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帕金森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6-01-29屠丽岩
屠丽岩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心理护理在老年帕金森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屠丽岩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探讨对老年帕金森患者在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分析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帕金森患者8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老年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帕金森病护理方法不同;对照组:常规方式;观察组:心理护理;通过对比HAND评分,以突出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疾病患者的临床干预价值。结果 在HAMD评分方面,两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老年患者因为疾病表现出的抑郁状态加以有效改善,从而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有效提升。
心理护理;老年帕金森病;应用价值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变形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为出现了姿势步态异常的情况、出现了肌肉强直的情况以及出现了行动迟缓的情况等,当前对帕金森病出现的原因未有效明确。针对帕金森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缺乏特效药物,主要为了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缓解,从而患者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精神抑郁的现象[1]。为了探讨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临床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4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完成护理后,成功改善了患者的HAMD评分,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帕金森患者8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老年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帕金森病护理方法不同;观察组(40例):男29例,女11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55~81岁,平均年龄为(64.86 ±4.02)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6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5.35± 2.05)年;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56岁~85岁,平均年龄为(64.89±4.06)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6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5.39±2.06)年;观察两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明显(P>0.05)。
1.2 方法:选择常规方式对对照组老年帕金森患者进行相关干预,配合开展心理护理对观察组老年帕金森患者给予护理干预:①老年帕金森患者在进入到医院之后,需要将有关手续进行有效完善。针对医院的相关情况、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及工作职责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加以认真讲解,将患者因为帕金森疾病导致表现出的忧郁等系列消极心理加以有效缓解,确保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有效创建。在准备对帕金森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前,针对疾病的治疗原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情况等,对患者进行讲解,以发挥将患者心理负担进行缓解的效果。对于患者怀疑之处进行了解,护理人员及时向主管医师加以反映,之后安排治疗医师对患者认真讲解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价值,从而将老年帕金森患者及其家属内心疑惑成功消除[2]。②观察老年帕金森患者的疾病情况表现稳定之后,安排患者出院,要求医护人员需要对老年帕金森患者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确保患者对于帕金森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进行了解,针对疾病复发阶段进行病情巩固的方法可以进行有效掌握,从而将老年帕金森华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可以将疾病治疗的意志力显著提高,对于诸多困难能够进行有效克服,确保生活愉快[3]。③患者在出院后,要求在用药方面需要根据医嘱进行,此外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用药后表现出的反应,患者本身以及患者家属需要进行认真观察,并且同临床医师之间进行密切联系,在固定时间对帕金森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合理对药物治疗剂量加以调节,将对患者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程度进行有效缓解,为老年帕金森疾病患者的健康做出有效保证[4]。④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疾病症状主要体现为活动困难症状、全身肌肉僵硬症状以及四肢抖动症状等。在疾病症状的影响下,患者的内心会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状态。对此需要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有益身心活动,同年龄接近患者进行沟通,可以确保将内心的烦恼有效倾诉,将患者的心理负担加以有效缓解[5]。
1.3 评价标准:选择HAMD对所有老年帕金森患者的抑郁状态实施评价[6]。最终评分<8分,表示患者未表现出抑郁情况;最终评分在9~20分,表示患者处于临界抑郁状态;最终评分结果在21~35分,表示患者处于轻中度抑郁状态;最终评分结果>35分,表示患者处于重度抑郁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有老年帕金森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HAMD评分实施t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40例老年帕金森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21±0.22)分;认知障碍评分为(2.79±0.35)分;睡眠障碍评分为(3.69±1.11)分;迟滞评分为(4.52±0.43)分;绝望感评分为(4.33±0.52)分;HAMD总分为(26.36±5.29)分;观察组40例老年帕金森患者的焦虑评分为(2.55±0.32)分;认知障碍评分为(1.39±0.13)分;睡眠障碍评分为(2.05±0.55)分;迟滞评分为(1.79±0.89)分;绝望感评分为(2.55±0.29)分;HAMD总分为(17.49±2.15)分;在HAMD评分方面,两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作为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的一种,患者患有老年帕金森疾病后,会造成自身表现出系列功能障碍的情况,此外往往表现出外源性抑郁以及外源性失落等系列的心理障碍。通过对老年帕金森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相关行为进行有效影响并且加以转变,从而为疾病的好转奠定坚实基础[7]。
在对老年帕金森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状态等诸多方面加以分析,通过患者的动作以及表情等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解,将同老年帕金森患者的沟通力度显著提高,针对患者的内心想法护理人员需要做到认真倾听,之后针对心理问题进行有效明确,对患者展开针对性指导,发挥显著的心理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心理护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将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改善,对于患者的疾病康复进行有效促进,最终将老年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 张瑾.优质护理服务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8-10.
[2] 胡婧.护理干预在56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128,130.
[3] 杨秀坤.情感智能干预对帕金森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6):564-566.
[4] 刘文静.42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4):612-613.
[5] 周红艳.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康复护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4):890-891.
[6] 陈瑜.对老年帕金森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4):348.
[7] 刘君君.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300-301.
R473.74
B
1671-8194(2016)34-0257-02