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原因及对策
2016-01-29张辉
张辉
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原因及对策
张辉
目的分析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18724例心血管手术患者,其中发生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28例为阳性患者,其余的心血管手术患者为阴性患者,对阳性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治疗以及治疗情况汇总。结果18724例患者中发现呈现阳性病状28例(1.495‰),其中416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现3例,475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现10例,9807例冠心病患者中发现15例;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室颤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研究患者中,心功能表现:Ⅱ级9例,Ⅲ级11例,Ⅳ级8例,各级死亡率分别为17.8%、72.7%、37.5%,Ⅱ级和Ⅲ级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病症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对病症产生原因进行有效的预防,进而达到避免该种病症产生的预防效果。
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对策分析
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病症(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befor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cardiovascular surgery)是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过程中遇到的一种病症,对于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来说,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大体上分为三种:①对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治疗研究;②针对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护理研究;③对于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病因研究。目前针对于前两种研究已经相对较为普遍,对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却比较少。基于此,作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已经发表过后的文献资料,对该种病症的原因及对策展开研究,以期对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治疗起到参考帮助作用[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05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手术患者18724例,其中28例发生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病症,为阳性患者,其中男16例(57.1%),女12例(42.9%),其余的心血管手术患者为阴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龄8~64岁,平均年龄(34±1.23)岁,体重20~90 kg,根据心脏功能(NYHA)ASA分级体系,其心脏功能表现在Ⅱ~Ⅳ级。
1.2 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确定后,挑选出的28例阳性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治疗以及治疗情况汇总,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找到产生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原因[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724例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4162例,风湿性心脏病4755例,冠心病9807例。发现呈现阳性病状的患者为28例,发生率为1.495‰。各心脏疾病中前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如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室颤动3例,占0.721‰;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室颤动10例,占2.103‰;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室颤动15例,占1.530‰。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之间心室颤动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8例研究患者中,心功能表现:Ⅱ级9例,Ⅲ级11例,Ⅳ级8例,各级死亡率分别为17.8%(2例)、72.7%(8例)、37.5%(3例);心功能Ⅱ级和Ⅲ级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患者手术后死亡13例,死亡率为46.4%,死因与不可逆性的心力衰竭有关。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作息速率逐渐加快,这就导致大量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在人们身上,这些疾病为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折磨[3]。在这些心血管疾病当中,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病症的产生绝不是偶然,而是在多方面条件因素影响的环境下产生的,该种病症的治疗十分繁琐,并且需要大量的治疗时间和疗养时间,同时如果对该种病症治疗不当,将会导致其他并发症的产生。目前来讲,对该种病症进行有效的预防,进而达到避免该种病症产生的预防效果[4]。
在本文中针对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且相应的提出了相对应的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对策,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的时间有限以及研究患者实际数量的限制,所以,该项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在未来的医疗实践过程当中,本文所提出的对策及建议必将得到医学的考量,进而为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病症的预防起到良好的作用。
[1]王湘,杨建安,李刚,等.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时机与方式探讨.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4):325-328.
[2]曲度,曲强,张弦,等.体外循环悖论与心肺旁路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对策——附“心肺脑保护体外循环各式”临床原理及其统一命名建议方案.黑龙江医学,2009,33(1):1-12.
[3]郑道声.用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收缩时间间期与血管造影所估计的冠状动脉疾病严重度之间的关系.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76(5):300-301.
[4]郭惠明,吴若彬,郑少忆,等.非体外循环紧急转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分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6):418-42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61
2015-09-02]
113001 抚顺市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