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效果对比观察
2016-01-29乔静
乔静
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效果对比观察
乔静
目的探讨结绳法、扣眼法及区域法三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15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50例。A组采用结绳法、B组采用扣眼法、C组采用区域法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比较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等。结果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穿刺满意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三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穿刺成功率接近,但结绳法和扣眼法应用安全性均优于区域法。
动静脉内瘘;穿刺;血液透析;临床效果;安全性
本次研究以本院近年来收治血液透析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结绳法、扣眼法及区域法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比较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等,探讨三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血液透析患者,均行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血流量200~300ml/min;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5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内瘘成熟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穿刺方法 A组患者采用结绳法,即同一患者内瘘穿刺点间隔距离相同,一般为1~2cm;穿刺顺序为近心端至远心端,各个穿刺点依次循环重复使用;如重复穿刺同一点时应自上次同一针眼处入针。B组患者采用扣眼法,即首先建立穿刺通道,每次进针位置、角度及深度均相同,穿刺次数应>12次以稳定穿刺通道;穿刺前以0.9%氯化钠溶液湿敷进针点,待通道建立后进针时应严格顺通道旋转进入,避免过度用力推挤进入。而C组患者则采用区域法,即于确定穿刺区域进行密集蜂窝穿刺,穿刺部位应轮流改变,而穿刺点间距离应<1cm。
1.3 观察指标 ① 记录患者穿刺成功例数,计算穿刺成功率;② 记录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内瘘穿刺并发症类型包括狭窄,闭塞及血管瘤;③ 穿刺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护理部设计调查问卷,由患者自行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任一项。穿刺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0和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 A组、B组及C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8.00%(49/50)、98.00%(49/50)、96.00% (48/50),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患者发生狭窄2例,血管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0%;C组患者发生狭窄2例,血管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0%;C组患者发生狭窄8例,闭塞3例,血管瘤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C组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三组患者穿刺满意度比较 A组、B组及C组患者穿刺满意度分别为92.00%(46/50)、98.00%(49/50)、76.00% (38/50),C组患者穿刺满意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穿刺被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安全、有效及简便的一种透析通路,其通路功能是影响透析效果、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目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主要包括结绳法、扣眼法及区域法三种[2],但选择何种方法更具临床应用优势尚无明确定论。
区域法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可导致局部区域皮肤“筛眼”样薄弱松弛,渗血现象明显,同时易因血压上升而导致血管瘤出现;而这一现象则进一步导致部分血管内膜增厚及管腔狭窄[3];结绳法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相邻穿刺点间隔>1cm,可保证内瘘有效使用,避免同一位置短期内频繁穿刺,这对于预防穿刺部位渗血发生和降低血管瘤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研究显示,结绳法穿刺患者应具有较长及充盈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应各>5个[4];而扣眼法穿刺已被作为美国肾病基金会血管径路临床指南推荐方法,有助于提高内瘘穿刺点少或穿刺难度高患者穿刺效果,同时其应用后亦可有效缓解穿刺疼痛,降低穿刺内瘘并发症发生几率[5]。
本次研究结果中,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疗效;而C组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穿刺满意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证实结绳法和扣眼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穿刺安全性较区域法更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三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穿刺成功率接近,但结绳法和扣眼法应用安全性均优于区域法。
[1]林惠风.实用血液净化护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8.
[2]王强,陈利宏,黄敏,等.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安徽医药,2012,16(10):1491-1492.
[3]王莉,彭红云,周彬,等.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间距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15,14(5): 12-14.
[4]殷金梅,陈彦茹,李康来,等.不同穿刺法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护理研究,2014,28(1C):322-323.
[5]王笑云.要重视透析血管通路创建维护和并发症的防治.中国血液净化,2012,12(7):349-3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187
2015-08-24]
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