杨明会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保健工作,中西医知识兼备,治疗汗证经验丰富,现将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汗证的病因病机
出汗有常态和病态之分[1],常态出汗属于人体的生理现象,包括天气炎热、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时汗出。《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张景岳注解:“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人体的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阴者为液,发泄于外者为汗。病态出汗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症,此为汗证。
《内经》中对出汗的生理、生成、来源、调控及与脏腑的关系等多有论述[2];病因病机方面,《内经》认为六淫邪气侵袭,均可引起汗证,如《素问·举痛论》曰:“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灵枢·营卫生会》曰:“外伤于风,内开腠理……命曰漏泄。”《素问·痹论》曰:“其多汗而濡者,此逢湿甚也。”可见暑、热、风、湿等邪气侵袭,可使腠理开合失司,汗液外泄。其次,情志异常、饮食失宜及劳力过度等均可导致汗出异常。《素问·经脉别论》曰:“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疾出恐惧,汗出于肝。”即指情志异常、气机紊乱、腠理开合失常,引起出汗。《素问·经脉别论》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素问·风论》曰:“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指饮食失宜引起出汗。《素问·水热穴论》曰:“勇而劳甚则肾汗出。”《素问·经脉别论》曰:“持重远行,汗出于肾……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素问·本病论》说“醉饱行房,汗出于脾”,都表明劳力过度、房劳过度引发汗证。
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经验
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多从脾胃气虚论治,临证中注重补气治疗,常以党参、黄芪为君药,益气固表;佐以白术健脾祛湿;配合收敛固涩,清热养阴止汗药物,使气机升降有序,营卫调和,汗腺开阖有度。分述如下。
1.补气为法,益气固表。传统中医理论[3]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涩作用、气化作用。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正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吴瑭《温病条辨》曰:“汗也者,合阳气阴津蒸化而出者也。”如果气虚失于固涩,则会导致汗证。张景岳认为,汗证属阳虚,《临证指南医案》曰:“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肺卫阳气虚弱,不能敛阴,汗液外泄而见汗出。因此,杨明会教授在治疗汗证时常以补气为首要治则,通过补气来恢复气的生理功能。
2.兼顾脾胃,补气养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评热病论》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津为汗之源。脾胃阳虚则气不摄津而为自汗;脾胃阴虚则津液不藏而为盗汗[1]。因此脾胃功能失常,健运失司,则会出现气虚或气的固涩作用减弱而引起汗证。
《古今名医方论》云:“汗本心之液,其出入关乎肝、肺。营分开合,肝司之;卫分开合,肺司之。顾营卫各有所虚,则各有所汗,阳虚汗责之卫,阴虚汗责之营。然必相须为用。卫气不固于外,由阴气之不藏;营气失守于中,由阳气之不密……若阴虚无气,津脱液泄,又当以生脉、六味,固阴阳之根。”杨会明教授治疗汗证时兼顾脾胃、益气养阴,常以党参、黄芪益气实卫以固表;佐以麦冬、白芍、生山楂、乌梅酸肝养阴,固未定之阴;以党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祛湿,复脾胃健运之职;尤善用生脉散,正如《内外伤辨惑论》云:“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泄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古今名医方论》引柯韵伯亦有“麦冬甘寒,清权衡治节之司;人参甘温,补后天营卫之本;五味酸温,收先天天癸之源。三气通而三才立,水升火降,而合既济之理”。方中人参补肺气,麦冬清肺气,五味子敛肺气,一补一清一敛,益气养阴,固涩敛汗。
3.收敛固涩,清热止汗。气和津液之间关系密切[3],“气能摄津,津能载气”,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涩作用;气在体内的存在,依附于血、津液。在病理情况下,如多汗、多尿或吐泻等,可导致人体津液大量流失,出现“气随津脱”的病证。杨明会教授临证中强调虚实兼顾,补益、清热、固涩法同施。善用固涩药物,多用麻黄根性涩收敛,入肺经而走肌表,实卫气,闭毛窍,功专固表止汗;浮小麦味甘益气,性凉清热,固表止汗,益气清热;五味子酸温而润,上能敛肺,下能固肾,外可止汗,内能益气,收敛止汗,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五倍子酸涩收敛,性寒清热,可敛肺降火,止咳止汗;煅龙骨能益阴潜阳,收涩止汗,煅牡蛎味咸软坚,气寒能清热,质重能潜阳,性涩能收敛。此外,配伍连翘以清热泻火,其义为“清热以坚阴,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杨明会教授基于上述治疗原则治疗汗证,每获良效。
典型病例
患者,男,63岁。初诊日期:2014年3月16日。患者诉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自汗、盗汗,稍有活动或吃饭时汗出明显,汗量较大,有时汗湿衣枕,伴有咽干、口干欲饮。平素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稀,质黏,每日2~3次,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弱。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诊断:汗证,证属气阴两虚,卫外不固。治则拟益气养阴,固涩止汗,处方:黄芪20 g,党参15 g,麦冬15 g,五味子6 g,乌梅15 g,白芍20 g,五倍子4 g,煅龙骨、煅牡蛎各20 g,白术15 g,防风10 g,浮小麦20 g,生山楂15 g,连翘15 g,麻黄根15 g,炙甘草15 g,益智仁20 g。14剂,水煎服。
二诊时主诉汗出明显减少,偶尔汗出,量少,大便基本正常,咽干、口干减轻,嘱上方加茯苓15 g,薏苡仁30 g。继服7剂,巩固疗效。
按语:《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朱丹溪治疗汗证主张:“宜敛心气,益肾水,使阴阳调和,水升火降,其汗自止。”杨明会教授在临证中治疗汗证以补气为法,益气固表;兼顾脾胃,补气养阴;收敛固涩,清热止汗,三法共用,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晏程远,程丑夫.程丑夫教授治疗汗证经验浅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11):49-51.
[2]艾志福,喻松仁,丁敏.试论《内经》之汗[J].光明中医,2014,29(9):1816,1823.
[3]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2.
(收稿日期201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