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6-01-29赵胜男辽宁省大连市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胃肠外科辽宁大连1160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混合液营养液胃肠

赵胜男(辽宁省大连市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胃肠外科,辽宁 大连 116023)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观察

赵胜男
(辽宁省大连市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胃肠外科,辽宁 大连 116023)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胃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资料,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80例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和天数明显更优。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方式。

肠外营养;胃癌根治术;肠内营养

大部分胃癌患者在术前便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而手术创伤及应激更是使得机体长期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胃癌患者术后短期内难以正常进食,对其营养状况影响更甚,促使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能起到促进作用[1-3]。本文主要探讨8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胃癌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计160例,均为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即PN组80例: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1~82岁,平均(59.8±10.1)岁;24例全胃切除,45例远端胃切除,11例近端胃切除。术后静脉给予营养。治疗组即EN组80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4~79岁,平均(58.1±9.6)岁;24例全胃切除,42例远端胃切除,14例近端胃切除。术后24 h鼻饲肠内营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可进行比较。

1.2营养支持方法

1.2.1对照组:行早期肠外营养。术后24 h静脉输注自行配置的肠外营养混合液或卡文。自行配置肠外营养混合液:其中非蛋白质热量由葡萄糖和脂肪乳提供,氮源由复方氨基酸提供,配合足够的电解质及液体,同时加入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与多种微量元素配置而成。

1.2.2治疗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术前经鼻孔将鼻肠管插入胃内,鼻肠管选用荷兰纽迪西亚出口有限公司长为130 cm、管径为3.33 cm的CH10号复尔凯鼻胃管,于术中重建消化道后由术者调整鼻肠管位置,标准位置为肠腔吻合口远端10 cm处或Treitz韧带20 cm处。术后24 h由空肠营养管输注250 mL生理盐水,控制速度30 mL/h。无不适能全力者,24 h后经空肠营养管输注250 mL肠内营养混合液,初时控制速度30 mL/h,之后逐量增加,最大速度为180 mL/h,输入1500 mL肠内营养混合液后维持,维持7~10 d即可正常进食。最初几天由静脉补充肠内营养氮量及热量不足部分。

1.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术后恢复情况。EN组及PN组均无并发症发生,如大出血、吻合口瘘等。观察组术后第2天发生轻度腹胀者8例,在进行输注速度调整后缓解;术后第3天发生不同程度排便次数增加情况(4~11)次/天者4例,给予止泻收敛药治疗后缓解。对照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分别为(70.3±19.0)h、(98.8±23.5)h,治疗组分别为(49.5.3±18.2)h、(76.4±20.6)h,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氮平衡及血清营养学指标。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浆内各蛋白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7 d肠内营养支持后,治疗组患者氮平衡状态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 论

3.1护理:行肠内营养前必须详细向患者介绍该术优势及配合方法等,提前告知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如腹胀腹泻等,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帮助其掌握一定操作技术,共同参与提高配合程度。患者输注营养液时取半卧位[2],防止误吸或营养液反流,患者病情允许者,输注后可指导其适当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营养液选择市场较广,但本院采用营养液为自行配置混合液,使用前需严格控制配比比例,保持38 ℃左右温度,并遵从循序渐进原则,浓度、速度、用量均有微末逐步增加,初时速度控制在30 mL/h,速度有输液泵控制逐渐加速,营养液需及时输完,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输液管更换1次/天。营养管必须妥善固定,使用前后以温开水消毒冲洗,避免堵塞[1]。密切观察患者血糖变化及腹部情况;是否有腹胀腹泻、腹痛恶心等症;呕吐物颜色、性质。同时准确记录肝门排便、排气时间及大便性状、次数等,若出现异常立即汇报临床医师进行处理。

3.2总结: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行EN有利于恢复胃肠功能,避免因长期禁食造成胃肠黏膜萎缩,确保肠黏膜屏障功能,促使输液时间有效缩短,并降低静脉炎发生率[4-6]。同时刺激胃肠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及胆囊收缩,降低肝胆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避免发生代谢性并发症[3]。故笔者认为胃癌术后患者可广泛应用EN,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

[1] 袁昌翠.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0):83-84.

[2] 刘雪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19):1729-1730.

[3] 张夕芬.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早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226-227.

[4] 陈丽.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10,14(10):1-2.

[5] 刘莹,沈翌卉,邓欣舒.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减轻消化道症状的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4,4(12):346-347.

[6] 李晓南.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6):220-221.

R473.73

B

1671-8194(2016)22-0226-01

猜你喜欢

混合液营养液胃肠
硅油和矿物油混合液分层速度的影响因素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月季生态培育方法新尝试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胃肠病糊上就好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