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结肠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对策

2016-01-29

浙江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螺旋体盲肠猪群

李 魁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闽侯 350109)



兽医

猪结肠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对策

李魁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闽侯 350109)

猪结肠螺旋体病是由结肠菌毛样螺旋体感染盲肠和结肠所致,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又称猪肠道螺旋体病。该病多发于生长肥育猪,尤以20~50 kg生长猪多见,轻则导致感染猪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重则出现顽固性腹泻,中后期还可能出现血便,甚至死亡现象。

近年来,该病在世界各地规模猪场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养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2015年7月,福建省闽侯县某规模化猪场的部分肥育猪出现一种以顽固性腹泻为病征,有时粪便呈粘液化,后期粪便呈粉红色,并有少量病猪死亡的疫病,经诊断为猪结肠螺旋体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发病经过

福建省闽侯县某规模化猪场,位于一偏僻山区,地势较低,该规模猪场饲养母猪150头,年出栏肉猪约3000头。2015年7月初,育肥舍300头体重约50 kg的架子猪在1次换料后陆续出现顽固性腹泻症状。

发病初期患猪排出黄绿色水样稀粪、部分患猪排出粘液样稀粪,后期则排出粉红色稀粪。

猪场兽医开始诊断为普通肠炎,随即用硫酸新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进行治疗,用药后数天,病情有所好转,但不久猪群又出现腹泻现象,粪便中夹带粘液和血液,先后死亡2头。应猪场要求,笔者前往猪场进行调查和诊治。

2临床症状

该病发生于肥育猪开始换料之后,最初病猪排出粪便为黄绿色水样稀粪,体温38.5℃~39.5℃,病猪精神不振、消瘦、皮肤苍白、采食量减少。

随病情发展,病猪排出粘液性稀粪,部分患猪出现粉红色稀粪,最后食欲废绝、站立不稳、倒地、衰竭死亡。

据调查,猪群发病率达20%,死亡率为0.6%。除肥育猪群发病外,母猪、仔猪及保育猪均未见发病。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可见皮肤苍白、脱水。

胃内容物空虚,小肠出现卡他性肠炎,盲肠和结肠肿大明显,切开盲肠和结肠可见肠内容物呈粉红色糊状物,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肠壁严重坏死,部分出现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

另外,直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除大肠病变外,其它内脏器官(如肝脏、肾脏、肺部等)则无明显病变。

4实验室检查

4.1直接涂片镜检刮取少量病变结肠粘膜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高倍显微镜下镜检,可见有3~4个弯曲的毛样螺旋体呈螺旋状运动。

4.2涂片染色镜检刮取少量病变结肠内膜于载玻片上,烘干后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猪结肠螺旋体黏附在肠上皮细胞顶端而形成浓密的毛发状结构(又称假刷状缘)。螺旋体大小为(6~10)μm×(0.25~0.30)μm。

根据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该病是由结肠菌毛样螺旋体引起的猪结肠螺旋体病。

5治疗措施

5.1群体防治采用乙酰甲喹(痢菌净),按每1000 kg饲料添加150 g,连用5 d。

5.2对症治疗腹泻严重病猪肌内注射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8 kg体重肌注1 mL,每日1次);对粪便带血病猪同时肌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敏,每15 kg体重肌注2 mL,每日1次)。

5.3环境调控搞好舍内环境消毒(每日1次),减少冲水,保持舍内干燥卫生,减少猪群各种应激。针对该猪场地势较低,做好猪舍内阴沟排水工作。

经5~7 d治疗,猪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猪群逐渐恢复正常采食,康复。

6小结与讨论

6.1乙酰甲喹是治疗猪结肠螺旋体病的首选药物,疗效良好。据报道,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按每1000 kg饲料添加100 g,连用5~7 d),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按每1000 kg饲料添加75 g,连用10 d),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预混剂(按每1000 kg饲料添加50 g,连用7 d),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按每1000 kg饲料添加150 g,连用7~10 d),盐酸林可霉素预混剂(按每1000 kg饲料添加60 g,连用7~15 d)等均有一定效果,养殖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6.2该病的发生与猪场存在该病的病原体和饲养环境条件不良等因素有关。结肠菌毛样螺旋体通常存在于污水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潮湿土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该病的潜伏期为3~20 d,当猪只受感染后,病原体可在猪体内隐性带菌一段时间,一旦遇到长途运输、突然更换饲料、饲养密度过大、猪舍潮湿及环境卫生条件差等不良应激后就容易感染发病。因此,预防该病,一方面要改善猪场饲养环境,定期进行环境消毒,保持猪舍干燥;另一方面可定期选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盐酸沃尼妙林、乙酰异戊酰,磷酸替米考星,盐酸林可霉素等药物进行阶段性预防保健。

6.3临床上,引起猪只腹泻和排血便症状的疾病很多,包括猪增生性肠炎、猪痢疾、猪鞭虫病及仔猪副伤寒等,需要与该病相区别。增生性肠炎由劳森菌所引起,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回肠段,可导致回肠壁增厚变硬。猪痢疾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各种日龄猪均易感,以大肠出血、水肿为主要特征,很少出现肠壁坏死病变。猪鞭虫病是由毛首线虫寄生于猪盲肠和结肠内的一种寄生虫病,剖检可见盲肠和结肠肿大明显,肠内和肠壁有大量鞭虫寄生,应用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左旋咪唑等药物疗效显著。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所引起,临床上除腹泻外,还可见耳朵、腹下、四肢皮肤发绀,剖检病变可见大肠壁出现大面积增厚坏死,并呈糠麸样。

农业部召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组会议

最近,农业部召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组会议,部署2016年工作重点。

农业部领导提出,要始终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作为贯彻发展新理念、推进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来抓,作为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构筑美丽中国“生态屏障”的重大工程来抓,各相关单位要攻坚克难、持续发力,确保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

农业部领导强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攻坚阶段,要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切实发挥好推进工作组职能作用,加强领导,协同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明确阶段目标。攻坚战“十三五”时期的总体目标都已经很明确,在各个方面、每个环节的阶段性目标也要逐步明确,设置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

二是细化落实方案。依据阶段和总体目标,制定好分步落实方案,任务要具体化、可操作,措施要有针对性,步步为营,扎实推进。

三是落实工作责任。依据任务落实责任,一定要定点定人,做到可督促、可检查。

四是强化督导落实。坚持做好定期调度,召开会议,及时发现、解决难点;坚持做好实地调研,摸清实际情况,提出好的政策措施;坚持做好信息通报,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坚持做好督导检查。

《浙牧》摘

收稿日期:2016-03-01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16)03-0028-002

防疫

猜你喜欢

螺旋体盲肠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016年路易斯安那洪水后的钩端螺旋体病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诊断盲肠憩室的临床分析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隧道
螺旋体脂蛋白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