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肠镜检查的临床分析

2016-01-29戴德茹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7期
关键词:镜检查结肠镜结肠炎

戴德茹

(盘锦市中医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15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肠镜检查的临床分析

戴德茹

(盘锦市中医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目的 研究探讨缺血性结肠炎诊治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发病经过与肠镜检查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中,根据Marston分型,一过型4例,病变的部位主要在结肠的脾曲、降结肠1例,降结肠、乙状结肠5例,乙状结肠、直肠2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3例。在内镜观察下,肠管呈现出阶段性的分布,并且与正常的肠管界限较为清楚。病变肠段黏膜苍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散在点状出血或片状瘀斑。接受内镜检查的12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进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可见黏膜水肿,毛细血管扩张,间质有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浸润。部分患者可见腺体萎缩#肉芽组织形成。结论 患者经过肠镜检查确认后,应当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这对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缺血性结肠炎;肠镜检查;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是引发消化道出血一种比较常见的原因,同时也是缺血性肠病中一种最为多见的疾病[1]。引发缺血性结肠炎的原因有很多种,患者出现结肠炎就会引起某一段结肠血液供应明显不足,或者是回流受阻引发病变,继而出现肠壁缺血性损害。患病期间患者会伴随或者不伴随腹痛、便血的情况。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肠梗阻、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等情况。在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该种疾病的发病概率逐渐上升。本文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缺血性结肠炎诊治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例,女9例,患者年龄为52~79岁,其中大于52岁的有3例,55~62岁的有7例,63~72岁的有3例,超过72岁的有2例。经B超、病理组织学以及肠镜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认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发病时间为5 h~12 d。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其中还有部分患者便血的时间已经超过5个月。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均进行B超、结肠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在患者确认后,均给予患者抗罂粟碱、香丹注射液以及支持性的治疗措施,患者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15 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痊愈:患者大便正常,经过肠镜检查,病理均全部消失,溃疡、糜烂的地方均全部愈合,同时也未出现水肿;好转: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出现明显好准,大便检查基本正常或肠镜检查病变并未完全的恢复。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中,根据Marston分型,一过型4例,病变的部位主要在结肠的脾曲、降结肠1例,降结肠、乙状结肠5例,乙状结肠、直肠2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3例。在内镜观察下,肠管呈现出阶段性的分布,并且与正常的肠管界限较为清楚。病变肠段黏膜苍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散在点状出血或片状瘀斑。接受内镜检查的所有患者中,均进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可见黏膜水肿,毛细血管扩张,间质有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浸润。部分患者可见腺体萎缩#肉芽组织形成。在患者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症状均缓解,缓解率达到100%。而在12 d内痊愈的有7例,12~15 d痊愈的有6例,16~22 d痊愈的有2例,从这就可以看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预后状况良好。

3 讨 论

在患者结肠血流灌注减少或者是中断的时候,肠壁就会出现缺血性的改变,这就是引发缺血性结肠炎最为主要的因素[2]。细菌性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都可以形成栓子,并将其脱落在血液中。随后根据血液循环达到肠系膜,引起双栓。就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形成血栓,导致肠壁供血不足。患者在出现低血压、休克等情况,肠道血液灌注就会出现明显不足的情况,而患者便秘、腹泻、结肠镜操作的时候会引起肠内压升高引起肠壁相对缺血。在肠镜检查的过程中,肠镜显示为非特异性改变#常见黏膜水肿,炎细胞浸润,腺体萎缩,间质出血,纤维素渗出,炎性坏死。通常认为,大量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沉着是主要的特征,该种疾病的阳性率相对比较低。临床研究表明,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女性占据多数。该类患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研究人员普遍认为结肠镜和黏膜活检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金标准[3]。因此如果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突然出现发作间歇性腹痛、腹部绞痛、便血并且伴随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基础性疾病,就需要考虑该种疾病。诊断该种疾病通常需要借助结肠镜检查。其典型的特点就是病灶呈现出节段性分布,同时与正常肠段有明显点的界限。缺血性结肠炎主要是不同因素引起患者体内结肠黏膜相对或者是绝对缺血,继而组织发生损伤,同时结肠血管发生退行性改变。早期进行B超与肠镜检查,对确认疾病与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患者经过肠镜检查确认后,应当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这对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张方信,王宏,耿伟,等.中老年人以便血为主的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及内镜表现[J].医学核心期刊,2012,28(11):878-879.

[2]陆枫林,李卫东.365例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J].临床荟萃,2012,22(15):1080-1083.

[3]史维,孙晓滨,奚维东,等.结肠镜后并发缺血性结肠炎4例[J].医学核心期刊,2010,27(8):433-434.

R656.9

B

1671-8194(2016)27-0074-01

猜你喜欢

镜检查结肠镜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胃肠镜检查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临床效果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