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2017-01-13赵秀玲
赵秀玲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探究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赵秀玲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研究中,对于D1组(41例,观察组)以及D2组(41例,对照组)肝硬化道患者的随机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对D1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对D2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对比护理效果以及患者与家属针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对比两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D1组高于D2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明显(P<0.05);观察对比患者与家属护理总满意度发现,D1组高于D2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明显(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采取措施治疗过程中配合开展护理干预,可以将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降低再次出血的概率。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专科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对于肝病患者,如果未对疾病进行控制,会出现疾病肝硬化的现象。如果疾病继续发展,会出现肝硬化代偿期转变的情况,最终患者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导致治疗难度呈现为一定程度增加,导致出现诸多疾病并发症的现象,对于疾病出血时间无法预测,从而造成临床存在较高的致死率[1]。为了探讨专科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实验研究中,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展开分组对比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观察,具体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研究中,对于D1组(41例,观察组)以及D2组(41例,对照组)肝硬化道患者的随机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完成。D1组一般资料:男26例,女1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2~67岁,平均年龄为(47.26±10.69)岁;首次出血患者31例,具有出血史患者10例;患者出血量为310~1210 mL,平均出血量为(743.6 ±257.9)mL;D2组一般资料:男29例,女1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3~69岁,平均年龄为(47.31±10.71)岁;首次出血患者32例,具有出血史患者9例;患者出血量为315~1215 mL,平均出血量为(743.9 ±259.1)mL;对比所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平均出血量,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于两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实施输血干预以及对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加以纠正。对D2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对D1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的方法,最终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1.3 判断标准[2]。显效:对患者实施治疗以及护理1 d后,观察出血症状停止;有效:对患者实施治疗以及护理1~2 d后,观察出血症状停止;无效:对患者实施治疗以及护理2 d,患者未出现停止出血症状,或者患者出现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对于所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对于所有统计学软件SPSS15.0展开数据临床分析,临床疗效、再出血发生率以及总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利用%形式表示,当P<0.05为无均衡性,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对比两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D1组高于D2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明显(P<0.05),具体见表1。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D1组 41 18(43.90) 21(51.22) 2(4.88) 39(95.12) D2组 41 12(29.27) 17(41.46) 12(29.27) 29(70.73) χ2 - - - - 5.991 P - - - - <0.05
2.2 再出血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观察对比再出血率以及病死率发现,D1组优于D2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明显(P<0.05),具体见表2。
组别 n 无出血 再出血 死亡D1组 41 38(92.68) 2(4.88) 1(2.44) D2组 41 26(63.41) 11(26.83) 4(9.76) χ2 - - - 6.002 P - - - <0.05
2.3 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对比患者与家属护理总满意度发现,D1组高于D2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明显(P<0.05),具体见表3。
表3 D1组与D2组患者与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对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开展护理干预,可以将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将再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具体为:①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采用亲切以及礼貌的语言,同患者实施密切沟通,对患者给予认真的帮助,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看待自身所患疾病。对于患者家属心理工作认真进行,通知患者家属,通过亲情的支持,可以将患者的心理状况成功改善。合理指导家属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必要的安慰以及开导[3]。②给予饮食护理干预:采取有效方法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在出现急性出血过程中,患者需要禁止饮食,在出血量获得控制之后,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在患者的出血症状全部停止后,允许患者进食半流质食物。在进行饮食过程中,饮食标准确定为容易消化、无刺激性以及不会导致患者消化系统负担增加等。此外要求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禁止烟酒[4-5]。③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夜间较易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在夜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巡视,对患者疾病情况以及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当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出现了血压下降现象、心慌症状以及面色苍白等情况后,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师,临床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对治疗时机造成耽误。合理指导患者排便以及咳嗽的正确方式,防止导致腹压升高后,最终造成消化道出血症状[6]。④出院指导干预。在患者准备出院时,需要将联络方式留下,在固定时间对患者展开电话随访,指导患者对自身疾病发生的变化进行认真观察,在用药方面做到合理性,对自身饮食合理调节,如果再次出现出血的情况,需要进行准确记录。对于所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7]。
总之,对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展开护理干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达到要求目标,存在较高的治疗满意度,为肝硬化消化道疾病的预后质量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姚网琴,谢伟.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专科护理方法及效果[J].医药前沿,2014,3(31):313-314.
[2] 夏宗燕.专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措施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50-52.
[3] 崔小红.专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常规措施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23-324.
[4] 王沙沙,李自琼,赵庆华,等.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 (24):1829-1831.
[5] 杨建梅.42例老年性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3,26(22):375-376.
[6] 魏柳毅.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2(9):173-174.
[7] 刘英莲.肝硬化低蛋白血症86例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 (19):2994-2995.
R473.5
B
1671-8194(2016)35-02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