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比较观察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5期
关键词:肌层螺旋直肠癌

张 颖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多层螺旋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比较观察

张 颖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T组和MRI组。CT组为多层螺旋CT扫描,MRI组为磁共振成像。结果 CT组与病理的N分期诊断结果在不具可比性(P>0.05)。MRI组与病理的N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采用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具有一定可靠性,对于T分期,两种检查方法均具有较大优势;对于N分期,MRI检查方法优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

多层螺旋CT;直肠癌;TN分期

医学界学者认为,多层螺旋CT和MRI对于直肠癌术前TN的分期,均具有一定的效果[1]。本研究为比较两种方法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情况,选择6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根据所采用的诊断方法不同将其分为CT组和MRI组。其中CT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45.69±14.28)岁。MRI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46.31±15.5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给予CT组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前,应叮嘱患者检查前1周内不服用含有金属性的药物,并且多喝温水。采用A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s AS 64排多层楼螺旋CT扫描仪器,设置扫描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10 mAs,旋转速度为0.5 s[2]。在对患者展开扫描过程中,应分别实施全腹部CT平扫以及增强后动脉期扫描,并注射浓度为370 mg的碘帕醇注射液,注射速度为4.5 mL/s。

1.2.2 给予MRI组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前,应叮嘱患者在检查前4 h作用禁止服用食物,并保持灌肠的清洁。采用Siemens Magnetom Essenza扫描仪,对患者的盆腔部位实施平扫以及增强扫描,设置的扫描主要参数为,横断T1WI、TR135ms,扫描的厚度为6 mm左右,扫描的范围为380×260。在对患者展开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的对比剂为浓度在470 mg/mL左右的扎喷酸葡胺注射液,注射速度为3 mL/s。

1.3 判断标准。CT分期:T1~2期病变:肿瘤侵犯部位有肌层,系膜脂肪间隙内未见病变侵犯。T3期病变:肿瘤侵犯部位有肌层,但其尚未到达直肠筋膜,正常肌层与病变部位相融合,并且存在分界不清晰的现象。T4期病变:肿瘤直接侵犯筋膜。N分期:以淋巴结转移标准为主,其短径≥8 mm。MRI分期:T1期病变:病变局限于直肠黏膜附近,增强扫描后肌层无明显变化;T2期病变:部分病理中肌层形态相对完好;T3期病变:肿瘤肌层突破直肠系内血管;T4期病变:肿瘤直接侵犯筋膜。N分期:以淋巴结变化情况为准,淋巴结若出现边缘不规则现象,则判定其转移。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直肠癌CT的TN分期与病理比较:CT的T1和2期归为T1-2期,因此将病理诊断基础上的T1和2期也归为T1~2期进行统计。CT诊断结果显示,T1~2期8例,T3期15例,T4期10例;N1期16例,N2期16例,N3期1例。病理诊断结果显示,T1-2期9例,T3期12例,T4期12例;N1期16例,N2期16例,N3期1例。可见,CT组与病理的T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CT组与病理的N分期诊断结果在不具可比性(P>0.05)。

2.2 直肠癌MRI的TN分期与病理比较:MRI诊断结果显示,T1期为3例,T2期为8例,T3期为15例,T4期为7例;N1期为16例,N2期为16例,N3期为1例。病理诊断结果显示,T1期为3例,T2期为5例,T3期为10例,T4期为15例;N1期为17例,N2期为9例,N3期为7例。可见,MRI组与病理的T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MRI组与病理的N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 论

直肠癌是医学临床消化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原因相对较多,与社会环境和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有一定的联系,发病率和致死率也较高[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界学者认为,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方法对于直肠癌术前TN分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者于秋杰,尚乃舰,张红霞等人在研究MRI联合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时指出,联合应用MRI及多层螺旋CT对6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T分期,其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准确度为93.5%。上述学者的研究与本研究的相同点均是采用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方法对直肠癌的分析;不同点在于上述研究以两种方法联合为主,本研究则主要以两种方法比较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CT组与病理的T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MRI组与病理的T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

综上所述,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采用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具有一定可靠性,对于T分期,两种检查方法均具有较大优势;对于N分期,MRI检查方法优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

[1] 高德培,艾丛慧,封俊,等.MRI对T_3、T_4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12):861-865.

[2] 甄福祥,冯国全,张军,等.直肠充气法多层螺旋CT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10): 1036-1038.

[3] 于秋杰,尚乃舰,张红霞,等.MRI联合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 (11):815-817.

R735.3+7

B

1671-8194(2016)35-0036-01

猜你喜欢

肌层螺旋直肠癌
旋风“螺旋丸”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螺旋变变变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奇妙的螺旋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