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1-29王晓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探讨

王晓玉

(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集团总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1)



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晓玉

(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集团总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1)

【摘要】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服务,并探讨优质服务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收治的80例将头颅CT扫描证实的脑出血患者给予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并建立护理分层制度,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 对我院护理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中,满意率在97.5%。护理之前的SSS评分表示为(13.1±4.15)分,护理之后表示为(42.8±3.92)分。护理前后的对比,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优质护理;应用效果;分析;探讨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引起的出血,在全部的脑卒中占到20%~30%,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很大的相关性,例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以及吸烟。脑出血患者在发病之前情绪都比较激动,或者是费尽用力时导致病发。脑出血的病死率较高,术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运动、认知以及语言吞咽障碍等诸多后遗症。因此,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就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收治的80例将头颅CT扫描证实的脑出血患者给予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如选择标准如下:上述患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标准: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无严重并发症、无严重外伤史。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在(58.2±17.9)岁。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做出评分:轻型(13~14分)31例,中型(9~12分)28例,重型(3~8分)21例。出血部位分别在丘脑28例,基底节34例,脑室5例,小脑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深昏迷8例,浅昏迷29例,意识清楚43例。

1.2 方法:对上述8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成立优质物理服务领导小组。根据医院的统一安排,严格按照医院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加强组织护理部管理层与护士长之间的有效交流,对当前科室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在思想上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提升全科护士的护理认识,由护士长对全站统一管理,促进忽视的对优质服务理念认识的提升,从思想的源头上为优质服务的推行打下基础;②建立健全护理分层管理制度[1]。在优质服务理念的推行过程中,需要对护士的护龄、职称、学历、职位等为依据,设置主管组长、主管护士以分管护士三级护理人员,同时明确护士的护理职责,例如,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此患者的主管护士负责对该患者的全称护理服务。另外,保障每两名患者至少有一位护理人员作全程护理服务。护士长积极履行职责,对各项护理服务进行抽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建立定期的检查制度,每个月底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以确认各项护理工作是否实施到位,分管护士主要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③提升心理护理水平[2]。对于患 者而言,本身对于护理人员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信任感。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首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等各项信息进行采集,全面了解患者的各项状况,对患者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其次,要加强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减少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对于深度昏迷以及中度昏迷的患者要积极与家属进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音乐、语言等多种途径,促进其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提升患者意识的有效转变。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调查,收集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信息,并依据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级别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划分。另外,根据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标准,对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后进行评分判定,分数越高,预后越好。

2 结 果

对我院护理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中,满意率在97.5%。护理之前的SSS评分表示为(13.1±4.15)分,护理之后表示为(42.8±3.92)分。护理前后的对比,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出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以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给患者以及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与经济负担。因此,在医院护理部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康复率[3-5]。

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护理制度与规范,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护理与分级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并积极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深入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参考文献

[1] 樊雯萍.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大面积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31-32.

[2] 陆燕.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3):366-367.

[3] 李景.优质护理理念在脑出血语言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725-3726.

[4] 徐宇静.研究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290-291.

[5] 周兴美.优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7):104-105.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1-0259-01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探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