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护理对策
2016-01-29张欣
张 欣
(辽宁省鞍山市妇儿医院 新生儿病房,辽宁 鞍山 114014)
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护理对策
张 欣
(辽宁省鞍山市妇儿医院 新生儿病房,辽宁 鞍山 114014)
目的 深入探讨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就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儿,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及护理效果达到临床预期。结论 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出血症可防可治,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维生素K缺乏症;护理对策;预后
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是由于人体内缺乏维生素K以致凝血机制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1],临床上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不同具体的可分为轻重两型,临床上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目前临床上关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基于此,我院就将以护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研究取得一定的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患儿年龄为30~72 d,平均年龄(44.8±3.2)d,所有患儿均为母乳喂养,发病前生长状态良好。
1.2方法:结合本次研究来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抽出、脑性尖叫、烦躁不安等兴奋症状,或未拥抱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昏迷和嗜睡等抑制症状。
1.2.1基础护理:尽可能保持相对的安静,对于颅内出血患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为了避免患儿出血情况出现加重的情况,可将其头肩部适当的抬高;再者,当患儿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烦躁时,可在遵照医嘱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其行适量的镇静剂处理。
1.2.2惊厥及颅内高压护理:结合本次研究来看,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儿均出现程度不同的惊厥,从过往的临床实践经验来看,当患儿出现惊厥时,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患儿口鼻腔中的分泌物进行彻底的清除处理,然后将患儿的头置向其中一侧,以避免引起窒息;其次,遵照医嘱对患儿行镇静止痉药;当患儿出现颅内高压时,首先将患儿的头肩抬高约30°,然后对其行甘露醇等脱水剂。此外,上述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用药时必须保证静脉输液管的绝对通畅,以避免出现药液外渗的情况发生。
1.2.3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和脑缺氧的状况,应及时对其行氧气吸入处理;结合本次研究来看,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对所有患儿均行鼻导管吸氧,并同时对其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以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由于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引起的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其次,如果对患儿使用了安定,则需要适当的控制速度,并注意患儿是否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
1.2.4密切观察换人是否出现血便、血尿,皮肤黏膜出血点及末梢循环情况:当患儿出现上述情况时,首先需要安排专业技术过硬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在护理过程中,要用留置针静脉输液,并最大程度的降低穿刺次数,尽量避免肌内注射,注射完成过后要适当的延长按压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按压的时间必须>10 min,力度则以止血为止。
1.2.5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如果患儿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首先要对其行禁食处理;此外,对于颅内出血患儿,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其出现呕吐窒息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也应对其行禁食处理;开始对其行静脉输液时,可用10%葡萄糖80 m/(kg·d)以满足其基本的代谢需要[2]。随着治疗的推进,当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可逐渐恢复至糖水食用。
1.2.6预防激发感染的发生: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细节上的处理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要保证患儿的口腔清洁,特别是对于情况严重,无法经口进食的患儿,每天需对其进行2~3次的生理盐水清洗;其次,保证床单的清洁平整,及时更换患儿的尿布,而且在更换尿布时,要尽可能的快速且动作轻柔,以防止患儿受凉;对于有后遗症的患儿,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告知其坚持治疗的意义,或通过成功治疗案例讲解的方式,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治疗的持续性。
2 结 果
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儿,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及护理效果达到临床预期。
3 讨 论
结合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指的是出生2周后的婴儿由于维生素K摄入及吸收的不足或由于肝功能障碍,无法正常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进而引起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从临床实践来看,该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另有小部分患儿是在护理过程中才发生出血的情况。
此外,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以颅内出血最为常见,其发生率约占患儿总数的80%左右[3],而且颅内出血患儿的预后也相对较差,病死率也相对较高,相当一部分患儿治疗完成后,也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该疾病的预防意义大于治疗意义。预防在于出生时常规肌注维生素K 1 mg[4],行母乳喂养时,母亲也应当尽可能的增加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的进食,以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的水平。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具有发病突然的特点,而且以颅内出血多见,结合本次研究来看,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行各方面的持续性关注,并协助主治医师进行诊断,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结合研究结果来看,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儿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均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治疗效果达到了临床预期。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研究结论,作为护理人员来说需要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有详细的了解,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的病情变化行持续性的检查,以便能够尽早发现病情,这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所提取的具体护理方法,均源自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及已有研究资料的概括,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1]姜琴,缪二梅.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好发因素及护理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3:101-102.
[2]侍海棠.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引起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5(12):164-165.
[3]王永梅,肖娟.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3,6(13):121-122.
[4]屈霞.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患儿1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9):114-116.
R473.5
B
1671-8194(2016)27-02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