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1-29薛亦白
薛亦白
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薛亦白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实施介入封堵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时间、输血量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新增心律失常、存在残余分流、新增瓣膜返流、溶血、二次开胸、感染性心内膜炎、穿刺部位出血、动静脉瘘、胸腔积液、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血栓栓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应用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要严格选择病例。
外科手术;室间隔缺损;膜周部;介入封堵术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心脏外科疾病之一,其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是其中一种类型(其他两种类型分别为肌部缺损和漏斗部缺损),膜周部缺损所占比例较大。部分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可随着年龄增大而自动关闭,而小部分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需要手术治疗。目前,传统外科手术是治疗此类缺损常用方法,随着技术发展,介入封堵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中应用开来[1]。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200例,分别使用上述两种手术方式,观察比较其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上述病例均临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证实,均为单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年龄均>3岁,体重>10 kg。同时排除合并有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心内膜炎、心脏内有赘生物、主动脉关闭不全、三尖瓣及二尖瓣关闭不全、介入封堵术失败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11.6±3.6)岁,平均体重(29.3±2.8)kg,其中心功能≤2级患者9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12.1±4.1)岁,平均体重(29.4±2.4)kg,其中心功能≤2级患者9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介入封堵术:术前患者完善心脏等方面检查,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麻醉成功后,行股动静脉穿刺,置入术中所用鞘管,给予抗凝药物,实施心导管检查,观察肺动脉、右心室等情况,左心室造影下观察缺损具体情况。建立动静脉轨道,通过股动脉鞘把猪尾巴导管送入到左心室,依从根据手术过程建立股动脉-主动脉-左心室-室间隔缺损-右心室-右心房-股静脉轨道。通过输送鞘把封堵器送到长鞘末端,依次释放左盘、右盘。在影像学仪器下观察封堵器位置及其他情况,而后释放封堵器。对照组实施外科手术治疗: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全身麻醉成功后在胸骨正中切口进入胸腔内,建立体位循环,心脏停跳后从右心房入路实施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两组患者均做好术后处理,送至病房内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新增心律失常、存在残余分流、新增瓣膜返流、溶血、二次开胸、感染性心内膜炎、穿刺部位出血、动静脉瘘、胸腔积液、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血栓栓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输血量、恢复时间分别为(55.6±5.1)min、0ml、(7.8±1.9)d;对照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恢复时间分别为(152.3±10.7)min、(700±52)ml、(13.6±2.9)d。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增心律失常2例、存在残余分流1例、新增瓣膜返流1例、溶血0例、二次开胸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动静脉瘘0例、胸腔积液2例、伤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血栓栓塞0例;对照组新增心律失常4例、存在残余分流2例、新增瓣膜返流2例、溶血2例、二次开胸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穿刺部位出血0例、动静脉瘘2例、胸腔积液3例、伤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血栓栓塞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传统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介入封堵术在室间隔缺损中也开始有所应用。在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病例中,部分病例存在封堵失败,这与手术操作熟练程度、封堵器选择、病例选择等因素有关,所以术前选择病例要严格,适应证病例尚可进行介入封堵术[2]。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介入封堵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再者,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介入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有关。有研究证实,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病例,此类病例术后心脏功能、心脏结构改变方面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5]。
综上所述,介入封堵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应用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要严格选择病例,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并由熟练术者操作。
[1]周朝元.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6(1):28-29.
[2]陈阳,徐仲英.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6(5):579-582.
[3]付武良,程应樟,李运德,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9(5):332-334.
[4]张刚成,沈群山,尚小珂,等.经皮导管介入封堵与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2(1):17-20.
[5]刘勇,刘健,黄击修,等.经胸微创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传统手术对比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11,8(14):2596-25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67
2015-09-29]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