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塞那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

2016-01-29王守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5期
关键词:艾塞那病程血脂

王守丽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本溪 117000)

艾塞那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

王守丽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病程分为参照组(n=30例,病程在1~7年)和试验组(n=38例,病程≤1年),两组患者FBG>13.9 mmol/L时采用静脉滴注胰岛素进行治疗,待血糖降低至10 mmol/L以下时,选择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血糖恢复至稳定状态后给予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体质量、血压、胰岛素、血脂等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艾塞那肽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特别适用于病程≤1年的患者,并在调节血脂和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上发挥较好功效。

2型糖尿病;不同病程;艾塞那肽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显著性特征为血糖长期处于升高状态[1]。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提出的主要方案,其中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等作为控制血糖的常用药,二者在长期保持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并不明显。艾塞那肽是临床新推广使用的降糖药物,其属于人工合成品,其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控制血糖效果,还可显著降低患者体质量,并对多种心血管发挥保护作用[2]。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作以下分析与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②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65岁以下;③IA2-A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和GAD-Ab(谷氨酸脱羟酶抗体)均呈现阴性。排除标准:①恶心肿瘤、肝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或甲亢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者;②继发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者;③患有消化不良、急慢性胰腺炎等胃肠道疾病者。按照不同病程分为参照组(n=30例)和试验组(n=38例)。参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5.8±3.5)岁;病程在1~7年,平均病程(4.5 ±0.9)年;试验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6.4±3.2)岁;病程≤1年,平均病程(7.5±1.2)个月。统计处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两组患者FBG(空腹血糖)>13.9 mmol/L时采用静脉滴注胰岛素进行治疗,待血糖降低至10 mmol/L以下时,选择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对酮症酸中毒或酮症进行纠正后,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治疗;连续治疗1~6个月后,以血糖水平为依据,采用口服药或连续注射胰岛素或饮食运动控制的方式继续治疗。血糖恢复至稳定状态后给予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治疗,第1个月的给药剂量为5 μg,2次/天;第2个月和第3个月的给药剂量为10 μg,2次/天,连续治疗3个月后停止继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每个月都要进行1次随访,主要内容为:①测量血压、体质量;②监测血脂水平,包括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等,同时对FBG、2hPG(餐后2 h血糖)、胰岛素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评定:借助统计学软件处理器SPSS21.0分析统计所有涉及到的数据,体质量、血糖、血脂等相关观察指标采用予以表示,参照组和试验组之间的比较需要给予t检验,以P<0.05作为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 结 果

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体质量为(62.88±6.94)kg,SBP为(110.01±14.35)mm Hg,DBP为(72.79±8.69)mm Hg,FBG为(6.17±0.90)mmol/L,2hPG为(7.44±1.19)mmol/L,空腹胰岛素为(7.83±5.15)μU/mL,餐后胰岛素为(15.26±9.98)μU/mL,TG为(1.88±1.87)mmol/L,TC为(5.12±0.69)mmol/L,HDL-C为(1.38 ±0.33)mmol/L,LDL-C为(2.84±0.60)mmol/L;参照组治疗3个月后的体质量为(72.76±9.20)kg,SBP为(113.76±13.14)mm Hg,DBP为(82.01±12.87)mm Hg,FBG为(7.56±1.35)mmol/L,2hPG为(11.26±2.55)mmol/L,空腹胰岛素为(14.67±4.85)μU/mL,餐后胰岛素为(11.26±2.55)μU/mL,TG为(3.21±2.00)mmol/L,TC为(4.51±0.45)mmol/L,HDL-C为(1.01±0.09)mmol/L,LDL-C为(2.61±0.09)mmol/L,两组之间统计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

3 讨 论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合并胰岛素抵抗、肥胖和高血压现象,如何控制体质量和改善血压是临床治疗糖尿病重点研究的问题。相关研究证实[4],艾塞那肽可显著降低患者体质量。另有研究发现[5],艾塞那肽对可使患者体质量逐步下降,且持续时间≥2年。相关学者[6]之前提出过设想,GLP-1之所以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主要是因为其可促进纳排泄或者扩张动脉血管。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体质量、血压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这充分证明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患者体质量,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是病程短的患者食欲下降、大血管病变比较轻。曾有研究证实[7],相比于甘精胰岛素,艾塞那肽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并促使胰岛B细胞功能得以改善。

本组研究中,试验组空腹胰岛素和餐后胰岛素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这说明艾塞那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胰岛素B细胞分泌功能有所增加,同时进一步降低血糖。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血脂影响主要体现在TC、TG、HDL-C和LDL-C等方面,改善血脂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艾塞那肽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特别适用于病程≤1年的患者,并在调节血脂和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上发挥较好功效。

[1] 刘敏,荆丹清,白桦,等.艾塞那肽替代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1):47-51.

[2] 陈晓媛,孟姝含,霍珊,等.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74-1375.

[3] 徐静,宋晓燕,付裕,等.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7):619-621.

[4] 李洁,王扬天,许一新,等.二甲双胍加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20例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4):1630-1632.

[5] 牛力,洪畋,赵湜,等.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7):1418-1420.

[6] 杜予俊.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36(5):579-582.

[7] 莫泽纬,陈开宁.艾塞那肽治疗不同体质指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724-2727.

R587.1

B

1671-8194(2016)35-0080-02

猜你喜欢

艾塞那病程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艾塞那肽诱导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艾塞那肽诱发大鼠胰腺组织病变的实验研究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