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脂血症的诊断

2016-01-29李婷婷刘兴安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验室检查高血脂症诊断

李婷婷 刘兴安(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



高脂血症的诊断

李婷婷 刘兴安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

【摘要】文章介绍高血脂症的诊断。

【关键词】高血脂症;诊断;实验室检查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过多的血脂会沉积在血管内壁,堵塞血管而引发疾病。正常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为20%~3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却呈年轻化,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 诊断

1.1 传统医学 高脂血症属于痰湿、血浊、浊脂、湿浊、肥人等病症范畴,其形成主要与痰湿之体密切相关,又因久食、多食膏粱厚味、酒酪肥甘之品,以致酿湿生痰,或化热生风,或痹阻脉络,而成血瘀内结,最终形成本虚标实之证,即脾、肝、肾之虚为本,痰、浊、瘀为标。《灵枢・五隆津液别》指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膏、脂学说”是认识本病的理论依据,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九针十二原第一》篇中曰:“中焦之气,蒸津化液,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青肥,余于内则膏育丰满。”表明“脂、膏”源于饮食水谷,“膏”“脂”的形成多与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及脏腑功能失调等有关,浊化而成脂,或为痰饮,或为瘀,侵淫心脉。虚、浊、痰、瘀即为其基本病理改变。

1.2 现代医学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临床上把高脂血症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高胆固醇血症,即总胆固醇增高;二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即甘油三酯增高;三是混合型高脂血症,即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高。高脂血症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后者可继发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而原发者是指没有特殊原因的,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体重超重、老龄、绝经、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有关。该病与冠心病脑血管关系密切,故在防治上有重要意义。

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现代医学诊断高脂血症的关键,测定是空腹>12 h的血浆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以及观察血清外观是否混浊或清亮,上层有无奶油样顶层,血清显得混浊者提示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较高。

中国人的血脂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5.18 mmol/L为合适范围,TC 5.18 mmol/L~6.18 mmol/L为边缘升高,TC>6.18 mmol/L为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3.37 mmol/L为合适范围,LDL-C 3.37 mmol/L ~4.13 mmol/L为边缘升高,LDL-C>4.13 mmol/L为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 mmol/L为合适范围,HDL-C>1.54 mmol/L为升高,HDL-C<1.04 mmol/L为降低;甘油三酯(TG)<1.76 mmol/L为合适范围,TG 1.76~2.26 mmol/L为边缘升高,TG>2.26 mmol/ L为升高。若首次发现血脂异常时应在2~4周内复查,若仍属异常,则可诊断为高脂血症。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根据升高的类型不同,又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临床表现亦有助于高脂血症的诊断。黄色瘤由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形成;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而产生心血管疾病;极度高甘油三酯血症诱发的腹痛和胰腺炎;常与高脂血症伴随出现的某些临床状况;继发性高脂血症的原发病表现等等可降低高脂血症的漏诊率。由于高脂血症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所以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无任何特别症状和异常体征表现,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除黄色瘤外,还有两个体征,即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也有助于诊断。

收稿日期:(2016-01-28)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2.002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2-0003-02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实验室检查高血脂症诊断
温针灸足三里对高血脂症血脂影响的临床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D—二聚体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
创伤后导致心电图T波高尖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阿托伐他汀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脂症52例临床疗效观察
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常规实验室指标13例分析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哪种人容易患高血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