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治疗联合社区干预方式的研究

2016-01-29杜丽辉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宜昌44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妇科心率社区

杜丽辉(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治疗联合社区干预方式的研究

杜丽辉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目的 针对医院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时联合社区干预后对患者生存质量和抑郁水平的影响探析。方法 将15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社区干预,而干预组患者接受由妇科医师以及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所建立的全科服务队伍为肿瘤患者和患者家庭提供综合性干预。研究前后各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QLQ-C30、SDS对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收集患者当月及最后1个月的生理指标, 观察患者的抑郁水平、生理状况、生存质量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抑郁情况明显好转,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联合干预方式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抑郁情况,对其生理指标有良性影响,使患者的家庭功能得到强化,全方位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妇科恶性肿瘤;生存质量;抑郁;医院治疗联合社区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宜昌市西陵区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经三级医院临床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并在此期间存活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经三级医院临床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的并在此期间存活的患者;②已婚,有正常完整的家庭;③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60分;④配偶无恶性肿瘤及重大疾病病史;⑤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精神及记忆力正常;⑥病情许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对达到标准的患者通过对患者治疗时间的了解进行顺序的编排,并从中随机选取154个数字,之后在按照顺序进行重新编排,将数字为单数的患者划分为干预组,而数字为双数的患者便列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社区干预,由妇科医师以及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所成立的全科服务队伍为干预组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综合干预。研究实施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QLQ-C30、SDS、自制《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进行调查,两组患者年龄、病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QLQ-C30、SDS得分无明显差别,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给予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惯例的健康教育,在出院后惯例实施出院指导,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社区干预,而干预组患者则接受综合干预,通过由妇科医师以及全科医师、社区护士所成立的全科服务队伍为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服务。按照肿瘤患者QLQ-C30的评分方式,在肿瘤患者治疗及复诊期间提供心理治疗、护理干预及家庭行为指导,在第一次治疗出院后的1~6个月期间定期为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指导、止痛治疗、心理行为指导以及健康饮食等方面的上门服务;对于出现病情变化的患者给予正确建议及临终关怀服务。此外,还要为患者家属提供健康教育以及社会相关知识指导、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等服务,保证提供给患者和患者家属一个全面化、综合性的管理[1]。

1.2.2评定方法和工具: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QLQ-C30、SDS对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实施8个月后再次使用QLQ-C30、SDS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相关情况进行评估。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通过EpiData3.0软件成立相应数据库,采取双遍平行录入数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QLQ-C30各维度得分的比较:结果为:通过综合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不管是在身体健康情况或生存质量,角色或情绪、认知能力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也就是说通过综合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能力情况都有显著提高,而疲惫、恶心呕吐、失眠多梦、便秘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都有明显减少,相比对照组有很大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后SDS得分的比较:t检验结果显示:通过综合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2.3两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指标对比:t检验结果为:干预组患者通过干预后的舒张压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而淋巴细胞总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管是在心率、血清白蛋白含量、体质量指标还是收缩压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我国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过于重视生命的存在,尽最大可能使患者获得尽可能长的生存时间是这种模式下肿瘤治疗的主要目的。现在我国所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对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性治疗,它将生命质量与生命存在摆在相同的高度。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不管是在接受手术或者接受后期治疗时,由于精神焦虑和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持续上涨,最后造成肌肉紧张、心排出量以及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从而血压、脉搏及呼吸都随之增高加快。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和社区的干预后,使得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明显的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心率的降低明显(P<0.01)。结果显示医疗、护理及社区干预能使氧耗量、心率以及呼吸有效降低,促使肌肉脱离紧张状态,恢复血压,能对患者生命体征在治疗和恢复中的稳定起帮助作用。同时,由于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介入,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得到了大幅度减轻,使大脑、躯体和情绪处于和谐状态,患者容易从心理上患者自然放松,促使副交感神经的活跃运动,从而使血压下降、心率放慢,提高胃肠道活跃度以及分泌功能。结果证明肿瘤患者在对相关知识和解决方式充分了解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参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中,可以合理的安排饮食和作息,从而低于贫血、低蛋白血症和体质量下降症状,对于治疗恶性肿瘤有很大的优势和效果。

[1] 黄耀球,王凯.卵巢癌病人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0):938-939.

R737.3

B

1671-8194(2016)22-0146-02

猜你喜欢

妇科心率社区
心率多少才健康
社区大作战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