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
2016-01-29李宵蕾王林兰
李宵蕾 王林兰 王 莉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
李宵蕾 王林兰*王 莉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以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康复,对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早期护理干预;脑梗死;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康复效果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脑梗死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上升,严重威胁着我国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为了提高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本文选取了我院近期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现将其具体分析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48例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最大为92岁,最小为52岁,平均年龄为(67.45± 11.23)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超声检查等手段进行确诊,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均无较大区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 早期护理干预方法:首先患者需要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同时还应该给予相应的抗凝、抗感染治疗,解痉利尿,并在必要时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除一些血压很高的患者外,一般不需要对患者进行特殊的降压治疗。注意让患者勤翻身,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可采用抬高头部,头偏向一侧的方式预防呕吐物呛入呼吸道,同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被褥等设施清洁卫生,预防患者呼吸道、尿道感染的发生。另外需要注意很多患者在发生脑梗死后,在心理上尚不能适应,心理上存在担忧、忧虑、恐惧等相关不良情绪,容易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所以护士要根据患者的这些特性对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排除相关不良情绪,建立康复信心,更好地配合医护工作。同时对患者给予适当的功能锻炼,包括语言功能练习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练习。语言功能练习,应该指导患者从简单的音节开始,对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从简单的词组,语句到人际交流,逐渐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应该主动地给患者创造机会,保证患者每天有足够的语言表达,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手段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锻炼一般在患者疾病基本稳定后2~3周内开始进行,应先进行肢体被动训练,然后逐渐转为主动训练,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规划每天的运动量。
1.3 疗效评价:患者语言功能评分采用汉语失语检查表,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语言功能越好,分数越低表示患者语言功能越差。肢体功能评价采用FMA肢体功能评分方式进行评价,其评分结果越高,表示患者肢体功能越好,分数 表示患者的肢体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的平均值为(81.42±10.03)分,对照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为(66.83±13.24)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为(67.82±11.53)分,对照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为(51.33±14.92)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突然减少或停止供血,从而造成血管供血区域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如发生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症候[2]。脑梗死发生后,及时地进行科学的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尽可能地逆转由于神经细胞凋亡所引起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障碍现象[3]。脑梗死发生后,会导致脑部相关组织发生缺氧,从而造成语言和肢体方面的障碍,这是脑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致残因素[4]。但在近年来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的预防干预措施后,有效提高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早期的预防干预措施可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影响输出,从而促进患者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达到功能最大限度恢复的目的。所以,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病情不再进展时,就应该积极地为患者开展早期语言功能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工作。为了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部分患者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本文结果中可以看出对患者给予相应的、科学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康复都会有显著地提高作用,且差异显著。所以,总体上讲,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康复,对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 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
[2] 曾明梅,李瑞英,马玲,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6):83-85.
[3] 崔海琴,樊秀琴.综合护理干预促进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效果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前插1.
[4] 赵冬艳.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28-129.
R473.74
B
1671-8194(2016)35-0213-01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