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面积脑梗死72例临床分析

2016-01-29程继伟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新郑4511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致残率大面积脑水肿

程继伟(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新郑 451100)

大面积脑梗死72例临床分析

程继伟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新郑 451100)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发病骤急、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及病死率高预后结局差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②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颤动及高龄等因素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与危险因素;③15例合并出血性脑梗死(20.8%),29例死亡,病死率为40.3%,24例遗留不同程度偏瘫及语言、智力障碍(33.3%),4例基本治愈(5.6%)。结论 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均有可能诱发大面积脑梗死,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同时加强对致病风险因素的防范意识,能有效降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

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预后

大面积脑梗死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骤急,病情发展迅速,高致残率与死亡等主要临床特征,该病给家庭及其社会带来及其严重的危害,目前,在我国病发率较高且预后结局并不十分理想。本文深入探讨研究大面积脑梗死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1],希望改善该病患者不理想的预后结局,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兹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本组72例患者中,37例男性,35例女性,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75.4±3.6)岁,17例糖尿病患者,12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10例高血脂,11例心房颤动。

1.2临床表现及发病形式:26例静止状态中发病,12例情绪激动状态下发病,24例活动状态下发病,10例重体力劳动状态下发病;头痛及呕吐者8例,肢体抽搐5例,存在意识障碍者11例,失语且偏瘫者8例,重度昏迷者5例,中度昏迷者4例,轻度昏迷者2例,10例去大脑强直,11例凝视麻痹,8例昏迷脑疝者。

1.3医学影像检查:7例患者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Q波异常,4例心房颤动,高血糖6例,低血钾4例;脑部核磁共振扫描显示11例病变位于颞顶枕基底节区,并发少量渗血6例,小脑位置7例,额前叶2例,脑干部位4例,侧脑室旁2例,B超显示颈动脉椎有斑块形成者5例,脑MRA>75%者7例,3例完全闭塞,4例不完全闭塞。

1.4治疗方法:给予全部患者急性期脱水降颅压治疗,首先是控制患者脑水肿,常规静脉滴注20%甘露醇每次125~250 mL,一日3~4次,结合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附加250 mL甘油果糖或20~40 mg呋塞米控制脑水肿恶化,视患者病情发展变化适时调整用药。其次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使用200~300 mg/d拜阿司匹林,清除氧自由基,依达拉奉30 mg,一日2次,营养脑细胞,胞二磷胆碱1.0 g/d,每日1次,疗程7~14 d,改善循环,应用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20 mL/d,疗程7~14 d,此外加强对血压及血糖的控制,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对于病情恶化后有梗死出血者应立即停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及抗凝类药物的使用。

2 结 果

本组患者均接受全面治疗,参照GOS评分标准,15例合并出血性脑梗死(20.8%);29例死亡,病死率为40.3%,其中15例(20.8%)为早期脑疝死亡,7例(9.7%)上消化道出血并肺部感染死亡,4例(5.6%)肾功能不全所致死亡,3例(4.2%)术后弥漫性脑肿胀死亡;24例(33.3%)遗留不同程度的语言及智力障碍、偏瘫,其中8例(11.1%)肢体偏瘫,12例(16.7%)轻度活动障碍,4例(5.6%)存在语言障碍;4例(5.6%)基本治愈。

3 讨 论

将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支的完全性卒中称之为大面积脑梗死[2],偏身感觉障碍、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或病灶侧凝视麻痹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一般临床表现,对于该病的准确性诊断标准目前尚在探索中,本组病例中,多半患者病发特点均表现为骤急[3],病情发展迅速,预后结局不理想,经脑CT筛查卒中类型能够减少误诊。

大面积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本文72例患者中29例死亡,病死率高达40.3%,24例(33.3%)遗留不同程度的语言及智力障碍、偏瘫。结合临床资料观察发现,老年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颤动及动脉粥样化是诱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中青年人则多以心房颤动[4]及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其病发突然骤急与脑出血疾病发病症状类似,病发时患者多伴有意识模糊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现象,其CT扫面影像不具备典型性,临床中使用功能性MRI弥散加权成像可提高诊断率,对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脑水肿[5]引起的脑疝所致,本文29例患者死亡,其中15例(20.8%)为早期脑疝死亡,防止早期脑疝控制脑水肿是救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关键,治疗中视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情况酌情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当大面积脑梗死者溶栓或综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行开颅手术减压,去除骨瓣切除梗死组织。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为大面积脑梗死的高发人群,该类人群病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并发症较多,尤以肺部并发症最为多见,加强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是治疗的主要途径。由于大面积脑梗死的原因既有脑疝所致又有肺部感染所致,因此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统筹全面,以发展的眼光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以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及客观病情为出发点,采取对症综合治疗,降低该病病死率,改善患者不理想的预后结局。

[1] 王爱红,夏翠萍,张斌.大面积脑梗死39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179-3180.

[2] 薛影,叶淑萍,周宏.大面积脑梗死3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58-59.

[3] 宋成福,王佳君,冯建玉,等.大面积脑梗死104例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2):112-114.

[4] 洪亚军,夏辉,袁作文.大面积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1):42-44.

[5] 李爱美.大面积脑梗死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3):44-46.

R743.33

B

1671-8194(2016)22-0188-02

猜你喜欢

致残率大面积脑水肿
我国霍乱疫情一直处于散发平稳状态 霍乱大面积暴发可能性不大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脑钠肽的动态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探讨
皮肤扩张预制皮在躯体大面积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